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北方》(33)琼剧
沐静和椰岛晓露相约,一周一次练习,写下我们的南方和北方的风景、民俗、人或事等。文字不争高下,相互成全与陪伴写作最为宝贵。两人单发,链接对方。
《南方·北方》第33篇。
琼剧
海南,简称琼。琼剧又名海南戏,是海南省的地方剧种,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因它源自海南琼州(今琼山区),故称琼剧。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域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
琼剧曾经流行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还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
海南定安县是琼剧的发源地,名伶辈出,素有“无定安不成剧团”的民间流传,被誉为海南“琼剧之乡”,2011年11月文化部授予定安“中国民间文化(琼剧)艺术之乡”称号。
2008年,琼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琼剧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它已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实际起源时期却难以考证。关于琼剧的起源,现在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大体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模仿说,认为琼剧是源于元代在海南流行的木偶戏,根据木偶戏的表演形式而产生的。二是外来说,主要认为琼剧是闽南杂剧和潮州正音戏的分支。三是本土产生的,认为琼剧起源于海南当地的民间歌谣。陈之也《琼剧史略》认为:“海南土戏产生后,根据海南语音的特点,对梨园戏音乐唱腔加以发行吸收了本地民歌小调、歌舞八音,甚至抛弃了曲牌,仅留滚调部分,由此逐渐显出地方色彩。”这就是说,先有海南土戏,然后才有土戏对梨园戏等弋阳腔诸剧的吸收改造。四是认为琼剧来源于道教。不管以上这些观点如何,多少也有合理的成分,实际上证明了琼剧是吸收了多种艺术因素并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清乾隆五年(1740)至五十八年(1793),海口先后建起福建、高州、潮州、五邑(南海、番禺、佛山、江门、新会)会馆,这些会馆门前建有固定石戏台,且年年集资聘请家乡戏班来海口演出。有些戏班还设科班教授门徒,有些艺人则在海南岛落户。咸丰年间至光绪年间是琼剧较繁盛和变化较大的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粤剧艺人受到清政府的迫害,流入海南岛,与琼剧艺人互相拜师结亲,有的开设科班教戏,有的插班演戏,对琼剧的兴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时,粤剧的二黄、梆子等声腔,以及新、老“江湖”十八本等均为琼剧吸收,又在这些声腔的基础上创造了“海南腔”等板腔,使琼剧从曲牌体逐步蜕变为板腔体,原有的锣鼓谱、小曲、帮腔等也被摒弃。“五四”运动以后,在文明戏的影响下,琼剧作家吴发凤、名旦张禄金等成立了琼崖土戏改良社,编演了《救国运动》、《新的婚姻》、《省港大罢工》等内容进步、形式新颖的剧目,其他十余班社也编演了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剧目,如《正气歌》、《桃花扇》、《木兰从军》等。这一时期,在音乐和舞台美术方面,均有所改革。
琼剧中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政策指导下,琼剧获得新生,并得到很大的发展。1950年初,岛内只有七个戏班活动。至1952年,离散的艺人重新归队、重返舞台,各县市陆续成立二十余个民营剧团,并开展正常的演出活动。l953年,开展改戏、改人、改制运动,废除班主制,艺人当家做主,其社会地位得到了重视与提高。同时,革除上演“通宵戏”和“提纲戏”的陋习后,一方面,积极排演中央和省推荐的优秀剧目;另一方面,挖掘整理演出优秀传统剧目及创作改编优秀的历史剧和现代戏,琼剧舞台面目一新。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琼剧步入正轨。剧院和各市县剧团逐渐恢复建制,优秀的传统剧目重新上演,戏曲机构也先后恢复。琼剧学校培养的青年演员也逐渐成为琼剧新一代的艺术骨干。剧目创作和研究工作得以正常进行,获得新丰收。
琼剧作为海南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在传统戏的演出上不断开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佳绩。
琼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琼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如《琵琶记》、《槐荫记》、《蟠桃宴》、《八仙贺寿》等一些剧目,唱词均有牌子,有的还采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后期则演化为“板腔体”。原有的曲牌体和帮腔逐渐淘汰,现只有在某些戏或“程途”、中板等板腔中能够找到痕迹。板腔体分中板、程途、苦叹板、腔类、专腔专用类五种板式。还有一种专门操台(即闹台)的锣鼓谱。此外,还吸收海南道坛乐曲如“芙蓉”、“志高”、“金线”、“金字科”、“灵宝科”等曲调以及其他民间音乐、歌舞音乐。唱腔以中板为核心(包括三七中板),这种唱腔系由帮腔的七字板(又叫“七平板”)演变而成,有中、慢、快、散、正线、反线、外线、内线等不同板式,有较大的适应性。不论生、末、净、丑、杂各行当,在表演喜怒哀乐的不同感情变化时都可以使用,是琼剧较为古老的唱腔。
琼剧的演出剧目都是大众所熟知的,一板一眼都浸透着浓郁的海南气息。
琼剧武功属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枪,也有杂技表演。清末有不少名武师,能使用十几件武器,并有飞剑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新中国成立后,琼剧兼学北派武打。布景早年大小班均在台中挂一白布,画乐工图案(锣、鼓、唢呐三乐师和乐器)。文、武场乐工分置于左右侧。清末改为黑色或花布幕,两侧挂观众赠送的彩幅。“五四”运动后,开始用彩色和绣绒幕布,进而用各种绘画布景(如厅坐、宫廷、楼阁、山水等),并按剧本场序起落。服装原来只用汉、明两朝冠服。官服蟒袍全是绒绣,书生、村姑、强盗只用白、黑、蓝、红等色的市衫、裙、袍套。靴鞋均是薄底;兵皂、强盗穿草履。新中国成立前后始作改革,按剧本需要设计冠服。
琼剧的艺术遗产丰富,传统剧目分三部分:一是文戏(以唱功为主),源于弋阳腔,杂以四平、青阳二腔,属曲牌体制,滚唱发达,带帮腔,如《槐荫记》、《琵琶记》等八百多出;二是武戏(以做功、武打为主),剧目有《八仙庆寿》、《六国封相》、《古城会》、《单刀会》以及《三国》、《水浒》、《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等四百多出;三是文明戏,又称时装旗袍戏,剧目有《救国运动》、《省港大罢工》、《空谷兰》、《断肠草》、《秋瑾殉国》、《啼笑因缘》等一百三十多出。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整理、改编、创作和移植其他剧种的古装、现代剧目共有一千五百多出。另外,还出现了一批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如《红叶题诗》、《张文秀》、《搜书院》、《狗衔金钗》等优秀剧目。这些剧目,故事动人,唱词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