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章:个人修身养性的巅峰要诀

今天是准备公众号发文的日子,搬一篇存货来打卡。


嗨,我是时光!

今天继续品读《道德经》第三章。《道德经》的前两章提纲挈领地讲了什么是道,以及万物的对立统一性。

《道德经》第三章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中心思想。初读这一章的时候,我有些困惑,前面两章还在讲大道,怎么第三章就开始去讲治国之道了?后来读到雪漠老师写的《老子的心事》,他把《道德经》成书背景,即函谷关城头官尹喜邀请准备出关的老子留书的故事加入解读中,给《道德经》这本书增加了对象感,同时又把道放入了养身的系统中分析,这让我深受启发。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大可治国,小可修身。治国离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些远,今天我们从修身的角度来读这一章。

壹|原文概览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章的字面意思并不复杂,很多人读了这一章后认为老子是在推行愚民政策。说实话,我不知道老子倡导抱朴守拙的生活方式算不算愚民,也不知道在一个人人唯恐自己“不够聪明”的社会中,是否存在老子描绘的这种民风淳朴,精神富足,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状态。

但如果把无为而治的思想收缩到任何个体都能选择和把控的层面——养身之道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成功案例,且不说老子本人。比如孔子的学生颜回就做到了超越物质,孔子说颜回“一单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于谦在大明王朝生死存亡之际以文官的出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大明王朝续命两百年,他做到了超越生死。

回到本章的内容,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来理解。老子是让人们看破荣辱,不要崇尚名誉地位,不要卷入荣辱之争。

其次是看破财富,不要挤破脑袋去追求难得之物。再次是不炫富满足所谓虚荣心,供养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

真正的修身养性,是保持心灵的空虚宁静,按照身体的需要合理饮食,减少争名夺利的欲望,强健筋骨体魄。如此,各种邪思病灶便没有机会来攻击你,影响你的健康和智慧。

一个能打败自己的人,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贰|尚贤的本质是什么?

名誉地位本质是悬挂在驴嘴前的一个胡萝卜。

现代管理学兴起之后,发展赛道,晋升通道成为企业界普遍而又火热的词。当然,在此之前,社会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地位和等级。

人几乎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通道,在组织制定的规则中拼命往上爬,尤其是进入工作单位后,为了评优、为了晋升晋级挤破脑袋,耗干心血,到头来发现不过是大梦一场。

《门阀》这本书介绍过王导和司马睿的故事。司马睿南下之初,倚靠王导协助拉拢南方的世家大族,对王导言听计从,掏心掏肺。随着皇权逐步崛起,司马睿又需要提拔寒门士子来平衡世家的权力,司马睿和王导的关系也变得很微妙……

历史中功臣被杀的故事数不胜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是以血液为纽带的家庭,一个人的地位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人在环境中永远都是渺小且弱势的存在,无论你多么渴望成功,付出多少努力,你对自己的名誉地位依然只有很少的把控力。

老子提倡不尚贤,于个体而言是让人看破所谓“贤能”的欺骗性,不为了一根胡萝卜打转转迷失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做自己,在岁月的打磨中增长自己的智慧,积累自己的安生立命之本。

叁|看破财富 管住欲望

人真正需要的物质并不多,但贪婪却永无止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财富的终极标尺是比较和争夺,这就是老子说的“贵难得之货”,人为创造稀缺性,彰显财富和地位。

小时候我们会因为一根一毛钱的雪糕快乐一整天,因为吃了一顿肉快乐好几天,因为一件新衣服快乐一个月,因为家里添置的一台黑白电视机快乐一整年。如今社会财富越来越多,老百姓越来越富有,吃穿用度都不用愁,可大部分人的贫乏感,不安全感却有增无减。

老子的一生都没有高官加身,庄子更是穷得靠借钱度日。但他们的精神却很富足,不仅让自己逍遥快活,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灵魂。

肆|何谓无为而治

之前分享的章节说过这个问题,无为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执着,不妄为。

什么叫不执着呢?就是不人为地给自己框定目标和路径。比如我一定要成为成功的企业家,我一定要做百万粉丝的网红博主,我一定要有一套大别墅,我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社会精英……所有以外部标准来框定和捆绑自己的执念,都是执着。过分执着一方面会徒增烦恼,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一个人妄为。

什么又叫妄为呢?为了一举之私违背道义,过分透支身体,或者伤他们等行为都叫妄为。古之圣贤如老子、王阳明、曾国藩等都很重视静坐、反思。让自己的心灵保持虚静状态,摒弃私心杂欲,专注于自己的自我实现中。

这些都是努力践行“无为而治”的典范。

(本章完)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064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