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如何选材》备课3
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积累是写作素材源源不断的良方,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积累,写作就无从谈起。积累,是写作之本。苏轼曾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有力地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意义。
1.积累课文,含英咀华
(1)美句和哲理名言收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鼓励了多少古往今来逆境中的斗士们。《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朗朗诵读,学生感到热血沸腾。
(2)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料的储备。
《送东阳马生序》富含学习求师的生动资料;《记承天寺夜游》写出了失意落寞时自我排遣的旷达观;陶渊明不改变士节,《归园田居》就是他心志和生活的反映;《背影》《我的母亲》,眷眷深情不言而喻……
2.积累名著,博采众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有明确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期阅读两三本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指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指导。”设置“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应该坚持课外阅读,并认真做好笔记,学习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孤陋寡闻,就会腹中空空,心有余而力不足,是难以写出好作文的。
3.生活积累,记录生活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在叶老看来,生活不仅仅是作文的源头,也是作文的终极目的。教师应有目的地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探索、体验;教师应有计划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拥有一双“慧眼”,挖掘生活中的写作材料,从而为写作打下深厚的底子。
新的时代,应有新的作文理念。它要求学生作文说真话、说实话、抒真情。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一边重视课本的积累,一边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社会,让学生多角度地挖掘积累素材,学会让作文承载自己真实的思想,从而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