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的回馈

余老师说“语文教材中富饶的矿藏一经我们开采,就会变为清甜的泉水,滋润学生的语文根基”。

十年前,我可能根本不怎么认同这句话。五年前,我明白字面意思,但无法体会“泉水”和“根基”。我可能以为这是名家的套语。

研究余映潮教学五年了,如今,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这一句平常的比喻句里是余老师一生的精华凝结。语文老师把薄薄的教材读厚,这是语文老师最基本的素养。如果再能把厚厚的内容提炼精华,有条理,有梯度,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这可能就是一名优秀教师了。

深山里几千年积垫的矿石,不过几平米,开采出来,反而有几顿,几十吨,几万吨。我们也不能把这些精华全部抛给学生。我们需要二次加工,把它们变成有用的东西更好地交到学生手里。像泉水那样,丝丝浸润,慢慢渗透,悄悄吸收。

余老师用了一个词是“崇尚”,原话是“语文教师应该崇尚教学内容”。这一点,也是阅读研究余老师后,才把我从泥沼里拉了上来。没有钻研的工具时,没有专业的素养时,你看着眼前的宝山,你只不过浮略一过。甚至觉得这山有啥好看的。

当你有专业植物学知识,有丰厚的地质学问,有探究的好奇心,你就能发现山上有数不尽的奇妙的东西和宝藏。正如余老师所说:教材利用方法的研究能够带给我们丰美的收获。

请你坚信这一点,崇尚教材,我们就会有火眼金睛,能发现看似普通的教材里,那别样的风景。

“研究教材”与“研究课文”不一样。当我们精讲某一课时,研究课文,研读文本,是讲好这一课的必经之路。然而,“研究课文”仅仅限制于课文本身。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寻觅光点。“研究教材”就需要把视野放到整本教材的编写上。

1.选用。选用课文中的精段对学生进行语言学用,技能形成,知识积累。

2.移用。课后的“阅读链接”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是辅助课文学习最好的材料。如果忽略,或者他处另选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3.改用。变文为诗,变诗为文。优美散文,调整句子排列方式,就能形成一首优美的小诗。古文,古诗的学习,可以借助想象,把他们变成一篇有趣的现代文。这样都有利于学生刚好地对原文学习。

4.仿用。仿写句子,仿写段落,仿写结构,都能给予学生工具和支架,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5.借用。不同版本之间同类内容的借用;不同内容之间多角度的资料搜集;学生之间,老师之间,校本教材的借用。都可以很好地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有趣有料。

6.合用。合用就是整本教材打乱重组。编者按照内容相似的角度和线索组织单元编辑。我们会发现写作技巧上,其他一些文章的类似点。可以合并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也可以搜集整理整本书的优美句段,名言警句等等。

7.专用。研究教材,就是为了使教师达到胸中有丘壑,腹内自乾坤的效果。只有把控全局,才能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课标,研究单元要素,把握全局,知晓层次,进而明确标准,明了细节。

8.联用。其实就是一课多篇。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课堂教学容量。可以是课内联用,也可以是课内+课外文章的联用。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410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