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学的问题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王小萍最近有点烦躁,因为女儿上学又遇到新问题了。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她,从来没想过,孩子上个学还会出现问题,还是接二连三的。就像麦田里的杂草一样,已经拔了一茬,可一场雨下来,又是杂草丛生,一茬接一茬的,拔都拔不完。
回想起来,当年,小萍自己上学的时候,不就是每年开学的那天,爸爸带她在学校报个名交个学费,剩下的就完全不管了吗?怎么等到小萍自己做家长了,整个状况好像全变了,她这个做家长的,比学生们还忙。整天就像个保姆似的,从每日作业,到主题小报,再到学校的各种活动,无时无刻不关注着班级发生的事,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点名。
自己读书的时候,家长可以做甩手掌柜,自己忙得够呛,生怕被老师点名批评;这好不容易熬到自己做家长了,家长又开始忙得够呛了,还是怕被老师点名批评。
都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可小萍感觉,到她这儿,好像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自从女儿上学之后,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都不是太大的事,但还是会时不时扰乱小萍的心神。
02
最近遇到的这个问题是,女儿要不要独自上下学。
今年9月,女儿正式进入四年级了,开始强烈要求自己独立上下学。以前在三年级的时候,女儿也提过这个要求。但王小萍和老公徐强总以路上车多不安全、有安全隐患等说法给搪塞过去了,不过当时为了安抚女儿,也有提到,等到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可以让女儿自己尝试着上下学几次试试看。
后来的后来,因为各种担心,还是没有尝试过。
转眼现在到了四年级上学期,看着班上有几个小朋友开始独立上下学,女儿的念头又被撩拨起来,一次又一次地在家里提起这个事,强烈要求自己上下学。
“你就让我试试吗?”有时候,女儿会这样对着爸爸妈妈撒娇。
“路上我会注意的,你们放心。”有时候,女儿会信誓旦旦地保证。
“哎呀,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就想试试嘛。”有时候,女儿也会生气地闹脾气。
总归是能用的招儿都用上了。好说歹说,就一个目的,就是想自己独立地上下学。
03
看着女儿的意愿这么强烈,小萍内心也开始纠结。
坦白来说,女儿独自上下学,本是小萍期待已久的。
这话怎么说呢?
在这个偌大的省会江市,小萍和老公徐强都是外地人的乡下人。
更直接地说,小萍和老公就是典型的那种乡下做题家,一路考上大学,而后留在省会工作安家。
但就这样两个小年轻,想要在这繁华的大都市定居,何其艰难。尤其是小萍和徐强两人的家里还都有些特殊情况。
他俩都生在多子女家庭,父母把他们养大已属不易。等到他们结婚,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一方家里的老人年纪太大,照顾自己都难;一方家里老人还要种地,走不开。这样一来,从小萍和老公自己攒钱买房,到结婚、怀孕、生娃,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夫妻俩自己一手操持,双方的老家人是一丝一毫都指望不上的。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怀孕到生孩子,装修房子,再到孩子一点点长大,夫妻俩都只能完完全全靠自己。
这个过程中,经历的艰难可想而知。
虽然现在孩子大了,看上去一切好了许多,但回想起孩子刚出生到上幼儿园中间的前三年,夫妻俩又要工作还房贷,又要带孩子,真是不容易。
正因为这样,夫妻俩自然是很期待着女儿快点长大。
别的不说,只要孩子自己可以安全地独立上下学,那小萍和徐强夫妻俩就不用再为每天早晚协调接送孩子的事而发愁,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也可以给家里更好的生活。
可即便有这样的想法,但真到女儿要尝试这件事的时候,小萍心里还是没底。
04
家门口就是十字路口,车水马龙的,孩子自己上学,过马路的安全如何保证?
每天上学放学周围都是陌生人,孩子的安全怎么保障?
小区都是高楼层,电梯还偶尔出故障,这上下电梯的安全怎么办?
