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894】在梦里,在彩蛋里,在原著中,在观众的脑海里……唯独,不在电影里

【1】#儿童骑行被碾压案司机妻子发声#

 

【2】@sven_shi

这几天有网友发现英语教育改革很大,教材难度增加了很多。这种英语教育的“分流”办法我在三年前介绍过。这种教育改革整体的设计思路非常的精细,需要大家花点时间去了解。首先大家可以从一个经典的问题入手:
“谁生的孩子去做护工?”
社会运转,就必然带来分工。那么谁生的孩子去做护工钳工水管工呢?这也就是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它需要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只有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孩子,被分流进入了职业教育,他才可能在未来从事相关的服务性劳动。大城市本地人,家里自己有房有车,哪怕分流进入了职业教育,他也不会在未来去做护工。
知道了这个结果,就要倒推去改变考试制度,把“合适的人”分流进入职业教育。
怎么改革考试呢?
这里就要提到每个学科的学科特性了。一般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可以把分流方式简单归纳成“英语分流”和“数学分流”。
英语分流最体现家庭条件。也就是说在这类学科当中往往普遍存在大量的超前教育。对于绝大多数资质中等的孩子来讲,家长的经济能力越强,给孩子投入的教育资源越多,这个孩子的英语水平平均也就会更高。增加英语考试的难度,就可以把资质在中间段且家庭条件偏差的学生分流到职业教育当中。而数学教育就没有这样的特性。适合学习数学的学生整体并不多。考不出来,就是考不出。
我在初期接触教育分流理念的时候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觉得不太舒服。作为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接受中式教育的人,总会在骨子里面觉得社会不该这样。我也总会感觉,公立教育有义务去帮助每个孩子有公平的起跑线,靠孩子的个人天分去筛选他们未来的职业路径。
当时给我介绍教育分流的老师讲了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这里也分享给大家。他的说法就是我们的考试本质是一种“认命教育”。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其实读书考试这条路,对于90%的孩子都是不适合的。你看,每年出生人口就1%进入985,最多也就是前10%的孩子有相应的天分,适合去竞争这1%的位置。讲得再难听点,我们这些人从小都考过无数的考试。自己是不是读书考试那块料,脑子清楚的人都知道。
那么考试带来的是什么?
是公平感。更或者说是“认命”的理由。
就是一个成年人,从事辛苦的体力劳动,他往往不会抱怨是父母的经济地位导致他现在的处境,而是抱怨自己当初没好好读书,考个好成绩。可是成绩这东西,真是你努力了,就能考好的吗?
想明白了这些道理,大家在孩子的考试问题上,也能少很多的执念。

 

 

【3】【谭秦东:竟是我的校友举报了我】#谭秦东称鸿茅药酒事件系被校友举报#
(本文转自公众号谭秦东和他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谭秦东。
近日,我与几位故人围坐一桌,话题不经意间转到了2018年我历难的那段日子。“还记得你批药酒的那篇文章吗?就两千多的阅读量,粉丝也才五个。”一位老友笑道,“那时候,咱们谁也没想到,这么小的动静,竟能引来那么大的风浪。”
我苦笑不已,是啊,那篇文章,如今想来,更像是命运的一次不经意间的玩笑。正当我准备开口,另一位故人,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缓缓说道:“其实,你那次出事,背后有些细节,你可能不知道。”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空气中弥漫起一丝微妙的气息。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竟是当时你朋友圈里的那位石家庄的女校友,她举报了你的文章。我当时也觉得很不可思议,毕竟我们都是校友,本该是相互支持的啊。”
听罢,我的心头一震,那段记忆如同被尘封的往事突然被翻开,带着一丝苦涩和不解。原来,背后的故事竟是这样。
“是啊,”好友叹了口气,“你出事后,我们好多校友朋友都聚在一起,想办法怎么帮你。可她就一直各种使坏,好像巴不得你更倒霉似的。后来,还是一位资深的媒体人士告诉我,说是她把你的文章当成了‘小报告’,直接举报给了药酒那边。”
说到这里,聊天的氛围似乎凝固了,我们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望着窗外,心中五味杂陈。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竟然可以如此微妙而复杂,一篇文章,五个粉丝,却足以掀起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人性的复杂,更是告密者阴暗面的真实写照。
告密者,往往隐藏在人群之中,他们或许是我们的朋友、同事,甚至是同学。他们以一种看似正义的姿态,实则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将他人的隐私、秘密或言论举报给相关人员。他们的行为,如同暗夜的利刃,无声无息却锋利无比,直刺人心。
为什么人人都讨厌告密者?因为告密者的行为触碰了人性中最基本的底线——信任与尊重。在人际关系中,信任是基石,尊重是纽带。而告密者却以背叛信任、践踏尊重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或达到某种目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人性的一种极大亵渎。
告密者的阴暗面,更在于他们内心的扭曲与分裂。他们一方面享受着揭露他人秘密带来的快感,一方面又害怕被他人揭露自己的阴暗面。这种矛盾与挣扎,让他们的人性变得扭曲,也让他们的行为变得更加不可预测和危险。
那位石家庄的女校友,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告密者的典型代表。她以举报我的文章为手段,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她的行为,不仅让我陷入了困境,更让一群本该相互支持、共同进退的校友朋友之间产生了裂痕。这种破坏力,是告密者最为可怕的地方。
告密者的阴暗面,破坏互信的人际关系和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实全社会都应该倡导一种基于信任、尊重和理解的人际关系,我们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成为告密者的下一个目标。
我们从来没想过要害人,但却不得不学会如何提防人!
呜呼哀哉!

