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日三秋》前言部分

《一日三秋》是刘震云先生二O二一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网上下单今日收到书,先看完了前言六叔的画,作家写他与六叔的交情,以及两人从他送六叔自己写的几本小说,六叔邀他上家里看画,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每年的节假日,刘震云回延津探亲,都去六叔家看画。六叔年轻时在县豫剧团拉弦,兼画布景,也算多才多艺,后来剧团倒闭,为了生计又当过翻砂工和机修工,后来没再摸过弦子,倒是拾起了画画的手艺。六叔的画没离开过延津,画中的延津县城跟真实的又不同,面临黄河,黄河水波浪滔天,岸边有一渡口,背靠巍峨的大山。其实延津是平原,境内无山。六叔的画范围题材很广,画身边的人、画红颜知已,甚至还画梦境、鬼魂、阎罗什么的,有种后现代主义的感觉,每次叔侄二人都能对画的内容讨论的津津有味,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刘震云才明白六叔的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六叔突然因心梗离世,六叔的画被不懂画的六婶一把火烧尽了,作者深感惋惜的同时,在做了一个有关六叔的遗憾的梦之后,决定根据六叔的画创作一部小说,留作记念。以下是前言中的结尾部分。

也只能这样了。六叔的画的灰烬,如今不知飘到哪里去了。当天夜里,我梦到了六叔,延津渡口,漫天大雪,岸边,六叔白衣长衫,扭着身段,似在唱戏,漫天飞舞的大雪,又变成了漫天他的画,他对我摊着手在唱:"奈何,奈何?""咋办,咋办?"醒来,我再睡不着。一个月后,我下定一个决心,决心把六叔化为灰烬的画重新拾起来;我不会画画,但我可以把六叔不同的画面连接起来,写成一部小说。或者,不能再见六叔的画,只好写了这部小说,以纪念我和六叔的过往,以留下六叔画中的延津。

但是,真到做起来,把画作改成小说,并不容易。一幅一幅的画,是生活的一个个片段,其间并无关联,小说必须有连贯的人物和故事;还有,六叔有些画作属于后现代,人和环境变形、夸张,穿越生死,神神鬼鬼,有些画作又非常写实,画的是日常生活的常态,是日常生活中人的常态,是日常生活日复一日的延续;二者之间,风格并不统一;画是一幅一幅的,可以这么做,而一部小说描写手法和文字风格必须统一。我写了两章之后,曾想放弃,但又想到,我本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不过用写作给人解个烦闷,心里曾默许六叔,要用自己的一点技能,把朋友已经被人忘却的情感和心事捡起来,不能重诺轻信,半途而废,还是勉为其难地做了下来。

在写作中,我力图把画中出现的后现代、变形、夸张、穿越生死、神神鬼鬼和日常生活的描摹协调好;以日常生活为基调,把变形、夸张、穿越生死和神神鬼鬼当作铺衬和火锅的底料;大部分章节,以日常生活为主,有些章节,出现些神神鬼鬼的后现代,博人一笑,想读者也不会认真;在主要人物的选择上,我从两米方的剧团人物群像素描中,挑出几个人,让其贯穿小说的始终;当然女主角之一,少不了六叔的红尘知己;所以这么做,是考虑这些人物离六叔更近。这些人物中,又以离开延津的人为主,因为只有离开延津的人,才能更知道延津;而六叔的画作,一直画的是延津;这是小说和绘画的区别;这方面跑出了画外,请六叔不要怪罪。同时,把场面拉开,也是给小说的辗转腾挪腾出空间。还有,因六叔的画作已经灰飞烟灭,对六叔画作本身,也都是对过去的记忆,对记忆中的六叔的画的记忆,仅重现画中的情形,也难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难以回到六叔画中的境界;如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也请六叔不要怪罪。总而言之,该小说中,有忠于六叔的地方,有背叛六叔的地方,这是我开始写起时没有想到的。但赤子之心,天地可鉴。六叔说过,延津还是以笑为主,就当也是个玩笑吧。

震云谢谢每一位读了这本书的朋友。我也代六叔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135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