一想到这诸多的不确定性,小萍还是不敢一口答应。
这个时候母亲的声音又在小萍脑海中响起:可一定要注意啊,就这一个孩子,千万不能儿戏,哪怕挣钱挣少一点,一定要把孩子带好,千万不要因为挣那一点点钱,把孩子给搞丢了,那可是会后悔一辈子的。
自从孩子出生,很多次跟母亲打电话,母亲总是会反复嘱咐小萍这句话。不仅如此,母亲还会举出乡下各种父母大意导致孩子丢了的例子来警示小萍,让小萍心中更是一紧。
她理解母亲的担心,可是又要接送孩子上学又要上班,这么多年的日子,也不容易啊。
可养育孩子,不就是一条漫漫长路吗?只要孩子没有成年,父母总有操不完的心。
何止是没有成年,即便像她这样已经成了年也成了家的孩子,每次跟父母打电话,父母还是有说不完的嘱咐。
孩子啊孩子,始终是父母心中最深的挂念。无论走到哪儿,无论长多大,都是如此。
想到这些,小萍反复纠结,还是觉得让女儿自己上下学不妥。
05
可女儿的想法也强烈地让人拗不过。
往长远了说,孩子总会长大,她总要学会自己上下学,父母总是要放手的。再看看跟小学相隔一条马路的初中生,哪一个不是自己独立上学呢?
既然孩子想尝试,还是得给机会试试吧?
思来想去,小萍和老公反复沟通后,还是决定让女儿试一试,但要求女儿一定要把电话手表带着,并给她讲了各种应急的事项。
那天,正在电脑前忙着工作,小萍突然收到老公的消息:亲爱的,你现在把娃的手表打开,今天她要自己放学,我现在在学校这里埋伏着。
小萍一愣,瞬间抿嘴笑了,果然是个放心不下的老父亲。
但看看老公说的,小萍意识到老公理解错了,她并没有给女儿的手表设置自动开关机,女儿的手表一直开着,于是就赶紧跟老公做了解释。
解释完,小萍心里有一丝安慰。
原本只觉得是自己过于担心女儿安全,小题大做了,没想到,放心不下孩子安全的,不仅只有她,还有老公啊。
但一想到老公提到的“埋伏”两个字,忍不住又脑补了老公像电视剧里面演的那样跟踪着女儿的搞笑场面,就觉得很有趣。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一个女儿奴的爸,真是不容易。
06
正想着,手机又传来老公的信息:躲在车子后面被发现了。
看到信息的小萍,隔着手机屏幕,忍不住笑了。
当天晚上一回家,小萍就忍不住赶紧问起女儿放学的事来,女儿第一时间就跟她讲起爸爸跟踪她的事情了。
“我爸跟踪技术太烂了,一下就被我发现了。”
“是吗?你是咋发现的?”
“我正在前面走,突然眼睛瞟到左后方有个我同学,我扭头跟他打招呼,正好看到我爸躲在一辆车的后面,探出头来,看着我,正好跟我来了个四目相对。”
女儿津津有味地讲着,还顺带模仿了下爸爸躲在车后面的样子,惹得小萍哈哈大笑。
“你看你看,你爸大意了吧,都没意识到她姑娘可是看名侦探柯南的漫画长大的,咱们反跟踪意识还是很强的。”小萍忍不住笑说,也笑着看看在厨房忙活着做饭的老公的背影。
女儿一脸得意:“那是,我可是名侦探柯南的头号粉丝,他这点小伎俩,太烂了。”
小萍原本担心老公跟踪女儿放学的事,被女儿误解,觉得父母不信任她,但看女儿兴致勃勃地分享发现爸爸跟踪的样子,小萍又觉得女儿并没有多想,这才放下心来。
但听完,还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你爸也是好心,担心你路上的安全。”
女儿反倒很认真地说:“我知道。”
小萍便不再多说什么了,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有时候,孩子的长大就是一瞬间的事,“理解”这种事,本就强求不来。女儿这个阶段,正是自己独立意识强烈的时候,小萍知道,在这个阶段,父母得学着闭嘴,有时候多说一句话,倒不如少说一句来得好。
07
经此一事,女儿自己上下学好像有了个很自然的过渡,此后,女儿自己上下学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夫妻俩一商量,还是要求女儿把电话手表带着,方便知道孩子的位置,也怕遇到突发情况。
可问题是,学校不让孩子带电子产品去学校。女儿不乐意,作为班上的班长,她自然是不愿意公开违背老师的要求。哪怕是此前带过一次手表去学校,她也是主动将手表交给了老师,等放学后再找老师拿回来的。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小萍夫妻权衡再三,觉得还是要找个解决的办法。
纠结来纠结去,还是老公的一句话,让小萍豁然开朗起来——“你干脆跟老师发个消息说一声,咱直接打明牌。”
是的,反正孩子如果独自上下学的话,肯定也需要跟老师沟通,既如此,那就直接跟老师说吧。
只是,就像读书年代的后遗症一般,一想到要跟班主任去沟通,小萍难免有些紧张,尤其还是学校本来就禁止的事情。
按道理说,学校不允许干,肯定是出于对孩子安全和不影响孩子学习的考虑,但家长在明知道的情况却非要孩子带着电话手表去学校,这明显是跟学校对着干。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能不让新来的班主任反感,甚至顺利达成让孩子带电话手表去学校的目的,小萍心里拿不准,反复思考着到底该怎么说。
08
左思右想,好好思量了一番,小萍终于在周日的晚上,鼓起勇气给女儿的班主任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
李老师,我是徐宁宁的妈妈,有个情况想跟您请教一下,您看怎么处理比较好?
