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医疗:高利润却无护城河,高股息难掩高估值
「 LOL 」
文章是前天写的,上图是官网截的。
恰好昨天陪老婆去做了皮秒祛斑,发现我好像听过这个词啊......
「 高股息 」
知道完美医疗,是因为有着高达13%的股息率。
看完之后,发现这是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不要去期待明天的标的。
高利润下无护城河护体,高股息难掩高估值的实质。
9.55PE,6.06PB的股价,贵了。
「 原因 」
卷爸并没有详细看年报,10分钟而已,贵的时候,就不浪费时间追求细节,所以难免有很多数据性的隐藏点挖掘不深。
1. 商业模式天生缺陷叠加外部环境不支持。
医美很赚钱,毛利率98%,可以说几乎就没有成本,就比印钞机差一点。
从需求端看:
爱美怕老写在了基因里,需求无限大。
但最迫切的需求和能成交的需求,必须有钱、有闲、有刚需,毕竟工地和车间的女工,就算爱美,也不会把这么大的花费排在支付的前几位。
符合这三个点的是什么人呢?
是靠脸吃饭的人,是需要争取老公的KTT,需要和KTT取老公的XS。
当然,中间还有大量的,普通人的需求,只不过消费的时候都觉得,不便宜。
第一种人是刚需,第二种人是可选消费。
从供给端看:
直接医疗成本1.98%,人工成本34%,推广11.5%,房租18%,其他开支9%(50%佣金及50%日常开支)。
也就是说,租了房、买了设备,雇些员工,发点广告,分分钟就可以开业了,那门槛在哪里?护城河又在哪里?
难道是员工的忠心吗?学了运营管理,只要有爸爸哥哥自己投钱,怎么会打工赚那点死工资?
2. 管理及发展能力弱鸡,企业天花板低。
虽然公司屡次表示中国香港以外的地区存在大量的发展机会,但是实际上公司对于跨地区发展的推进并不顺利,至今,营收增长依然主要依靠中国香港市场。
2012财年,内地门店多达50个,但到了2019年变成了31个。
2016年到2020年,香港地区收入从5.93亿元增加到9.13亿元,内地收入只是从2.85亿元增加到3.27亿元。
说明了一件事,脱离了香港,公司根本就玩不转,为什么会这样?
卷爸在香港City Walk的时候,发现非常多的小店,动不动就是一堆明星光顾的照片,自己尝试过后,无非如此,放在地大物博的大陆觉得好普通。
后来又想这么小的地方,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明星,慢慢发现,如果把北上广深的经济实力,浓缩到如此小的一块地方,也是一样的结果。
香港模式,套用到其他地方,明显不再好用。
一个没有护城河的商业模式,在池塘里可能是条大鱼,在大江大海里想要成功,要讲效率、要有互联网思维,要快准狠,要用资本绞杀市场,形成规模渠道壁垒,才可能有一点点活路,否则永远是街头店的天下。
如此看来,创始人团队并无这方面的能力,香港的一招鲜,出门左拐就失效了。
那么这机会是说给投资人听的,还是忘了教员说的实事求是呢?
3. 长期超利润分红,无法持续,且抗风险能力极差。
自由现金流大于净利润,很好、非常好,但是有限度的,否则旁氏骗局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商业模式了。
如此分红,一方面说明了资金无用武之地,增长空间受限。一方面说明了大股东对于“现状”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诉求。
企业的绝大部分价值在于永续,哪天一个不景气,公司能否扛过那个谷底,或许大股东也不太在乎吧。
4. 高股息率的数字游戏难掩企业高估值的现实。
56%ROE,6.2PB的价格购买公司,相当于一个9%回报的标的,单利11年回本,回本之后,咱们不还得赚点?否则0利息投资11年,当这是日本失去的30年呢?
市场觉得白酒都活不过20年,那完美医疗就可以吗?
如此看来,13%的股息不过是一个障眼法。
如此估值,在港股不是贵,而是太贵了。
5. 大股东回购到持股上限,无法判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公司的创始人和第一大股东,欧阳江在2019年起不断地在增加自己直接和间接控制的公司股份,截至2024财年上半年,欧阳江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75%的股份。
干嘛?要私有化退市吗?毕竟靠着香港,可以赚那么多钱,何必分给小股东。
以上种种,相当于把命运交给了管理层,那么你是他的挚友吗?
从股票角度,他会不会上涨我不清楚。
从企业角度,这个价格我确定不会买。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由于对财务管理、会计学和行业供给和需求的行为模式知识的缺失,请您务必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我所有的数据分析,如果您能指出分析中的漏洞和错误,定将不胜感激。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