 

 

【4】@孟常

在威尼斯电影节看了三部政治题材的剧情片。
早上刚去看了乌克兰电影《蜜月》(Honey moon)。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战争爆发以来,纪录片作品之外,乌克兰电影人拿出的第一个剧情片,但是我看到最早的之一。乌克兰女性导演Zhanna Ozirna 处理得太棒了。
战争怎么拍?素材过于丰富,对纪录片友好,电影反倒很难入手。全副武装的士兵、无人机、爆炸、鲜血,这是《马里波乌尔的20天》等纪录片的战争影像。但电影得给出新的视角。
《蜜月》的镜头,从来没离开过一间公寓。一对新婚夫妇刚买了套公寓搬进去,软装还没弄完,先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庆祝,聊天喝酒。即将到来的孩子。生活里的笑话。房间布置。政治局势。德里达。女主角在维也纳的个展和驻地项目。就像所有城市里的年轻人。有朋友送新人了一个应急背包作礼物,里面有手电筒和电池收音机,其他人还笑他过虑。
凌晨,战争在窗外到来。爆炸是不定时的。士兵聚集在楼下。年轻夫妇给亲人朋友们打电话,焦虑,恐惧,不安,该离开还是等待?加油站、超市和银行排起长队。镜头从未离开过这间公寓。战争在哪呢?战争就游荡在这个空间里。新闻里的声音、电话那头的讨论、窗户外的爆炸、士兵挨家挨户的敲门声,包裹了这间公寓。逃去奥地利吗?女主角是艺术家,
她的个展和驻地此时听上去如此不真实,她怀疑艺术在此时毫无作用,现实强烈而直接,她想自己该去前线做志愿者,哪怕给大家调Molotov 鸡尾酒也好。这对新婚夫妇的“蜜月”,就是动身逃难。影片在这里结束。
艺术有什么用呢?乌克兰导演 Zhanna Ozirna “交卷”了。
走出影院,一个乌克兰女生站在楼梯处,直直地站着,摘下眼镜,抹眼睛,随及哭出声来。同伴拍她的肩。人们沉默地注视,用目光拥抱,然后离去。
这片子太低调了,如果不是遇到一个德国策展人跟我大力推荐,差点错过。赶着订了最后一场,大早上九点钟,现场只坐了几十个人。也不知之后会不会跟更多观众见面。
罗马尼亚电影《The New Year That Never Came》(《永未到来的新年》)讲述了1989年齐奥塞斯库末期,罗马尼亚普通人日常生活里的政治。《二手时间》影像版。堆了无数苏联笑话。全片都聚焦在十二月底那几天。导演本人显然对这个选题着迷,之前拍过同题短片,现在又扩展成长片。他现场Q&A时说,柏林墙倒塌是宏观事件,他更感兴趣微观视角下,“墙塌了”前后普通人的生活。处处是政治,但政治是在日常里的。片子里的角色选择很有代表性:学生、工人、“斯塔西”、戏剧演员、国家电视台编导,每个人在片中都遇到了一个麻烦,而这个麻烦都跟「系统」有关。
十几岁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发表了错误言论,面临毕不了业的惩罚,可能要分配去工厂,他决定跟朋友一起润,俩人找了辆车就往边境去了(看了下地图罗马尼亚好像也润不出去……)。他父亲是国家电视台编导,此时也在剪辑室里焦头烂额——女主持人同事突然跑了(还是出事了),而她刚刚代表电视台声情并茂地录了一段新年献词,歌颂伟大的罗马尼亚和领袖。台里领导批示说,必须立即找到解决办法——把她剪掉也不行,不能让公众知道女主持人的缺席。他们决定找一个跟她长得像的演员或主持人,化妆一下来替代。