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陪朋友一起在马市街喝啥汤,才知道这也是非遗。非遗传人前来敬酒,对非遗的很多知识才有所了解。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2011年6月1日我国曾颁布《非遗法》,贯彻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2021年8月国家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让我们对非遗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非遗是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达形式,涵盖了多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和知识技能。
据了解,在中国,非遗被划分为六大门类:一是传统口头文学;二是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三是传统技艺医药历法;四是传统礼仪节庆民俗;五是传统体育游艺;六是其他非遗内容。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遗公约》,中国于2004年成为其中一员。截至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共收录676项,其中中国43项,居全球之首。当前我国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认定数量突破10万项,丰富的传统文化呈现出辉煌多彩的面貌。
谈到目前非遗工作存在的问题,现在我国非遗工作存在以下五种困惑与困境:一是传承人收入低,生活困难,无心传承;二是生活方式改变不愿传承;三是缺少人文关怀不想传承;四是个别非遗项目已陷入后继无人、人亡艺绝的境地;五是非遗遭非议,“落后论”“糟粕论”“淘汰论”“过时论”时而有之。
面对非遗工作的这些困惑与困境,我们是追随潮流,还是守望传统?是追逐名利,还是坚持艺木品位?我们流失的是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