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简心慢读—《莲花楼》中成毅的演技

断断续续在看《莲花楼》,很喜欢李莲花这个角色,成毅的表演也很经典,情感、神态、动作有着无比自然的节奏,与李莲花这个角色一样,有极强大的能量场,在豆瓣上看到流的评论,这是一个专业的剧评人,他关于成毅表演的一段话深得我心:

一切对外界的感受,都来源于内在的自我。

我是怕死的。李莲花如此平静的对一座象征死亡的坟墓说,我把师兄带回来,一个埋在你的左边,一个埋在你的右边——他说这句话时,就好像死亡,不过是一场循环,借此我们又回到了小时候,虽然那时的回忆已经七零八落,但我们仍记得美好;死亡也是一场回归,经历了人间的巅峰快意、磨难痛苦,终于可以安安全全、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表演,其实是一场能量的共振。演员负责输出,观众负责接收。这一点其实在剧场里更有直观的感受,特别是浸入式剧场,你甚至可以感受到这间屋子里,有一种演员能量营造出的场域,表面上,你的情绪随之起伏;而深层里,你的心会与场域中的能量共振,它把你潜在的情绪,失意、孤独、失控、恐惧、焦虑;你承受过的、却被深深压抑的往事;那些你没有实现的梦想;想被看见,却总是被忽略的小小心事;那些让你在夜深人静时哭泣的、在众人狂欢时独自落寞的、在一句随口的言语之后突然觉得委屈的……通通带出来。这个,我想大概就是所谓戏剧的张力。

我想,也大概因此,有人说,戏剧是通神的。也有人说,戏剧具有治愈人心的力量。

我看过一些关于成毅的评论,很多人说他的演技令人共情。当时我在想,这个“共情”直观上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否能够用文字来描述这种共情的感受。

现在想来,所谓“共情”,大概就是因为成毅的表演是有能量的,这能量激起了观众的某种情绪,而与他想要表现的人物产生了共振。

因为他这里的独白,触动了我的恐惧,所以我从积木里抬起头,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去看他的这段戏。他眼角眉梢的细微表情、语气的抑扬顿挫,抚慰到了我的焦虑、释放了我的恐惧。这段结束,我又把进度条拉回去,打开音响,放大声音,身临其境去听他说、看他的神情。说到“老头”他是亲昵可爱的;说到“师兄”他是想念抱歉的;说到“方小宝”他是操心欣慰的;说到“笛飞声还活着”他是隐忍思虑的;说到“哪儿也不去,就在这里陪着你”他是平静期待的……

一段台词,八百种心思,每一种心思都如此鲜明,又极为难得的不着痕迹、行云流水——这是我关注这部戏,关注成毅的开始。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68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