红楼梦中最巧妙的设计:李纨、贾兰,著名的孤儿寡母孝庄、顺治
【 红楼日月:连载39】
(接上文,耗子偷香玉:李纨盗香)
宝玉说:“我因为闻你香,忽然想起这个故典来。”黛玉笑道:“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呢。”一语未了,只见宝钗走来,笑问:“谁说故典呢?我也听听。”黛玉忙让坐,笑道:“你瞧瞧,有谁!他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宝钗笑道:“原来是宝兄弟,怨不得他,他肚子里的故典原多。只是可惜一件,凡该用故典之时,他偏就忘了。有今日记得的,前儿夜里的芭蕉诗就该记得。眼面前的倒想不起来。别人冷的那样,你急的只出汗。”
宝玉说“香,故典”,宝钗说“故典,别人冷”,这里“冷”的别人当然是宝钗,又强调宝钗的“冷香”!而且这段一直在重复“故典”。
黛玉重复:“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是告诉读者,宝玉说的笑话是骂人,当然不是骂黛玉,是骂耗子偷香玉!并强调“故典”。
宝钗说的“故典”,显然和宝玉、黛玉说的“故典”不同,宝钗说的是元宵夜的“绿蜡”故典,对比:
绿玉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绿蝋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玉”字的地方,变成了“蝋”,被“虫鼠”取代了,被偷了。
说明:“蜡”的繁体字“蠟”,异体字为“蝋”;“鼠”的异体字为“鼡”。“蝋”是“虫鼡”二字合成。
庚辰本的“蠟”,右边写的不是“鼡”,是另一个异体字:“蠟”的右下角换为“蝋”的右下角,如下图:
蠟、臘:庚辰本写作
电脑上出不来,所以我都用“蠟、臘”,特此说明,右边是“鼠”。
元宵夜,宝玉拭汗说想不起什么故典,宝钗说“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臘字”,宝玉问“绿臘可有出处?”宝钗说“唐钱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臘干’”。错误提醒:把“蠟”字全错写为“臘”了,把诗人“钱珝”错写为“钱翊”了。“珝”是玉名,“玉”旁也没了。这显然是作者故意写错的,不是抄书人抄错的,太明显了。
却在“绿蠟春犹卷,红妆夜未眠”中,把“蠟”写对了。所以这是典型的错误提醒:“蠟”是“虫鼠”,“玉”被“虫鼠”偷了!
钱珝的芭蕉诗:
冷烛无烟绿蠟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绿蠟春犹卷”是化自前两句。后两句:藏何事?暗拆看。
“玉”改“蠟”,藏何事?作者让读者“暗拆看”,把“蠟”拆开看:“虫鼠”!读者就知道“玉”为什么没了,是被“虫鼠”偷了。
所以,宝钗说的故典,是“‘虫鼠’偷‘玉’”。与宝玉说的“耗子偷玉”的笑话,差别在“虫鼠”。“虫鼠”范围更大,还包括“虫”,后文再详细讨论。
宝玉、黛玉说的“故典”,是骂耗子偷玉!骂耗子巧偷朱明江山!
