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督查 勇破“形式主义”
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是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党的作风、激励广 大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但近年来,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存在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地方和基层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既不利于集中精力抓落实,也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让广大基层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改进督查方式,化解基层干部“越干越怕”的焦虑,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干部队伍。督查检查考核是促进工作开展、倒逼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地方却出现跑偏情况,往往只看数据台账、看整改清单、看影像资料,使得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把精力都花在写材料、做资料、填表格上,甚至造痕迹、补痕迹,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留痕”,却忽略了工作实效,影响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效率。
把“检查内容”优化,就要改变以往的考核检查方式,一方面上级部门督查检查前,应当尽可能联合组团;检查时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另一方面要矫正考核标尺,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以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为评价基层干部工作的“硬指标”,树立崇尚实绩、鼓励实干的正确用人导向,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端正政绩观,重实绩、轻痕迹,破除“开会就是落实、讲话才是重视”的思维惯性,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干部队伍,让基层干部多融入群众,多做群众的贴心人、亲近人,努力使人民群众普遍关切、反映强烈的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