找来找去,发现了国家戏剧团的一个演员长得像,就指示她来朗读那段新年献词。于是这位演员的烦恼也来了,献词里都是荒唐而可笑的话,现实已经溃烂至此,她良心和自尊上不想接这个“肉喇叭”的活儿,但又不敢反抗指令,就想了各种办法来逃脱。“斯塔西”是位中年男子,他经常找不同行业的人“谈话”,掌握舆情和动向,但在日常生活里呢,他是个孝子,他从小长大的老公寓楼要被强拆了,断水断电,老母亲拒绝搬走,决定以死相抗。他内心也很挣扎,但还是用工作中的套话劝,妈妈,城市发展不是件坏事呀,这也是为了人民好。妈妈骂了他一顿,坚决做钉子户。还有老实厚道的工人。他在厂子里是模范标兵,有个清贫但幸福的家庭。他七岁的孩子,给老家的爷爷写贺卡祝新年快乐,说你要给我妈妈祈祷,她的愿望是一个新的钱包,你也要记得祝福我爸爸,他的愿望是让“Uncle Nic”死。完了,“Uncle Nic”就是齐奥塞斯库。童言无忌。父母关起门来的“危险发言”被孩子学到了。工人大哥吓疯了,想尽各种办法补救,并惴惴不安地等待厄运降临。
每个人的日常和社会生活都割裂了。而把所有人的命运连起来的,是那个无所不能的「体制」。结局就是1989年12月齐奥塞斯库的广场讲话……随后“墙塌了”,导演结尾把电影和历史影像剪辑在了一起,这些角色,就是千千万万普通的罗马尼亚人。
巴西电影《我仍在此》,是《中央车站》等电影的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新作,讲述了巴西军政府时期的一段黑暗历史,真实故事,改编自巴西作家Marcelo Rubens Paiva的非虚构原著。1971年,前国会议员、工程师Rubens Paiva一家人幸福生活在一起,养了六个孩子,家里经常招待朋友聚会,往来者都是报社主编、艺术家和作家等左翼人士。突然有天Paiva被带走了,从此消失,后来才有消息传出他遭受酷刑后被杀害。但巴西政府从来不承认,“查无此人”。电影主角是这位母亲Eunice。她忍住痛苦和崩溃,追索真相,同时以无尽的爱和勇气把六个孩子养大,而且她并未只是成为Paiva的“受难者家属”,她在四十多岁重返校园,修读法律,并成为巴西社会活跃的人权捍卫者和法律专家。她和Paiva的儿子Marcelo事发时才11岁,后来成为一名作家,写下了全家人的故事。
其实这种题材很适合拍成纪录片,电影容易“用力过猛”,成了陈腔滥调。但塞勒斯处理得很巧妙,保持他一贯擅长的情感叙事,镜头平缓、温柔,同时对政治和社会变迁场景保留了极大的克制,除了“真相与和解”的历史创伤,更多聚焦在一家人半世纪来的情感和命运,尤其是母亲Eunice这位女性的个人抗争。
巴西这部是主竞赛,肯定会上院线,罗马尼亚和乌克兰那两部会比较小众。但这类题材吧,电影还是比不上纪录片好看。乌克兰和伊朗近几年出了太多优秀纪录片,唉。

 

 

【5】美国故事中,洪水退落,诺亚种植葡萄酿酒,喝醉了脱衣自慰,诺亚与儿子吵架分家,有着自私、性欲的正常人性,中国故事中,只有尧舜禹代代相传的努力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光荣、正确的神性。

 

【6】。

 

【7】@易喜糕

1818黄金眼为了投诉某品牌酸奶拉肚子的案例,竟然直播喝了不同口味酸奶的员工谁先上厕所,真的,不愧是杭州的栏目,太有互联网梗了,50万人直播间看等人上厕所…

 

 