故典:是过去的、大家都知道的事。明朝江山被巧偷,确是故典。
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京,崇祯吊死。吴三桂首鼠两端,以借清兵报君父之仇为由,暗投满清,一片石大败李自成。多尔衮领着清兵,以吴三桂的仪仗为前导,兵不血刃,占领京城,打着“为明剿贼”的旗号,持续剿杀李自成农民军。然后迁都北京,十月初一,七岁的小顺治在北京即皇帝位,“定鼎燕京,以绥中国”。
其实满清“窃踞中原”之意此时已很清楚了,但弘光的南明朝廷却以“联虏平寇”作为国策,并未把满清作为敌人。结果是清兵南下,南京投降,弘光灭亡,至此北京、南京两京都落入满清之手。隆武、永历朝廷才和农民军联合,共同抗清,但大势已去,终为清灭。
所以“清兴替明”的过程,在明朝遗民看来,就是满清巧偷大明江山!而且总是感慨满清“得国太易”,而不反思明末、南明的昏庸荒唐,腐败透顶,党争内斗,残杀功臣,剿杀饥民。老百姓没有活路,只能饿死、造反二选一,谁会乖乖饿死?从我们今天客观来看,明朝不亡才没有天理,只不过是亡于谁手而已。但是,我们读《红楼梦》,应“设身处地”,红楼作者的立场显然是,以冷香宝钗为代表的“金”,是一群“打劫”的耗子,偷米偷豆偷玉,不光打劫米豆人畜,还趁火打劫,巧偷明朝江山。
最后巧偷得到明朝江山的,既不是老耗子努尔哈赤,也不是宝钗皇太极,而是顺治、孝庄母子,完全符合历史。顺治、孝庄这对儿明末清初最著名的孤儿寡母,便是假府中的孤儿寡母:李纨、贾兰。
《红楼梦》中这样的设计,真令人拍案叫绝:朱亡了,李自成、南明都没成事,真正的接替者是顺治。而顺治只是个七岁(中国古时只说虚岁,按年头算,最简单,没有周岁概念)的幼儿园小朋友,最高掌权者是幕后的孝庄太后。
所以在第一回便写贾“珠”亡了,贾珠作为荣府长孙,不是代表一个人物,是代表“朱”。把李纨、贾兰这对儿孤儿寡母,嫁接在亡“珠”之处,非常巧妙,最终继承贾珠、得到贾府遗产的,正是贾兰。不但正面情节合情合理,而且反面故事符合历史。并非常隐蔽,做到了“真事隐”。即使与宝钗皇太极一同出现,也一直是孤儿寡母形象。“使人看不出、听不见”,扮猪吃虎,耗子偷玉,最终得到明朝江山。所以第五回李纨的曲子中有“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一幅平步青云、赫赫高位的景象,注意此人悬的是“金”印。
红楼作者的脑洞确实非常之大,其构思设计,既让人目瞪口呆,又似乎合情合理。不要说放在几百年前,即便在当今小说横行之世,民智大开、思想进步之时,如此巧夺天工的构思设计,也属罕见!
“耗子偷香玉”,可以说是本书的故事梗概。而“日暖玉生烟”则揭示了另一个重要秘密:明朱泪!是作者“一把辛酸泪”。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信息出现在同一回中?出现在三九的第一回,全书第十九回,是作者强调“三”和“十九”:三月十九,明亡之日。
对“三”和“十九”的特意安排,绝非偶然。看“三十九”回:刘姥姥李自成偏偏在这一回又进了贾府,讲“茗玉小姐”十七岁死了的故事,不就是三月十九甲申之难吗?所以宝玉说刘姥姥:“平了庙,罪过不小!”
所以这些安排绝非偶然。显而易见,红楼作者在写作之前,先做了完整的框架设计和总体布局,跟我们软件工程先要做架构设计一样。无论这本书有没写完,其总体框架是完整的、确定的。
宝玉说完耗子,宝钗来接茬,说故典,说“眼面前的到想不起来”,是提醒读者,宝玉“眼面前的”,正是宝钗这个耗子。
元宵说“绿蠟”之典时,这句话也出现过,就是宝玉对宝钗说的:“现成眼前之物,偏到想不起来了”。宝玉提醒读者“现成眼前之物”,正是眼前的宝钗,偷玉的“虫鼠”,读者“偏到想不起来了”?
宝钗是耗子的领袖,还遇见一对耗子袭人、麝月,宝玉说洞里有一群耗子。而偷玉成功的耗子很隐蔽,正如宝玉所言,“使人看不出、听不见”,所以作者写的也很隐蔽,用了非常高妙的技法,让我们仔细看清李纨、贾兰这两只耗子。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