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官渡之战,白狼山战役)
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他的三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发生内讧。曹操趁此机会进攻河北,击败袁氏兄弟。乌桓收留了失败的袁氏兄弟,因此曹操发动进攻乌桓的战争,消除北方的隐患。
公元207年,曹操从邺城出发,向北征讨乌桓。这一年的年初,曹操的大军基本上肃清了河北的袁绍余党。袁绍的大儿子袁谭被杀,二儿子袁熙、小儿子袁尚投奔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乌桓。大胜之后,曹操在邺城赏赐功臣,二十多人封侯,算是为起兵十几年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曹操手下的大将们得了赏赐,士气高昂,曹操就打算一鼓作气消灭乌桓。然而,曹操的大多数部下都不同意北征乌桓,他们觉得南边的荆州牧刘表和刘备才是威胁,应该先消灭。其实曹操早就想南征刘表。六年前,官渡之战后,曹操就想南征,结果被荀彧劝阻。荀彧提醒曹操,应该趁着袁绍元气大伤的机会,彻底平定河北。曹操醒悟过来,这オ开始专心剿灭袁氏三兄弟。
曹操已经下定决心要消灭乌桓。他明白乌桓一直在支持北方的这几个军阀,现在又收留了袁熙、袁尚,如果不消灭乌桓,北方就不可能安定。他命人开凿通向大海的平虏渠和泉州渠,为运输给养做好准备。接下来就是统一思想,正式出兵了。
谋士郭嘉是曹操唯一的支持者。郭嘉对众人说,乌桓仗着地方远,肯定不会严密设防,如果我们突袭,肯定能成功。袁绍一直和乌桓关系很好,袁氏兄弟跑到那里,借助乌桓的力量,早晚会成为心腹大患。至于刘表这个人,只会夸夸其谈,他心里清楚自己管不住刘备,所以不会把军队给刘备率领来偷袭许都。郭嘉的分析有理有据,众将也就不再说什么,于是曹操立刻起兵。
邺城在今天的河北省南部,而乌桓所在的柳城在今天的辽宁省南部,这段路程不算近,中间又有大山阻拦,曹操大军携带辎重,行进得非常缓慢。郭嘉建议曹操,放弃辎重,轻装前进。曹军快速行军,结果又遭遇大雨,困在了无终,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境内。
曹操本来的作战计划是突袭,没想到现在连行军都成了问题。曹操军中有个谋士田畴,是无终本地人,曹操问他该怎么办。田畴说,这条路夏天太泥泞,肯定走不通,但是西边的山里有一条小路可以走,我们可以假装退兵,然后走小路攻其不备。
曹操听从田畴的建议,开始制造撤退的假象,在路边立起大木牌,上面写着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等)秋冬,乃复进军"。明着告诉乌桓,我们走了,秋天再来。乌桓单于蹋顿真的以为曹操撤退。
曹军走小路,翻过大山,直奔柳城而来。乌桓发现曹操的时候,双方的距离只有二百里了。仓促之间,蹋顿和袁熙、袁尚带着部队迎击,最终两军在白狼山相遇了。
曹操的军队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很多人连盔甲都没有穿,看见密密麻麻的乌桓骑兵叫喊着冲过来,全都害怕了。曹操登高远望,发现乌桓骑兵人多,但是并没有结成阵型,只是一味向前冲而已。曹操让大将张辽举着自己的军旗做前锋,带骑兵猛冲,乌桓军一下就乱了。张辽在乱军中斩了蹋顿,乌桓全面溃退,投降的有二十多万人。
袁熙、袁尚兄弟侥幸逃脱,投奔了割据辽东的公孙康。众人都劝曹操乘势消灭公孙康,曹操说,我已经让公孙康杀袁熙、袁尚了,不用麻烦了。曹操带兵返回。没过多久,公孙康果然杀了袁熙、袁尚,把人头送给了曹操。众人问曹操原因。曹操说,公孙康向来忌惮袁氏兄弟,我要是去打他们,他们肯定联合抵抗,不打,他们就会自己内讧。
曹操自此消灭了河北的敌人,回邺城途中,在海边写下了名篇《观沧海》。从诗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句就能看出,曹操的心情有多好。他心里明白,北方从此不会再有大规模战事,终于可以开始南征,向扫平天下的目标前进了。
曹操击败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接下来终于可以南征了。他的目标统一中原,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才终于真正理解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