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点西藏—回忆那段八千多公里的自驾之旅(42)

与小伙子的交流,让我不禁回想起一次从青海归途中的经历,那次我随朋友一同拜访了甘南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并有幸见到了那里的主持。

主持看上去年约40岁上下,体态微胖,正是我心中典型的喇嘛形象。他的面容仿佛被温暖的阳光轻抚过,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和善,眼中闪烁着慈悲与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又倍感亲切。

踏入寺院,主持引领我们前往他在寺中的居所,也是他的家——一座由木材精心构建的房子,内部被整理得既美观又整洁。令我惊讶的是,屋内有两个穿着红色藏袍的孩童,大约八九岁的样子,他们个子不高,但长得结实匀称,都剃着小光头,相似的面容,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兄弟俩。这两个孩子在家中欢快地跑来跑去,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

主持察觉到了我的好奇,微笑着解释道:“这是我的两个侄子,我哥哥家的孩子,一直跟着我住在这里。”他边说边示意我们坐下。

我环顾四周,发现这所居所设计巧妙,客厅、厨房、卧室、坐禅室、书房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类似学生宿舍的卧室,供多人学习和居住。这里既像是一个温馨的家,又仿佛是一所庄严的学校。(此刻,我深感遗憾,当初未能详细记录下那些细节。)

坐定后,较大的孩子迅速从橱柜中取出一些食物——那是制作糍粑的原料,包括青稞面、酥油和白糖等。主持热情地招呼我们品尝,但对我而言,食物并非吸引我的重点,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两个孩子从小修行的心态。

由于朋友与主持较为熟络,我们很快便开始了闲聊。我好奇地询问主持:“这两个孩子不去上学吗?”他微笑着,以平和的语气阐述了其中的深意,虽然我已无法完全复述他的原话,但大意非常深刻。

他说:“你们一进门,我就看出你对孩子们的好奇了。汉族朋友见到孩子从小在寺院修行,往往会问这个问题。其实,寺庙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寺’这个字本身就蕴含着学校的意义。外界可能认为孩子进入寺庙就是放弃了学业,其实不然。他们在这里学习,只是方式与普通学校不同罢了。在寺庙,孩子们同样要付出努力,甚至有时候学习比外界的学校更为艰苦。但学习的内容却更为深刻,是直抵心灵、探索宇宙实相的知识。此外,孩子是否进入寺院学习,并非仅由父母决定,还需尊重孩子的意愿。他们随时可以选择离开寺院,去外界的学校接受教育。在藏族文化中,进入寺院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逃避。”

当时听完这番话,我仿佛有所顿悟。而今与小伙子的交流,更让我深刻理解了他们信仰体系中对生活的独特态度。

小伙子提问:“究竟怎样的生活才算真正的生活?”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主持的那句话:“进入寺院,也是一种生活,不是逃避。”他们都在用生命去诠释着这句话,遵从内心的指引,活出了自己的色彩。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860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