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观看之道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于2016年4月23日举办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晚会,晚会众星云集,以各种艺术形式展现最伟大剧作家的作品。

没有机会现场参与盛世,有幸跟一群朋友一起观看了BBC的纪录片视频。

在观看《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晚会》的整个过程中,情绪都一直是起起伏伏的。

对里面的很多人物和剧情,都有了亲切感,这种感觉,从开场报出第一个演员朱迪·丹茨就开始了。

而当主持人一出来,就觉得好开心啊~贝特丽丝(凯瑟琳·塔特)和本尼狄克(大卫·田纳特),一对欢喜冤家。

当灯管一个个的点亮,莎士比亚的头像和字幕出来的时候,那种期待心情油然而生。

期间,经常会被一些艺术表现手法给惊艳到。

第一个是“嘻哈莎士比亚乐团”!

阿卡拉、尼汀·索尼、戴恩·赫斯特的《赐给你生命》,把莎士比亚的很多戏剧中的台词,十四行诗,串联成歌词。

让我看到了:

哦,原来莎士比亚还可以这么读!

原来莎士比亚还可这么戏仿!

原来莎士比亚还可以这么致敬!

原来,这就是转化,这就是创造!

而且,配舞的男舞者,让我自惭形秽,他对身体的掌控多好啊,多自然啊,即柔软又刚强啊。

第二个是《重温莎士比亚吻我 凯特》

看到了莎士比亚也是轻松的、快乐的,而不是严肃的、古板的。

(据说莎士比亚翻译过来,很多粗俗的台词都被美化过了)

其中一位演员有个小失误,忘词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放轻松,^_^。

还可以这么返场3次,换身衣服,换个道具,总得有点变化。

一个舞台,不需要全是小鲜肉和大美女,老绅士和优雅女士,才是值得称赞的。

原来老男人也是可以这么不油腻、有腔调的犯痞。

第三个是《托马斯·莫尔爵士》

伊恩·麦克莱恩,多么熟悉的陌生人。

他的演绎,让我想到了现在的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

古往今来,人类的贪婪和恐惧,排除异己,残忍和杀戮,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还记得跟心儿一起看《我在伊朗长大》,现在又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在大时代下的无助,和出生/生活在和平地区的庆幸。

但是,也经常会困惑,它是在表达什么?

因为不熟悉有些艺术形式的语言,特别是各种舞蹈,只能投入自己,去感受一下期间的情感。

比如,《黑白配》(《黑与褐幻想曲》节选),伊莉莎·威利斯和泰伦·辛格尔顿表演的这白衣十字架女和黑衣肌肉男之间的SM,是要说明什么?不要对邪恶做舔狗,舔狗必死?

另一种困惑,是莎士比亚的很多剧作,还是没读过,或者读的少带来的。

比如《第十二夜》、《查理二世》、《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也有一些不舒服的表演。

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阳台相会,阳台上的那个女主,就不是我心目中的朱丽叶,显得表演痕迹太过明显。

我也怀疑我现在可能不具备区辨能力,没准只是有一个版本的“朱丽叶”,不是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朱丽叶也可以啊。

包括《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和奥兰多,也不是我心目中的形象。

文字可以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一旦图像化,甚至变成戏剧和电影,这种感觉,就像是从能指,变成了所指了。

莎士比亚的人生,和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一体两面的。

莎士比亚的爱情、丧子之痛、世事战乱,都在他的戏剧中能找到影子。

《Sigh No More》的音乐一起来,爱情,让整个后背和脑袋都是酥麻的!

西蒙·罗素·贝尔《查理二世》的独白,让我听到了莎士比亚对英格兰的深爱和对乱世的痛恶。

《麦克白》的Sleep No More,让我更想去快一点去打卡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一直拖着,也不是个事。

观看纪录片,这只是一个开启,还有太多的陌生。比如,

是什么让莎士比亚成为莎士比亚?

是什么没有让莎士比亚成为莎士比亚式?

莎士比亚让我看到了人性,也看到了自己。

看到了自己的小气!

莎士比亚,成为了很多艺术家的灵感创作源泉,有歌剧、舞剧、交响乐、Hip-hop……而我却仅仅用《李尔王》来解释商业上的概念,比如需要和需求。

看400周年纪念,如此美好的舞台布置,我就想着怎么在商业活动、培训场地布置上借鉴。

如何能让自己有更美好的转化?更高级的乐趣?

看到了自己的虚度!

To be or Not to be。前面是不同演员对一句话的不同重音的演绎。

虽然看起来是一场闹剧,实际上,我感受到了他们在传达的,恰恰是莎士比亚说的,“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卷福出来后,红发男子跪在地上自拍的画面,多么具有讽刺意义啊!!!

艾斯度在之后的整段台词的演绎中,我眼中的哈姆雷特,正在告诉我,我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惧怕不可知的死后……神秘之国……迷惑了我们的意志……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

这是多么形象的描绘,就是我现在的写照!!!

我以前根本没有读懂,也没有回到我自己身上来,多么神奇的发生!

没准,莎士比亚也跟孔子一样,“再,斯可矣。”三思就会踌躇了。

看到了自己的粗鄙!

叛逆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让我想到了之前读《艺术让人成为人》中,对这个人的描述。《亨利四世》和《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这个人物体现了人性的很多无赖,却被很多人喜欢和评论,甚至说他是“无赖英雄”。

“沥青一旦粘上,就会留下擦不掉的污点”,有些事情不能做。

荒淫放荡、人形的大酒桶、充满怪癖的箱子、塞满兽性的柜子、水肿的脓包、庞大的酒囊、堆叠着脏腑的衣袋、肚子里填着腊肠的烤牛,道貌岸然的恶徒……

听着都像是在骂我!好羞愧啊~~I DO,I WILL. 撵走他~~!

观看结束了,旅程开始了。

上一篇,提到了《My life as a work of art》,不过是浮光掠影。

或许是受到了400周年纪念的刺激,发现戏仿和展开的能力,需要更多的投入。

于是,我花了1个多小时,把这个9分多钟的TED演讲,从头到尾听写了一遍,获得了2000多字的逐字稿。

这些文稿,或许网上都有,中英文对照版的。

但是自己听写,不是浪费时间、不是浪费精力!

我的切身经验告诉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听写”~

听演讲或者看别人的文稿,很多细节的字词,就这么不经意溜走了。

比如,“在清醒梦中获得许多灵感”、“为了记录灵感而主动从梦中醒来的本事”;

比如,“做自己,确实不容易,但我已明白这才是最好的方式。那个就是‘最差着装’”。

比如,“你有多少个版本的自己?这个版本的你是否都用上了,来使自己受益?”

而且,我还根据自己的理解,调整了个小翻译,即对仗,又贴合愿意(有点小得意):

我从没有把自己活成,丹尼尔·利斯莫尔的我本人。

我把自己活成了一件叫,丹尼尔·利斯莫尔的艺术品。

最后,借用屈原《离骚》来自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880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