【8】@出版人周筠

三天前的晚上,婆婆的病房里来了一位老年新病友,女性,80岁,因二次中风入院,叫她T奶奶吧。
T奶奶的女儿和外孙女一起送老人入院,玥爸和我都注意到,这眉清目秀的母女俩动作麻利而轻柔,说话温和,神情淡然,不似一般病人家属那般脸上挂满焦虑和忧愁。
三天过去了,T奶奶昏迷不醒,一直有响亮的鼾声。监测仪上,脉搏、血压等数据忽上忽下如过山车。
T奶奶的女儿说,这是家里唯一的高龄老人了。她的公公婆婆,全都在武汉疫情初期就染病去世,我们听了,心全都紧缩起来。她接着说,她的父亲在2022年解封的那个冬天也走了,也就是说,疫情前后夺走了她家三位老人的生命。T奶奶疫情之前就中风了,一直卧床,被全家人严密保护着,反而没中新冠的招,成了硕果仅存的老人。
“但是,我妈她不想活,她好几次想自杀,但她没力气自杀,我们发现了绳子,就藏起来了,她总说她活着干嘛,拖累我们……”
我听T奶奶的女儿用平静的语气说着悲痛的事,不知如何回应。
从医院出来,玥爸有些感慨,说挺佩服T奶奶的女儿和外孙女,她们娘俩照顾老人毫不含糊,手脚麻利,细心周到,但同时又并不让烦恼担忧挂在脸上,而是面带笑容地相互提醒,和我们打招呼也是笑眯眯的,但又绝非没心没肺那种。
我们共同的感慨是:应该提倡安乐死。

 

 

【9】@她的亿万种可能

醍醐灌顶…

 

 

