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的秘密4——”龙门”一开,名士自来。
公元132年3月,汉顺帝刘保在辟雍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射礼,以此祷告上天,然后将年号由“永建”改为“阳嘉”。改年号,是因为近些年天下连续闹了几个幺蛾子,皇帝心情很不美丽!
大前年五州洪灾淹死人无算,前年京师和十二郡国发生大规模蝗灾,于是顺帝赶紧努力开仓赈灾加整顿吏治。上天似乎有好生之德,去年总算看到了转机,不但天灾消停了,对外也战胜了企图入侵的鲜卑人。西域的于阗,南疆的叶调国(今天印尼处)、掸国(今缅甸)纷纷前来朝贡,一度竟让人隐约想起刘家祖上那个巅峰时期的强汉。
然而好日子没持续多久,今年开年后,情况反而更糟了:京师旱灾、冀州水环,东南海盗、扬州四十九县出现了民变与盗贼。尽管顺帝又是祷告上天、祭祀祖宗,又是开仓济民、救济孤寡,却依然难当接踵而来的天灾人祸。
于是顺帝就进行了这场向上天祈福的射礼。
射礼顺利结束,这代表老天爷收到了自己的祷告,以后天灾一定会减少。然而之前国事挫折,已经让这位十七岁的天子意识到,天灾能靠祷告消除,人祸则只能依靠整顿吏治的手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吏治的整顿只停留在预想阶端,这次射礼之后,年号都改了,这就意味着汉顺帝会有动作了。
他首先想到了一个人——左雄。
六年前,汉顺帝刚刚登基,左雄就上书言道:“陛下,当今公卿以下的朝臣,几乎都是拱手沉默的一类人,以建立私恩为贤能,以尽心国事为愚蠢,以至于他们竟然相互提醒说:‘人可不能做无瑕的白壁,马马虎虎才会有后福。’”。(臣见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壁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左雄的谏言,指出了东汉吏治方面的痼疾。
东汉选官制度是延续了西汉的察举制,官员完全靠地方上推荐。时间长了,这一制度就成了摆设。推荐上来的不是什么人才,有很多是靠着家世上来混吃等死的。到了汉顺帝一朝,这种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
因此左雄的上书,话是说到了汉顺帝的心里,汉顺帝当即就任命左雄为尚书令。可只有11岁的小皇帝,根本没有掌握实权,所以“整顿吏治”只能想想罢了。左雄随后的改革措施,同时动了宦官、外戚和士族大家的奶酪,他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被贬了官。
现在不同了,顺帝在外戚梁氏的帮助下,赢得了一场宫廷斗争。射礼成,改年号,这些动作其实就是顺帝向天下人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我掌权了。
顺帝不是一个想混日子的皇帝,既然掌权,他自然再次启用左雄为尚书令了。
而这一次,君臣配合,开始了雷厉风行的吏治改革。
这次改革措施强硬,目的性明确——首先,四十岁以上,混吃等死的一律斥退;其次,国家对地方上推荐上来的人才进行学识的考试和能力的考察,不合格者,退回去,并对胡乱推荐的人进行斥责。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阳嘉新制”。这一来,整个大汉帝国的吏治的确为之一振,很多混日子的人被斥退或者调离实权部门,真正有学识有能力的人进入了帝国的各个管理层。后世学者甚至觉得科举考试的真正源头,是在“阳嘉新制”而不在隋炀帝那里。本系列并不关注这一学术争论,我们关注点在“阳嘉新制”带来的一个副产品——名士阶层的正式出现。
当然,也不能说之前所推举的各种孝廉、茂才中就没有真正的人才,但是不管怎么说,阳嘉新制之前所推举出来的人,已经没有那么服众了。也许当时人们面对一个被推举出来的人才,会有不服气的想法,私下会想这人除了会投胎,才能未必如我!