是这样的,徐宁宁最近想尝试着自己上下学,她觉得自己大一些了,想做一些独立的尝试(此前爸爸有偷偷摸摸跟着过,但后来被发现了也不太好),但我们又有一些不太放心,所以想着看能不能把电话手表带着,这样我们早晚可以看到她的定位,等她早上到学校了可以跟我们说一声,及时把手表关机,晚上放学的时候再打开。
但因为学校出于对孩子学习、健康等多方面考虑,不允许学生带电子产品,这个我们也很理解和尊重,也愿意积极配合。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想着当孩子有强烈的想自主尝试的意愿的时候,想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当然也肯定不能违背学校的规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不便和困扰,所以思来想去,就想跟您请教一下,看有没有比较好的处理方式?
我能想到的几种方式:
比如方式一,我给她手表设置个上课自动关机的设置,确保她只有在早上到校和晚上放学之后开机,其他时间段都关机,不影响上课,看这样试行一段时间行不行?
或者比如方式二,手表到学校后交给老师保管,晚上放学后再找老师拿,这样看行不行?
或者看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您在这方面肯定很有经验,所以想跟您请教一下。
这条消息,小萍写完仔细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确定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都表达清楚了之后,才发出去。
发出去之后,她又读了一遍,确定即便老师不同意她的方案也不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之后,才放下手机,开始惴惴不安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等待老师的回复。
对于这个四年级新换的班主任,小萍并没有实际接触过,也不了解到底是个什么性格,这是第一次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沟通,她不知道班主任会作何回答。
09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萍越发紧张起来,心跳也明显加速了。
万一班主任觉得家长提的要求很无理怎么办?万一班主任拒绝怎么办?小萍心里反复想着。
但一转念,她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就还是天天正常接送孩子上学,只不过要跟孩子好好做做思想工作。
想到这里,她决定去做点别的事,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可这时,女儿关心地问起来了:老师回复了没?老师怎么说?
小萍只得安慰女儿,这是周末,班主任可能回复消息没那么及时,让她先不要着急,等老师回复后就告诉她。
十分钟后,小萍的手机响起了一声清脆的“叮”的声音,小萍箭一般地冲到客厅,抓起手机,点开QQ一看,是班主任非常简洁的两句回复:
宁宁妈妈,谢谢您的理解和配合,宁宁真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孩子。方式一可以的,最好让她悄悄地,在学校里不要拿出来。
另外,如果自己上下学需要签订一个安全协议书,我明天给她,家长明天记得签一下哦。
小萍顿时松了一口气,激动地冲进女儿房间,把手机消息拿给女儿看。
女儿一看也很开心,小萍赶紧拿出手机,在绑定的手表APP上一通操作,给女儿手表设置了上课禁用的时间段,并测试没问题之后,跟女儿又嘱咐了一遍上下学的注意事项,这个事才算妥善解决了。
10
事后,小萍忍不住地想,看来凡事还是得多沟通啊,只要沟通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她忍不住又欣赏了一遍自己发给老师的那段长长的短信,忍不住夸了自己一句:嗯,我写得真好。
欣赏完自己的作品,小萍又忍不住想起女儿上小学这几年发生的事儿来。
回想起来,女儿从上小学到现在,遇到的事情可真不少。
从幼儿园升小学的时候,小萍就为孩子到底上哪个学校伤神过。
在小萍过往的认知中,上学嘛,不就是家长去报个名,孩子背着书包去读书就行了,可到了城里,好像并不是这样。
尤其是,她这个外地新人来省会扎根儿,所有的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涉及孩子上小学的问题,还真是让小萍揪心了好一阵子。
按照江市人户合一的原则,小萍的女儿可以直接上家门口的小学。可小萍不甘心啊,家门口那所学校是新建的,还不知道教学质量怎么样。当初她来江市上大学落户的时候,是落在江市的滨江核心区,按照子女随迁,她是可以把女儿的户口也转到那个滨江核心区上重点学校的。可那核心区,需要人户合一,她在那里没有房子,如何人户合一呢?