【10】@锵稿

2024暑期档十分低迷:总票房116亿,为近十年(除疫情三年外)最低,比去年降了44%;观影人次2.85亿次,比去年少了2.2亿次。总之一句话,观众不爱进影院了。
要我说,造成这个局面,一点也不冤。抛开没有工业大片撑场、观众兜里闲钱不多等客观因素,最要命的问题是:片子本身不行。
尽管今年片单,较往年都要丰富,有奇幻,有喜剧,有爱情,有悬疑,甚至还有难得一见的人物传记片——要知道除了“伟人传记”,我们是从不给其他人立传的——但看来看去,就是感觉,我们现在的国产片,正在变着花样儿脱离观众。
当然也没必要太过悲观,危机之中自有转机。既然现状改变不了,那就不如继续保持,一条道走到黑。
我是阿森纳球迷(俗称枪迷),我们枪迷有个内部梗叫“最已阵”。话说阿森纳没能力更新阵容那几年,我们就老把这话挂在嘴边,聊以自慰,意思是“最强之人已在阵中”。
我觉得国产片的现状,就可以用最已阵来形容。
别盼着自行车,也别想手表了,最强国片已在院线。咱们不是老爱封这元年,那元年吗?我宣布,今年就是“最已院元年”。
还别不信,等过两年再看,没准今年就是片子最丰富票房最高的一年了。
一、票房三板斧
从暑期档排名可知,要想博票房,还得靠那三板斧:搞笑、催泪、大尺度。
搞笑自然还得看麻花。在这个凉透了的档期,《抓娃娃》依然能斩获32.62亿的高票房,不得不说,还是麻花最懂老中心。其实秘诀也简单,就是不能脱离低级趣味,更不能冒犯、或整什么悲剧内核,老老实实伺候好观众,给人挠舒服了,就能踏实把钱挣了。
此外还有一点,都说这回《抓娃娃》是靠沈腾加马丽的王炸组合,其实不然,准确说,是靠“喜剧+沈马”的王炸组合,这其中,人和内容是分不开的。不信请看沈腾主演的另一部暑期片《逆鳞》的惨淡表现(1.40亿票房)——当然,这部要是没沈腾,票房只会更糟。
这至少给了我们一点积极的启示:人有作用,但没那么大,花钱砸流量明星,不如磕流量内容。
哭片从不会缺席,这回也有一部《云边有个小卖部》(4.98亿,排第四)。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除了催泪,一无是处,当然催泪本身也算不上优点。
哭片必须建立在一种虚假的逻辑上,要抵达真实情感不可能抵达的地方,才能烘托煽情效果。哭片必须假,太真了,太挨近现实,人就不可能哭得痛快,哭得爽。本片正是如此,所以要到云边去,在真空里制造催泪弹。
至于大尺度,算近两年来的新现象。从去年暑期档的《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到今年的《默杀》《异形:夺命舰》,乃至上半年的《周处除三害》,都是靠直观的血腥暴力,或是奇情戏码,吸引观众入场。以至于苦尺度久矣的人们都要惊呼,“这是我在电影院能看的吗?”
我觉得大家可以硬气一点,不仅能看,还要看更多。
这其中我们也能发现某种承继关系,要知道,大尺度曾经是新主流大片的特权。像《万里归途》《悬崖之上》,还有那一系列战争片,断臂残肢、血流成河、枪枪毙命,几乎随处可见。让人不免生疑,大家这么踊跃买票,到底是因为粉红,还是因为血红。
如今,新主流大片卖不动了,大尺度倒是被变相继承下来,且肉眼可见,对国产片、引进片都略有放宽。这是好事,但说到底,所谓大尺度也都是国内标准,距离国际标准,还差得远——更不用说,还有红线捍卫着另一种尺度。
而且,除了尺度饥渴,如今观众对于“R级”内容的偏好,也和短视频、短剧塑造的“短时强刺激”视觉经验有关。这种奏效,本来和电影关系就不大,它无非是另一种经验对电影的冲击和覆盖。
可以想见,未来这三板斧还会轮番登场,被抡出各种花来,确保中国电影市场的基本盘,屹立不倒。
二、现实靠脑补
前面讲“尺度饥渴”,其实中国电影的另一种饥渴,更甚,那就是“现实饥渴”,而且已经饥渴到了要靠脑补,乃至给点火星儿就灿烂的地步。
我自己也是这样。
不然怎么爱看邱礼涛呢,就是因为他总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把他那套反体制表达,润物细无声地嵌入到各类电影中,使人遐想。这个暑期档,他的两部新作《谈判专家》《海关战线》同样如此。前者讲,唯有体制内外的正义人士携手,才能抵抗社会倒退;后者讲,一套层层盘剥的系统本身就在孕育内鬼,无需外部威胁就可能倾覆。而且邱礼涛手很快,一年至少能让你兴奋一次。
其实到今年,我们基本可以宣告,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已经绝迹了。
曾经的《孔雀》《我不是药神》大致可以代表现实题材的两种操作路线,前者是白描的、不露声色但动人心魄的,后者是强戏剧性的,但同样有尖锐的痛,但两部电影的主创——顾长卫和徐峥,这个暑期档带来的新片却是《刺猬》和《逆行人生》。
从这之间的落差,我们大致可以一窥时代风气的变化。
中国的电影人们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尽可能躲着现实走,哪怕触及,也要长袖善舞,轻盈地掠过去。
而我们的观众也与创作者形成了某种默契,只要看他们眨眨眼,就能猜出背后的“你懂的”。要么怎么中国的网络影评人格外多呢,不是没有道理的。
开篇说今年是“最已院元年”,其实,今年还是“脑补现实主义元年”。我看到了太多明明电影东躲西藏、词不达意,但还是被大家言之凿凿的例子。
比如《抓娃娃》,讲的是父母对孩子施行的残酷教育,完全把孩子当傀儡,如橡皮泥一般,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何等恐怖。更恐怖的是,影片对此毫无讽刺或歉意,而是纯纯当做笑料。连导演在采访中都承认,自己想一碗水端平,不放态度进去,但大量观众还是从中看出了批判。只能说是,缺水严重了,看油都渴。
