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统之夜2

      一场饕餮盛宴,满足了口腹之欲后,我们重新排队进入表演会场,白天没有那么多人,进入会场,才发现看台上座位已经了了无几了,幸运的找到两个座位,虽然相距甚远,好在和姐姐都能坐下,我们还没放稳屁屁,看台就已经满了,可是来的观众还在鱼贯而入,看来不止一次两次来这样多的游客看表演了,因为一些身着警服的工作人员在熟练的引导没有坐下的观众,有序的站在舞台和看台间的空地上排队观看,后来从主持人那里才知道今晚来看演出的游客超过了2千人,我惊讶并怀疑他们好像一下子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

    看着黑压压的这么多人,我觉察到了自己内心升起的一丝担忧和轻蔑。担忧的是这么简陋的“舞台”,其实根本就没有肉眼可见的舞台,在我的认知里,舞台是要搭起来,高于平地让观众仰望,或低于平地,让观众俯视的的平坦固定显眼,且至少能一览无余的场地,但在这里不是,近处是一座桥连接了入口通道和跑马道,跑马道地势稍低,越过跑马道是高出半米的地面,不远处有三个蒙古包错落着蹲在那里,近处摆了几个铁艺样的东西,上面扎煞着约有40公分长的钢筋,呈螺旋状,没看到常见舞台表演用的一排排夺目灯具。这里会有什么精彩的演出,值得这么多人从祖国各地奔赴?即使节目再精彩,这黑灯瞎火的,怎么能看得见,看得清?草原的牧民大多没有什么高深文化,除了擅长载歌载舞,还能演出什么有价值有看点的节目??我疑惑着。

      只见主持人(一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操着一口富有磁力的普通话登上桥来,主持人简短的介绍之后,灯光打到蒙古包北面地面上,我才注意到其实是有灯光设备的,只是它们比较简单,看起来像两个装饰罢了,灯光圈定了舞台,草原姑娘一段精彩的舞蹈表演开始了,然后是蒙语独唱等等。

    我最喜欢看的是马术表演和打铁花。马术表演惊险刺激,骏马奔驰,风驰电掣,马背上的蒙古汉子却能闪转腾挪,上下翻腾,起坐自如,让人看的一会儿呆若木鸡,一会儿拍案叫绝,那真叫一个精彩绝伦,大开眼界。

    打铁花据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的美誉。它始于北宋年间,盛于明清时代,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古文中记载:“喧嚣落幕街巷里,日西沉,夜初寂。村外河边,坩炉已伫立。男女老少出门来,皆噤声,齐望去。开场鞭炮声震地,炉火红,人声急。往来穿梭,铁水冲天起。绽向夜空化星斗,铁如花,火如雨。”古人栩栩如生地描述了打铁花时热闹喧嚣的场面。只见溅着精细火花的一个“杠铃”转动着,缓缓落下,三个风火轮疯狂旋转,火花四溅,等铁花散去,一群蒙古小伙子骑着战马,手持烟花飞奔而来,一朵朵璀璨的烟花照亮夜空,音乐声、烟花炸裂声、观众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如滔天猛浪,此起彼伏。烟花表演结束,场地随之转移到东边的开阔地带。

      随着动感激昂的DJ音乐响起,2千多人的蹦野迪狂欢拉开序幕。两千多游客随着音乐节拍和主持人颇具煽动性的引导感染,开始忘情狂欢,什么疲惫寒冷,什么生活琐碎,什么烦恼忧愁,一切的一切都见他妈的鬼去吧!这里只有尽情地欢歌,四射的激情,你唱我和的呼应,将乌兰布统之夜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曲终人散,乌兰布统之夜的狂欢结束了,美好的记忆却成为永恒,回归家庭,回到生活,在谈起这段经历,仍然历历在目,激动不已 。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053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