阳嘉新制后,有了残酷的考试和考评过程,大量混子被淘汰,能够剩下的都是学识和能力的精英,你不能不服。就像现在的中国人,对于高考状元,无论如何都要高看三分的。所以阳嘉新制后选出来的知识精英,不光是家世好的幸运儿,更是知识界的新偶像。事实上,经过汉顺帝和左雄这种严格考试和筛选,第一批合格的竟然只有区区三十几个人。这批人其实就是《世说新语》这本书中第一代真正的“名士”。
“名士”和世家的公子哥儿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名士”一定是有真才实学的。当然,每个“名士”各自的技能点可以不同,有精通儒家经典的名士,有道家中人爱隐居有清誉的名士,有善于治理的名士。随着时代发展,整个标准又渐渐多元起来,有口才犀利的名士,有文采出众的名士,有艺术特长的名士……到了魏晋时期,还出现了单纯行事作风洒脱能够引领时尚的名士——不管怎么说,学识和能力成了“名士”的硬指标,那种纯纯靠祖上荫蔽的混子,再也进不了“名士”圈了。
在最早的三十几个人里,包含了一些我们已经熟悉的名字,比如说上一集里的陈蕃。陈蕃是知识分子的领袖,当然不是空口无凭,他的学问、资历和能力,都是有国家背书的。陈蕃就是第一代真正的阳嘉新制中的学霸级人物。
三十人里另一个名声最响的就是李膺,在《世说新语》“名士一代”中,李膺地位是极高的。《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说李元礼风度出众,品性端庄,自视甚高,他要把在全国推行儒家礼教、辨明是非看成自己的责任。后辈读书人有能得到他教诲的,都自以为登上了龙门。【1】
“登龙门”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一典故。我们现在看拿“龙门”来形容一个知识分子的家门,在封建社会中国似乎有点违制。其实在两汉,“龙”的形象还没有那么皇家专用。那时候“龙”还是皇家和世家大族可以共享的祥瑞。
当然,李膺这里“登龙门”,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止是个比喻句。凡是能够被李膺看重的人,就将在士人圈里享有巨大声誉,那随后的推荐做官自然少不了,仕途顺利的话,就真的能够去皇帝身边当官。另外,李膺在某段时候,是真的有向皇帝推荐官员的人事权的。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登龙门”。
总之李膺本身就是德勤能绩全优生,自然也爱惜羽毛,不胡乱推荐人。这就形成了一个名士认定的合理链条,汉顺帝阳嘉新制认定李膺等第一批名士,名士李膺又认定新的名士,如此循环下去,名士圈终于形成——到了桓帝时代,把这个圈子称之为“党人”。
李膺凭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声望呢?
答案还是得回到“阳嘉新制”里去找。实际上,阳嘉新制的制度,跟后世科举考试不完全一样,就在于它不光是测试你的学问,更要考察你的实际能力。入围的三十几个人,不是简单的学习成绩好,而是“学习成绩+执政政绩”双项指标入围全国前三十几名。这三十几个人,既是很牛的学者,也是很牛的官员。
和纯粹的文人太学生首领陈蕃、郭泰等人不一样,李膺既能文,也能武,这又是李膺独特之处。其实看看李膺历任的官职就可以看出来了,李膺先后任过青州刺史、渔阳太守、蜀郡太守、乌桓校尉、度辽将军、河南尹、司隶校尉、长乐少府……这一堆职位里,有地方的有中央的,有文职,有武职,有行政有司法,有朝中有宫中的,大汉官员让他当了个遍。
每一个职位,他都不是走过场。
做青州刺史时,他纠查政绩,下属县尉听到他来全都吓跑了,只有同样清廉的和优秀陈蕃没跑。
他做乌桓校尉时,经常冒着枪林箭雨,大战鲜卑族。
他做度辽将军时,西域的羌族人听说是他来镇守边疆,居然主动把他们抓走的汉族百姓送回了边塞,以此换取李膺的原谅。
他做司隶校尉时,大太监张让的弟弟张朔杀死了一孕妇,畏罪藏到张让家的空心柱子里。李膺亲自带着军队砸破柱子,抓了张朔,然后录下口供,立即处死。当时的皇帝已经是汉桓帝,桓帝责备他杀得太快,李膺据理力争。最后桓帝只能对张让说:“这本来就是你弟弟的错误,司隶有什么错误呢?”从此,本来飞扬跋扈的黄门侍郎们,连放假都不敢出宫了。桓帝问为什么你们放假也不休息。他们都战战兢兢地叩头流泪说:“因为我们害怕李校尉!”
宦官们种种表现,固然反映了李膺的强硬,但也有演戏成分,他们无非想让皇帝觉得李膺太可恶了。不过这事传到外面去,让大家觉得宦官的威风被李膺狠狠杀了一下,所以李膺的声望又涨了。
你看,李膺的声望高是有道理的。只是士人越喜欢他,宦官越恨他,所以李膺经常辞官、贬官。而当他被贬官或者辞官时,又安心做起了老师。虽然他不是陈蕃这样的专业老师,却也开坛讲学收了上千个弟子。
学问好,政绩好,军功大,又受到士人的欢迎。彪彪准准的一代名士。而这样的全能让我们想到了另外一个人——谢安。谢安也是有学问、有政绩,有军功。谢安聚会聊八卦,李膺收徒教学问,可以说谢安是温和版的李膺,李膺是严肃版的谢安。
《世说新语》这本书中,李膺作为初代名士,而谢安几乎就是书中的末代名士代表。他们是两个时代的人,但“名士”精神却跨越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传承了下来。不知道谢安在他的名士八卦中有没有聊到李膺,如果聊到李膺,又会怎样的心有戚戚呢?