《刺猬》剥离了原著的文革背景,开篇就明说,这是1979年之后的故事。但影片又不断用象棋的红“兵”,红色校服,红色哨子,“是沈阳的阳,不是太阳的阳”,如批斗一般的出马仙现场,来提醒你,这个文本离那个时代更近。
《逆行人生》对平台之恶或更深的社会问题,无所指摘,但不少观众还是通过结尾的彩蛋,通过平台大领导吃馒头的细节,来帮影片解读出更深的讽刺含义。
而《解密》的密码,都藏在梦里。那不仅是主人公破译的灵感来源,更藏着时代寓言。只见猩红色的沙滩上,躺着一头巨大的濒死的海象,主角穿过沙滩,走过海象,去和一个老外对奕。光是这些梦,就足够让人浮想联翩。
所以,我们的现实在哪呢?
在梦里,在彩蛋里,在原著中,在观众的脑海里……唯独,不在电影里。
三、趣味小众化
今年暑期档有几部小片,颇让人感到惊喜。从六月初的《走走停停》,到最近的《从21世纪安全撤离》《负负得正》,刮起了一小阵清风。
这三部电影投资都不大,野心也不大,却是少有的作者电影。
而且其作者性不体现在美学上,也不体现在社会表达上,而是体现在一种无伤大雅的小趣味上,于上无碍,于下无妨,但也算张扬了个性,拍出了风格。
《走走停停》是个元电影,也是返乡题材。好的地方在于,它讲拍电影,却毫不自溺,讲返乡,也不自怜,一律都是清清淡淡的。于是影片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生活质感。而更贴近生活的是,全片不由叙事套路掌控,而是被一个个意外打断或推进。它最终讲的是,生活的逻辑如何打败了创作的逻辑。步履不停,又走走停停,才是生活的本质。
《从21世纪安全撤离》延续了李阳“中二丧燃”的气质,这点在他那部名片《李献计历险记》里早有体现。到这部,十五年过去了,他还是那副调调。他就是个不愿长大的人,并且用一部电影的时间,把自己幼稚的执念,寄托给了后现代拼贴感十足的影像。那是他在用世纪末的情绪,书写世纪末的迟到挽歌。
《负负得正》几乎是一部剥离了王家卫97语境的王家卫电影。导演温仕培在坏猴子同代导演里,绝对是视听能力最强的一位,他非常擅长用影像的色彩、抖动、逼近,来直接拍出情绪。那种迷离的、暧昧的、神秘的、闪躲的当代都市情感,也只有在同样质感的影像中,才得以被完整保存。
这三部电影,除《负负得正》票房略低,约6900万,其余两部票房都在1亿左右,属于标准的小而美。
由于体量不大,它们反而能给到导演更大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能更极致地展现自己对电影的理解,拍出非同质化的内容。
这其实也给市场提供了一种思路。
光盯着大档期、大制作,不靠谱;现实路线又障碍重重,走不下去;不如多拍一些私人趣味更浓的作品,以小搏小,这也是不得已之下,另一种百花齐放的可能。
写在最后
另外,还可以提供个思路。现在都爱聊情绪价值,其实中国观众储备最为雄厚的就是“民族情绪价值”。
过去有新主流大片来承接,但口号喊多了,跟着喊的人难免会累。慢慢地,有了新的对接思路,就是“单一片种放卫星”,本质和黑悟空一样,就是占领一个西强东弱的空白地,质量只要过得去,就会有人买单。
这在电影领域,先后发生在动画、科幻、神话等片种上。
说白了,就是去抢占“中国首部XX大片”的头衔。先占领者,只要有一定硬实力,就能先收割一波红利。这不,这个月《球2》又要被搬出来救世了。
那么还有什么片种可抢?硬科幻不好弄,但软科幻可以搞起来;奇幻不好整,这个暑期档的《异人之下》算是一次尝试,但终究思路过于超英、过于西方,没能建立起足够的文化认同,但武侠片要是用工业大片方式翻新下,弄个什么宇宙,什么联盟,也许就可以。
到这里,今年的暑期档也就回顾完毕了。
相信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前三个小标题刚好构成一首打油诗的前三句:票房三板斧,现实靠脑补。趣味小众化……
最后一句是啥?是国片很威武?还是未来很靠谱?诸位自行选填。
我对中国电影的态度,现在是这样。
我知道很难,创作者也难,观众也难,片方也难,影院也难,但所有难的根源,往深了说,都是一个。但问题就是,这事儿没法深说,网上说不得,领导也不说,论坛里更是绕来绕去,没人说。况且说了又怎样呢,无非还是在那个有限的空间里,想着怎么铺块砖,刷刷墙,把表面工夫做得更好一点,从别人的环节里把油水捞到自己这儿。弄来弄去,不就这点出息,这点心思吗?
更何况这些问题,还远不止这个暑期档,而是要伴随中国电影很久很久。
所以,我建议还是换个思路,既然确定是帐篷里盖房,天花板就这么高了,那咱们不如自信一点,拿出“最已院”的气势来。
这么一来,你会发现,领导讲话里说的那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缺好看的电影?没关系,继续发扬三板斧的威力;创新乏力?不要紧,多想想新玩法,怎么把隐喻藏得更深更巧,让心领神会的观众如获至宝;世界眼光不足?怕什么,我们中国市场足够大了,自己跟自己玩就够吃了……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问题不少,困难很多,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任凭他什么事儿,不都得讲个触底反弹不是?
中国电影,加油。
(文/子戈)

 

 

本期内容由  【喷嚏优选第1118期】蟹太太大闸蟹提货券、军医生裂可宁护手霜  提供支持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137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