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个红楼梦

最近工作太忙,就像《凡人歌》里唱的:“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人,太累了,就容易疲惫,恶劣的工作环境,也带来人际关系的凉薄。因为太忙了,所以失眠了。失眠就看书吧!

重新再读《红楼梦》源于近期影视作品对“红楼”以及“红楼人物”的炒作,沸沸扬扬。我感觉舆论在放过余秀华、放过李娟之后,放不下黛玉了。我不跟着他们闹,但我愿意读,经典是值得反复读的,读一次有一次的收获。

今天打算跟着王蒙《红楼启示录》的思路重新整理一下自己对“红楼梦”这个故事和人物设置的认识,有感就发,有精彩就分享出来。相信,有人会懂!

第一,关于木石前盟的解读。

红楼人物皆有物喻,最为经典的是由石头主人公引出一株草,引出来木石前盟的故事,背景又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这使得宝黛的爱情更加深挚、更刻骨铭心。因为它是从前生带来的,所以是今生装不下的。神情与生俱来,却没有带来月下老人的红线,悲伤的结局早已注定。因为石头有玉的一面,玉是要金来配的,注定与草木无缘。木和石是情之结,玉与金又是理之必然。如此设置,堪称绝妙!这其中,这株草最摄人心魄。它是绛珠草,生于三生石畔,承其情,还其泪,滴滴血泪偿。情之苦可见一斑!世人常以花喻女子,花可见其其容,闻其香,但都是外在的。草则见其形态、神韵,是内在的,摄人心魄者,韵也。直到今天,整部《红楼梦》,人物众多,最津津乐道的还是黛玉之葬花吟。

第二,关于写实与梦幻的解析。

从根本上说,《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秘密、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

关于《红楼梦》,作家王蒙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读他的《红楼启示录》我才知道: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写实的小说易于长见识,梦幻的小说易于展露才华。反之,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所以《红楼梦》是经典中的经典,对它的谈论经久不衰!它厚重中显出轻灵,执着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之中显出恍兮惚兮的朦胧,痛苦而又无常的人生之外似乎还别有一个理解一切俯瞰一切而又对一切无能为力的太虚幻境,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是有为与无为、有所希冀与无可奈何的理念与情感的融会贯通。

其实,荒诞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经验的要求、理解的要求与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梦幻性与荒诞性就应运而生。就像人们会在梦中得到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与体验一样。其次,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的荒芜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醉的美一样。最后,梦幻、荒诞也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449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