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森堡:幼儿哭闹引发的冲突,让我感到忧虑

作者:@河森堡

 

关于吉祥航空班机上幼儿被陌生旅客带入洗手间训斥一事,我想以此文和大家探讨。

事发经过大致为,2024年8月24日,吉祥航空贵阳至浦东的一次航班上,有幼童在机舱中哭泣,引发两位同行旅客不满,此二人将幼童带入机舱洗手间后恐吓训斥,并将该过程录制成视频发布在网上,视频中幼童哭喊恐惧的样子引发网友们的广泛愤怒,纷纷声讨这两位旅客粗暴的行径。

对于这种将幼儿与监护人隔离开并恐吓训斥的行为,我深感愤怒,但我也注意到,网络上有些言论将矛头指向幼儿及其监护人,因为幼儿在飞机和火车等公共场所的哭闹曾给这些留言者带来烦恼,他们表示自己并无义务容忍同行幼儿的哭闹,更有极端者甚至要用针扎幼儿头顶和下身等看不见的地方作为报复。

对此,除了愤怒之外,我还感到忧虑,因为幼儿哭闹引发的冲突多次引爆舆论表明,社会正在走向割裂,而这与我国出生率的迅速下降有关。

具体而言,在本次事件的全网争论中,有句话在评论区出现的频率极高,即“没有孩子的人不懂”,这句话虽然看着轻断,但也有些科学依据,在公共场所,当有幼童哭闹时,身为父母的人和没有生育经验的人,感受完全不同,这种差异不仅来自文化层面,还深深地扎根于生理层面。

在《 Parental brain : cerebral areas activated by infant cries and faces. A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parents and not 》中提到,人在成为父母后,会经历大脑神经回路和激素水平的广泛重塑,与非父母人群相比,为人父母者在感知婴儿的哭声等信号时,大脑中涉及交流、情绪和奖赏的区域会被更加强烈的激活,说的通俗些,虽然入耳的哭闹声相同,但自身否有生育经验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感受上的不同,生孩子前听到幼童哭闹,觉得心烦意乱,有了自己的宝儿后再听到孩子哭闹,烦躁感就可能大大降低,甚至感到心疼并想要表示关心,这种对幼儿态度的截然不同,不仅体现在出行场所,还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韩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上述统计层面的倾向当然存在少数反例,但从社会整体而言,幼儿哭闹带来的舆论冲突在本质上,其实是社会上两个群体不能理解彼此导致的,即生育群体和非生育群体,这两者间的不能理解是生理上的不能,是基于激素和神经系统的不能,光在道德上做文章,无助于解决根本问题。

今天,当我们讨论低生育率带来的隐患时,往往会谈到市场的萎缩,乡镇的消失,文化的停滞,还有养老金的难以为继,如今来看,社会共识的撕裂也是当初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在普遍生育的过去,这个问题本是不存在的。

如何弥合这种撕裂,世界各国也暂时没找到办法,也许我们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甚至都不需要他们的智慧,只要社会还有足够多的后人,就够了。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96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