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退休?日本是怎么老成这个样子的?

前段时间,“90后65岁退休”引发热议。虽然事后被证明是假消息,不过这场舆论”狂欢“背后,投射的却是普通人真实切近的焦虑。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预示世界正在发生一种亟需我们未雨绸缪的变化,或许也正是由此,许多目光聚焦到了已经经历30年经济衰退,老龄化问题也更为显著的邻国日本上。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也是全球少子化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几个国家之一。日本总务省2019年数据显示,日本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28.4%,为世界最高。1960年,日本的老年赡养率还是在10左右,也就是说,每10位劳动者赡养一位老人。到了2020年,这一数据已经跌至1.89——一位老人只有不到两个年轻人赡养,这给养老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提高退休年龄,就是日本政府应对老龄化时代的应对方法之一。日本是如何变老的,一个社会“变老”后,又会发生什么?与老龄化危机息息相关的“失去的三十年”里,日本经历了怎样的价值观震荡?“先富后老”的日本是如何经历剧变实现“富”,这种现代化的实现又怎样与现今的困局息息相关?哈佛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日本史、中日关系史专家马里乌斯·詹森,将在《现代日本的缔造》(下简称《缔造》)里,为我们解开谜题,呈现一个更复杂、全面、不为人知的日本——以之为镜,探索走出我们自身困境的那条长路。

 

 

01一个社会“变老”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人类似乎不想生孩子了。
过去50多年,全球生育趋势一直下降。据《世界人口前景2019》,1960-1965年,全球平均总和生育率还在5.02,50年后,这个数据已经跌至2.49。
而少子与老龄化,又以日本为最。最早出现生育水平下降的是日本,老龄化发展速度极快,目前世界上其程度最深的,也是日本。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全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中国也进入了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关于一个变老的社会会发生什么,日本或许是很好的参照。

 

《老人漂流社会
日本社会是怎么“变老”的?
《缔造》中提到,”二战“以来,日本的人口也经历过从战后大幅度膨胀,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加深,出生率放缓,乃至下降。在不同阶段,日本政府采取了相适应的生育政策与宣传策略。中就曾写道,二战后,日本政府曾改变政策,放宽了堕胎禁令,允许妇女出于医学、优生、经济或伦理方面的原因进行堕胎,以缓解人口膨胀带来的住房紧张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而当战后的人口膨胀逐渐缓慢下来,最后在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陷入停滞时,日本政府发起“二孩”运动。官方敦促一家只养不超过两个孩子,即“一姬一太郎”。随着人口增长出现放缓、停滞及倒退,政府领导人不时发出警告,呼吁年轻女性少关注事业、多重视育儿,但没有什么效果。作为补充劳动力的移民人口对日本也没有产生影响,日本的人口水平呈平稳状态,维持在1.25亿左右,在世界上排名第八。
最终,不同于其他工业化社会,日本老龄人口逐步上升,而年轻世代的人口规模却小得多。女性婚龄越来越晚,所生孩子也越来越少。此外,日本人不仅更加健康,还愈加长寿,日本成了世界上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
一个社会饱受少子化、老龄化困扰,年轻人少了,老年人多了,就会凸显在劳动力短缺,和老年健康照护承压上。
詹森在《缔造》中说到,劳动人口通过税收和工资扣除的方式,缴纳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和社会保险,但这部分的支出不断增长。厚生省预计,到2020年日本将有四分之一人口年届60岁以上。更具体地说,65岁或以上年龄的人口比例在1990年达到12%,到2000年已上升到16.6%,据估算,至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高达20.3%、24.5%,令日本在“银发族”数量上成为发达经济体之最。
在一个不断变老的社会,你或许会与71岁的上班族挤同一班地铁,那天下班,他可能要去杀死身患老年痴呆的妻子,”要工作还要照顾妻子,我太累了。我原本也想自杀。“;
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打工人,交通永远那么拥挤,小城市则开始“空城”,一座座乡村变成”鬼城“,空下来的不仅有城市、乡村,还有幼儿园、小学......日本政府每年要关闭500所学校——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养老设施,贫穷的单身女性、妻子,或者来自菲律宾等国家的海外移民,将穿梭其间,2019年4月,日本正式实施《外国人才引进法案》,在规定的”特定技能签证“中涵盖了介护行业,于技5年内将为介护领域最多引进6万名外国劳动者......

 

《银发汹涌》
而日本社会的“变老”,发生在一个更加宏观的背景下,也就是“低欲望社会”,这与自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的经济衰退有关,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日本失去的30年”。

02一场开始于三十年前的衰退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轰然破灭后,都发生了什么?20世纪90年代头几个月,东京的股票市场一泻千里,从3.3万点跌倒1.3万点。经济增幅陡然下降,接着如死水般毫无起色,甚至出现负增长。经济数据落实到具体生活,社会上也开始呈现年轻人少子化、人口老龄化、社会阶层固化、农村空心化、社会风险偏好下降等等问题,整个社会宅文化、丧文化盛行,一片低迷。

 