当然,我这种比较,仅仅是从名士精神的传承角度来说。从历史地位和功绩来说,初代名士李膺与谢安肯定没法比。实际上,李膺远远没有谢安那么幸运。谢安怎么看,依然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物。而李膺在历史上却和他的朋友陈蕃一样,是一个悲壮的牺牲者。
他没有谢安的圆融,他的直率骨梗,深深得罪了东汉末年最不能得罪的那个阶层——宦官。最终由皇帝和宦官兴起的党锢之祸,矛头直指李庸。
第一次党锢之祸是公元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一些宦官提前知道桓帝尧天下大赦,于是故意杀人犯罪。士大夫在朝堂上直接弹劾这些宦官。身为河南尹的李膺不顾天下大赦,将大赦前蓄意杀人的张成之子处死。张成本来就是宦官的党羽,于是反上奏李膺等人结党,汉桓帝借此开启了第一次党锢。不过因为陈蕃等人在皇帝面前极力保护,这次李膺没死,只是丢了官,。
毕竟,李膺是阳嘉年间留下的大才,功劳太大,声望太高,桓帝也没有下死手。
桓帝不下死手,汉灵帝可要下死手。
汉灵帝只是汉桓帝的堂侄,对于桓帝一朝的老臣没有任何的情感可言。对于汉灵帝来说,这些“名士”是对头。于是就汉灵帝刚当上皇帝第一年,即建宁元年他就让宦官们杀死了陈蕃。随后便发动了第二次党锢之祸。汉灵帝杀了陈蕃、窦武等人,当然不会放过另一个名士核心——李膺。
而李膺是怎么表现呢?
李膺的表现,依然硬气。
李膺的邻居保护他,想让他快点逃跑。李膺则从容回答道:“我都六十岁了,生死是命中注定的,逃跑又能跑到哪儿去呢?”说完,他与所有人告别,然后去了召令指定的监狱投案,最终被拷打至死。这就是《世说新语》里第一代名士的风采,虽然不能和谢安这样的历史巨星相提并论,但是其人和其事,也是让人感慨万千。
当然,《世说新语》是人物小品,对李膺的介绍并没有我这么详细。《世说新语》中对李膺的介绍,主要聚焦在他的人品和识人能力上。人品,就是前面说的品格高洁,胸怀大志。识人之明,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推举年少的孔融。
孔融的天才名声,正是在李膺处获得的。孔融十岁时,随他父亲到洛阳。当时李膺任司隶校尉,规定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才让通报。孔文举来到他家,对掌门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李膺奇怪地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膺和宾客们都赞叹不已。当然随后太中大夫陈韪想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来测一下孔融的智慧,却被小孔融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怼了回去。这也成了一件趣事。【2】
刘义庆放着李膺如许多的优点不谈,是因为李膺毕竟属于阳嘉新制之后的初代名士,并非《世说新语》中最主要的主人公。实际上《世说新语》中最主要聚焦的,还是魏晋时期。而只谈李膺的识人之明,则是由他“登龙门”所开创出的评价人物的风气。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详细谈。
李膺、陈蕃之所以成为名士之领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识人之明。而这也是贯穿整部《世说新语》的重要内容。李膺的识人之明,在那一代名士里,应该是非常出色的,那位被十岁孔融嘲讽的中大夫陈韪明显就要弱一点。
李膺识人的“独门技能”甚至还能够传承。他的儿子李瓒一直活到了董卓乱政的汉献帝时代。李瓒临死时候对他的儿子李宣道:“时局一定会乱了,天下的英雄没有超过曹操的。那张邈跟我们要好,袁绍是你母亲亲戚,但即使这样,你们也一定不要去依附他们,也一定要投靠曹操。”而他的儿子们,也就是李膺的孙子们,听了这话,全部投靠了曹操。这一选择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他们全家成功地在乱世保存了性命。
终归来说,李膺在《世说新语》中所占据的篇幅是不多的,但是却分外的重要,因为从他开始,龙门一开,名士们便源源不断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本集完】
【本文原创、文责自负】
《世说新语》原文
壹
【1】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贰
【2】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