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在1940年初出版,由学者艾德勒撰写,一经上市就成为畅销书,高居全美畅销书排行榜首一年多时间。1970年,范多伦在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增补改写,编写了新版。
即使按1970年计算,这本书也已经过去54年,但是其中的很多观点却非常深刻,而且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1 资讯发达的影响
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媒体经过精心的设计,使得思想形同于没有需要了。如何将知识分子的态度与观点包装起来,是当今最有才智的人在做的最活跃的事业之一……人们不需要面对困难或努力,很容易就整理出自己的思绪,但是这些精美包装的资讯效率实在太高了,让观众、听众或者读者根本用不着自己做结论。相反,他们直接将包装过后的观点装进自己的脑海中,就像录影机愿意接受录影带一样自然。P2
资讯发达使得人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人们更愿意接受那些现成的、包装后的知识。尤其是在短视频时代,我们已经成为了信息的奴隶。
我们被各种信息包裹着,情绪时常处于一种起伏变化中,大喜大悲、更容易烦躁、焦虑,内心不得安宁。然后,我们的注意力逐渐降低,无法专注于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
而短视频时代,信息是线性流动的,我们通过一个新闻事件,链接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件,这样从A到B,从B到C,点开一个又一个链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消息之所以被推送,看起来是因为我们喜欢,似乎是我们在主宰网络,但实际是背后的算法在根据我们的喜好不断推送更多的信息。这样我们就从自己主动搜寻,到不知不觉接受系统提供给我们的信息。
资讯发达的时代,更需要沉下心阅读,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信息的奴隶。同时让自己永远保持思辨力和定力,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浮躁焦虑。
2 主动的阅读在这一节中,作者将作家比作“投手”,而将读者比作“捕手”。
事实上,作者就像是一位投手。有些作者完全知道如何“控球”:他们完全知道自己要传达的是什么,也精准正确地传达出去了……读者想“接住”多少意念完全看他在阅读时多么主动,以及他投入不同心思来阅读的技巧如何。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这件事,首先在于这个人的阅读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
3 阅读的目的
在对一本书的理解力上,作者一定要比读者来得“高杆”,写书时一定要用可读的形式来传达他有而读者所无的洞见。阅读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虽然不能说全盘了解,但总是要达到与读者相当的程度。一旦达到相同的理解程度,就完成了清楚地沟通。简单来说,我们只能从比我们“更高杆”的人身上学习。
这段话提示我们,读书一定要读好书,读经典的书。因为经典,通常是经过时间筛选的,作者对人生的见解要远远高于我们,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智慧。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去接近作者的认知,从而达到可以和作者交流的程度。
反之,一些网文,爽文,实际上除了可以给我们娱乐之外,并不能提升我们的认知。
作者在文中也重点论述了这一点: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第一种无知是连字母都没学过,当然无法阅读。第二种的无知却是读错了许多书。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称这种人是书呆子,无知的阅读者。希腊人给这种集阅读与愚蠢于一身的人一种特别称呼,这也可以运用在任何年纪、好读书却读不懂的人身上。他们就叫“半瓶醋”。
从这个意义上讲,读好书比好读书更重要!好读书却没有选好,那么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因此,作者提出了自我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所谓“自我发现的学习”是经由研究、调查或在无人指导的状况下,自己深思熟虑的一种学习过程。
在第一章的最后,作者写了老师的出席和缺席
如果你问一位活生生的老师一个问题,他可能会回答你。如果你还是不懂他说的话,他可以再问他问题,省下自己思考的时间。然而,如果你问一本书一个问题,你就必须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本书就跟自然或世界一样。当你提出问题时,只有你自己作出了思考和分析之后,才会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大多数离开学校的人,想阅读一本有难度的书,身边没有导师在帮助你,只能自己去主动阅读,不断思考,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作者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1 基础阅读:对应的是认字识字阶段,通常在小学阶段完成;
2 检视阅读:主要完成这本书的主题、结构框架以及每一个章节的内容,作者提出要学会略读或者粗读。
3 分析阅读:显然是这本书的重点,作者用七章的内容来讲解:
① 一本书的分类
② 透视一本书
③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④ 判断作者的主旨
⑤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⑥ 赞同或反对作者
⑦ 辅助阅读
作者把分类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不同类型的书的阅读方法完全不同。他将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虚构小说类,另一种是传达知识的论述类,而后面的几个方面主要针对的是论述类书本。
他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解如何从复杂的文字中找到“骨架”,找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当我们能按照作者的要求老老实实地把书读完之后,就可以去评价这本书,也就是可以和作者进行对话了。
他强调,评价的前提是要读懂全书,也就是我们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而涉及到想象类文学,作者专门进行了讲解,其中的很多论断非常精妙:
想象文学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而非教育。以娱乐为主的读物比教育为主的读物容易讨好,但要知道为什么能讨好则比较困难。要分析美丽,比美丽本身困难多了。
作者对比了两种作品的目的,论述性作品要传递的是知识,想象文学则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小说主要运用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想象文学的原因,这与理性的科学或哲学相反。
在阅读一个故事时,我们一定要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我们要让故事贯穿我们,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我们一定要打开心灵,接纳它。我们应该感激论说性的作品——哲学、科学、数学,这些学科塑造出我们活着的真实世界。但我们也不能活在一个完全是这些东西的世界里,偶尔我们也要摆脱一下这些东西……事实上,就算我们真的要逃避现实,应该也是逃避到一个更深沉、更伟大的真实里。
论说类的作品负责给我们解释真实世界的原理,而虚构类文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一个民族既要脚踏实地,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也要仰望星辰,要有想象力。
一个人如果只看小说,就会误把想象当成现实;而一个人如果只关注理论,缺乏虚构文学的滋养,则会缺少了人生中的乐趣。
我们当然应该脚踏实地,但同时也应该感谢小说,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小说体会不同的人生,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世界,从而暂时忘却现实的痛苦,让心灵得以释放。
4 主题阅读,也叫作“比较阅读”,阅读者需要读很多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在这个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当我们在进行主题阅读的时候,应该跳出作者的思维,站在上位者的身份,去对比不同作者对于人物命运、情节叙述、主题的解读的不同。以古代文学为例,同样写的儒生,《儒林外史》中的儒生大多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侧重写制度对人的摧残;《聊斋志异》则多写落第书生遇到狐鬼的梦幻;《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书生则充满了道学气和学究气。
实际上,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两部分,一是为什么要读书,二是阅读的四个层次。
当然,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作者的一些方法,比如一些过于细碎的章节可以省略,只抓关键句和关键词。
最后,我想用本书最后的部分作为结语:
“人们到了30岁左右,身体状况就达到了巅峰,随着时间的变化,身体的状况只有越来越恶化,而我们的头脑群却能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下去。我们的心智不会因为到了某个年纪就停止成长,只有当大脑失去活力,僵化了,才会失去了增加技巧与理解力的力量。”
希望每一位都能热爱阅读,成为更好的自己!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