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研”皮影戏
活动缘起:
正值《中国娃》的主题开展,进入首都北京核心,孩子们分组调查北京的文化习俗、景观、特色美食等方面特点,了解到皮影戏也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孩子说看过皮影戏非常有趣,有的孩子则不知道什么是皮影戏,于是教师现场播放了《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皮影片段,孩子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握拳紧张,眼神专注的盯着幕布上的变化,被这独特的表演形式吸引,于是,我们的皮影戏探究就这样开始啦。
二、活动过程
(一)初识皮影戏
观看完皮影戏后,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和伙伴兴奋的交流着皮影戏中的片段,同时内心也萌发了许多关于皮影的小问号:为什么皮影戏要在白布后面演啊?卡通人物的手脚怎么动起来的?为什么只能看见孙悟空一只眼睛啊?怎么样才能演好皮影戏啊?……
1.到底什么是皮影戏?
涵涵:就是看影子表演的戏。
津荣:人在白布后面摇孙悟空的图片讲故事,前面人看影子表演。
安琪:我真的看过皮影戏,后面还有灯照的很亮,人在白布后面说话还有音乐的声音,可好玩了。
我们回家后搜索调查皮影戏的相关知识,回到教室后集体总结分享,原来在古代皮影戏是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人物是用操作杆挑起来的,能看见一只眼睛是孙悟空侧身的状态。我们了解了皮影戏的种类、历史,还观察皮影戏的制作工具和材料,对皮影戏有了初步的了解。
2.皮影戏进教室啦
教师在家长群里展示了孩子们探究皮影的兴趣,津荣妈妈第一时间给孩子们提供了皮影戏的幕布及道具,为皮影活动的深入探究提供了支持。孩子们争抢着围在皮影幕布面前,自顾自的拿操做杆在幕布上舞动,有的往左推,有的向右摇,不一会儿,操作杆被拽的掉落下来。
问题一:皮影应该怎么表演呢?
教师录了一段孩子玩的视频,又播放了专业皮影戏表演的视频,和孩子围坐在一起讨论:这两段视频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哪个更有意思?怎么表演才能吸引观众呢?
大家一致觉得第二段专业皮影戏表演更好画面还清晰,我们仔细观察,原来皮影戏不只是随便的舞动小人,是根据剧本故事来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合作,不要太用力,方向不同用力推会破坏道具,边表演边用不同人物的语气动作去体现角色特点,配上充足的光源,这样才能演好皮影戏。
问题二:如何照灯源?
我们提前给大家讲解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第二天区域游戏,孩子们有意识地同伴配合操作皮影,还有宝贝拿起手电筒在幕布上面四处照,一会偏离人物跑到上方,一会光源照在幕布侧面,一会照在人物中央。可到底该怎么照光源合适呢?
教师利用视频的方式给幼儿讲解,灯源的位置需要保持稳定,不需要来回移动,以荧光灯或LED灯作为光源,这些光源亮度高,放置在距离纱幕约1米左右的地方,这样才能保持表演的连贯性和清晰度。
教师思考:就这样,孩子们在调查讨论中初步了解了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操作方法,在直接操作,亲身感知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获皮影操作经验,在家庭和幼儿园双向的支持下,逐步探究皮影戏的奥秘。
二、巧做皮影偶
在活动区里表演的时候,孩子们《老鼠嫁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片段,发现皮影偶人物不全,那该怎么办呢?小朋友提出来要可以手工做出来,我们了解到皮影偶要经过画、涂色、剪、打孔、装订等几个步骤完成,孩子们一起准备好了材料,也迫不及待的想去制作试试。
1.纸张太软怎么办
首先,孩子们按照制作步骤在白纸上画上各种动物的形象,涂上颜色打孔尝试,发现纸张太软了,用手一碰就容易坏,更没法拿去表演了,这可怎么办?
盖念:我们可以在后面放上硬纸壳,像我的数学学具一样。
梓菲:也能用硬点的卡纸做。
帅涵:我知道啦,可以压膜,这样表面光滑,还能硬一些……
最后我们觉得硬卡纸和压膜的方法都很好,我鼓励小朋友在小组活动中都尝试一下,一组硬卡纸做的皮影偶,一组是压膜皮影偶,把两个放一起做了对比,卡纸外面涂色容易沾染到白幕布上,得出结论把皮影偶压膜是个不错的选择。
2.人物关节不会动怎么办
孩子们兴冲冲的把做好的皮影拿去表演,发现一些“打”“踢”动作的时候,皮影偶的胳膊和腿动不了,对比观察后才发现买来的皮影偶是分关节画出来的,中间用两脚钉连接,配上操作棍就可以灵活的做各种动作。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制作探索。
我们皮影探索故事还在进行中……
教师思考:孩子们了解皮影制作步骤和方法,一开始觉得制作很简单,根据步骤来就可以,可是每次操作过程中都能发现新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循循善诱,由基本操作问题出发,引导幼儿积累新经验。过程体验比直接告知结果更重要,在不断的试误中找寻方法与答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