《河畔须臾》

《缔造》介绍了泡沫破灭时从经济到政治的混乱:粗心大意的借贷,被多次抵押的商业地产,媒体接二连三曝光了政治丑闻,揭露了自民党领导人、建筑商利益和竞选资金之间的关系......最初的”泡沫十年“严重损害了日本80年代的传统:明智的官僚、谨慎的领导、目光长远的规划家、家族共识。危机里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日本的消费成本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具体来说,高工资、高物价削弱了日本的竞争力,日本各大出口商纷纷将生产设施搬到国外。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随着战后那代人开始大批退休,变得尖锐起来。只不过,与中国相比,日本的人口老龄化,是在“变富”的基础上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是如何在短短数十年间,从战后“孤儿”,成长为曾经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03“先富后老”:从一贫如洗到身家丰厚

 

“二战”后,日本的生产力仍然很低。

在东京市中心,几项主要建筑工程开始动工,建筑坯体外围着竹子搭建的脚手架,穿着橡胶鞋的工人们背着沉重的建筑材料,沿着梯子缓缓走到木板做成的平台上。未来的现代性和机械化还距离他们很远很远。

 

 

《东京物语》

50年后,东京市中心的这批水泥历史建筑周围升起一座座光鲜的摩登大楼。时髦的火车快速进出城市,与行程表上的时间分秒不差,载来数以万计的旅客。通勤的人乘坐洁净透亮的地铁,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安安静静的,正在上班或回家的路上。各地开始建新学校,高等教育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到校园里,新落成的图书馆和实验室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消费文化改变了这个国家。日本成了七国集团(G7)——后来变成八国集团——的其中一员,开始在世界事务上发挥作用。

 

《东京!》

日本成了世界经济巨人,它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在作者马里乌斯·詹森看来,这是在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成。朝鲜战争对日本来说是刺激其经济发展的大好机会,国际形势对日本持续有利——美国热切推动日本振兴,将日本经济和反苏阵营捆绑在一起。除此之外,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新的交通布局同样发挥了作用。比如,在纺织业,合成材料的引进和完善减少了纤维的进口需求。此时的日本拥有方方面面的渠道,可以拿到亚洲各地除中国以外的原材料,这些地方是日本发动战争却始终没能征服的地方。当时日本的国内环境也同样对经济发展有利。防卫支出维持在最低水平,国防预算不得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这令亚洲其他国家大为放心,也为日本的国家经济发展奠定了基底。制度性的举措也在发挥作用,其中最明显的措施包括,政府直接对特定产业进行补助,至于不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设备,通过政府和税收措施,促使其数量减少乃至消失。

 

《东京贵族女子》
其中,詹森强调了获得广泛赞誉的日本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保证了日本在生产出高质量的商品同时,只有很少的劳动纠纷。终身雇佣制保障了工作,减少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年资薪酬制保证公平,“质量控制圈”管理法令工人参与到生产一线的决策当中并使之成为制度的一部分,这似乎预示了一种更加人性化、回报性更强的体系。
04作为一种现代性启示的衰老不过,历史拉到20世纪90年代,当经济泡沫破灭时,那曾经让日本引以为傲的管理体系,也经受着挑战。就像开头所说的,当明智的官僚、谨慎的领导、目光长远的规划家、家族共识这些传统一并受到质疑时,曾经牢不可破的组织管理方法,也无法像以前一样支撑日本经济前行。一次次选举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日本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对于老一辈来说,前些年的战败和贫困让他们清楚认识到这一点,而年轻一辈不一样,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经济繁荣对他们来说是事实、是企盼。这些期望,在战后半个世纪的头40年里没有被辜负。

 

《丈夫得了抑郁症》

然而,当衰退袭来,在“就业冰河期”,大企业普遍裁员,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的背景下,年轻人也失去了奋斗的热情,为谋生求职,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小林庆一郎面对采访时曾感慨,“当时人们极度乐观,众所周知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运营老化等问题迫在眉睫,但人们总觉得即使什么都不做也会好起来,并没有采取行动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泡沫经济破灭后,银行陷入困境,但人们依旧乐观地认为这些问题很快就会过去。”然而,现实情况是,自经济衰退后长约15年,年轻人都无法积极地投入工作,因为在此期间,他们被迫清理崩溃的泡沫,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山田昌宏在《低生育陷阱:日本少子化对策的失败》中分析,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被卷进全球化中,年轻人面对着不再稳定、飞速分化的雇佣环境和收入前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子代成为了父母代的“牺牲品”。就这样,迅疾的现代化给日本带来了节庆般的丰裕,也带来了瘟疫般的阵痛,出生率走低、人口老龄化以及“老无所养”、“孤独死”等一些列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当我们在《现代日本的缔造》中回顾那些决定日本历史走向的关键选择,其间成败得失有哪些可供借鉴之处?我们也许可以在梳理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日本人口变迁、政策应对,梳理它经济崩溃带来的社会摇晃的过程中,对于尚在发展中、“未富先老”的自身处境,得到更多的警醒和启示。(撰文 余甜子)参考资料:1、《现代日本的缔造》 [美]马里乌斯·詹森 著2、《老龄化最快的日本如何应对养老问题?》 《比较》2020年第3期3、《通缩走向终结,两代人和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澎湃新闻
4、《日本少子化:破碎的”中产梦“,低落的”生育率“》 经济观察报
5、《高龄少子化冲击下,日本是如何破解养老困局的?》 三联生活周刊
6、《吴限:日本正在成为“移民大国”》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
7、《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延迟退休政策探析》 《日本研究》 2021年第4期

 

来源: 理想国imaginist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010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