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意识之三续:宝马降价
前章讲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通过卖自己的产品(一部分企业通过向顾客提供服务)来换取利润,同时向社会做出贡献。为此,需要请顾客来买自己的产品,当产品品质都满足了顾客要求的时候,顾客才会向这个产品付钱。产品的好与坏可用顾客对此产品的满足程度来表示。
只有持续提供顾客满足的产品,才能确保企业利润和企业繁荣。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也要求企业生产能够向社会做出贡献的产品,为此企业需要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企业要做到:
①能支持环境变化的能力
②确实满足顾客需求,被立即接受的能力
满足客户也罢,应对环境也罢,为社会做出贡献也罢,都是企业经营的目的所决定的。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什么?企业经营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这里所说的人是指所有的相关方,包括消费者(顾客)、合作伙伴的人员、企业的员工和投资者,更广泛地说也包括全社会的人。
要实现这一“天理”, 必须要对产品质量(Q)、利润、成本、价格(C)、产量、交货期(D)、 环境安全(S)进行管理。为了人类的幸福是第一层目标,而Q、C、 D、S是第二层目标。只有实现了第二层目标,才能保证第一层目标的实现。
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本应该彻底结束本章内容,今天突然有同事和学生问我:老师,您是如何看待最近宝马降价事件的。有些愕然,所以再次从品质经营的角度谈谈这件事情,因为是特别契合“顾客向什么地方付钱”这一主题,故继续本章的内容。
曾几何时,宝马凭借品牌、设计、服务、口碑这些软价值,掌握一定的市场溢价权,消费者也愿意为高溢价买单。但在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步步紧逼下,宝马被迫加入“价格战”,“豪华”二字,仿佛也在渐行渐远,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而如今宝马公司决定退出价格战,也标志着其战略思考的重大转变,将重心从短期的销售竞争转向长期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的巩固。从宝马的转变中我们看到,一个企业要想真正盈利,顾客愿意为你买单,还是要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战”,而不是以价换量的“价格战”。
而“价值战”是什么?也就是品质的战争。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通过品质塑造品牌的,品牌依托于产品品质,产品品质是品牌的保障,品质是肉体,品牌是灵魂。客户因为品牌买产品,其背后逻辑一定是客户为品质付钱(前章所述),品质即价值,为品质付钱就是为价值买单,品质的战争就是“价值战”。
无论哪个行业,最后即使打价格战,也一定要关注你的消费者群体,这是必然的。如果不认真审视这一点,企业的未来必将充满坎坷与荆棘。正如宝马,在退出价格战后,因为战略调整影响了产能,竟然出现了坐地起价的霸王条款,直接影响了品牌形象,让消费者产生了信任危机。这件事情后续所产生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当价格战失灵,想要赢得市场,还是要回归品质,回归客户。坚持长期主义的质量价值观,让质量作为驱动盈利。
企业如何打赢价值战?从质量开始,抓过程、抓要求。
管质量就是管过程。
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换言之,是否有质量,就意味着这个过程是否能够给员工、供应商和客户带来应有的价值,意味着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成功。这要求我们在管理公司质量的时候一定要分解所有的管理过程,以明确“我”的工作要求,并从客户端到客户端进行无差错的传递与链接。
抓质量就是抓需求。
无论行业如何变迁,需求是永恒不变的,抓住了客户的需求,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确定要求具体需要识别需求、理解需求、挖掘需求、参与需求(与客户、合作伙伴等共同参与确定),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客户感到满意和兴奋。
但只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帮助客户成功——这是判定是否确定要求的标志。
尽管宝马在价格战中失意,但其战略调整和适应市场变化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在汽车行业面临诸多变革和挑战的背景下,宝马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大对电动化车型的投入和研发,推出了多款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型。
这背后的种种战略都反映出宝马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力,以及随需应变的战略布局。时代变了,企业也要跟着做出转变,从抢市场转变到洞察市场,随市场需求而完美转变。才能在市场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实现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961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