为此,小萍想过一些办法,要么把现在的房子卖了,去那个核心的市中心买个老破小,要么去以前的老领导那里,觍着脸,送送礼,找找关系,看有没有可能。
纠结了半个多月,小萍查了各种资料,找了各种信息,最终还是放弃了。
不管是前一种方案,还是后一种方案,工程量都太大了,且结果未知,对他们这种好不容易才在江市立足的年轻小夫妻来说,并没有那样的实力和资本可以让他们孤注一掷地去投身教育。
好的教育也是奢侈品,并不是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能力拥有的。想当年我们是靠自己刷题跳出小山村的,学习嘛,终归得靠孩子自己努力,学校只是其次。
花了很长时间的纠结和犹豫,小萍这样说服了自己。
11
可小萍还是不那么甘心让女儿就上家门口新建的小学,退而求其次,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向江市知名的外国语学院投去了女儿的简历,希望能够争取到机会去参加游园,后面如果能够被幸运之神眷顾,被摇号摇中,那就更是天大的喜事了。
小萍又是一通忙活,找资料,写简历,写陈述,等摇号。
可最后的结果是,别说后来的上学抽签了,就连踏入校门参加游园的资格也没抽到。
这回小萍彻底泄了气,经过长期的焦虑、紧张和内心折磨,小萍终于不得已接受了女儿就要在家门口上小学的事实。
这是在女儿上幼升小的那个暑假发生的事。但小萍还是反复安慰自己,学习是孩子自己的,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愿意用功,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机会,真的还会有吗?此刻想来,小萍只得在心里苦涩地一笑。很多时候,错过就是错过了。
她本是个很要强的人,可要强也常常会遭到现实残酷的打脸。每每此时,她总会想到母亲说的那句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或许,真就是这么回事。
12
事实也证明,女儿在家门口上学挺好,从小区到学校也就几分钟的路程,在家里的阳台上都能看到学校的操场,过个马路就到,也算是名副其实的“目送式教育”了。
就这样,女儿开始了在家门口上小学的日子。
可上了小学,就万事大吉了吗?
不。不是这样的。
为了让女儿能够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女儿一进小学,小萍就积极地加入了班级的家委会。学校的各种大小活动,她也尽可能地拉着老公一起参加。她能请假的她就请假参加,她请不了假的就协调老公参加,反正是尽可能地在学校多露脸,跟老师混个脸熟,以便能帮助女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顺利过渡。
得益于两口子的努力,再加上孩子自己适应能力不错,女儿徐宁宁很快适应了在小学的生活。
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都不错,还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两口子总算放下心来。
一晃三年过去,女儿小学上的一切都好。每天上学放学,虽然有各种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但好在学校就在家门口,方便。
可转眼到了四年级,临开学的时候,又有了新的变故——四年级换老师了。
消息一出,家长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为什么要换老师?换的还是班主任,如果孩子不适应怎么办?新来的老师怎么样,有没有经验?一系列问题都跟着冒出来了。
不仅小萍慌,班上同学的家长们都跟着有点六神无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在家长群里聊,但都是一大堆疑问和揣测,没有任何实质性和确切的结论。
小萍看着急,默默地用她的路子去找答案去了。
13
因着职业的关系,小萍最擅长搞调查了。
就在家长们在群里聒噪的时候,她已经率先到别的班级去探查情况了。
通过跟不同班级的家长私聊,她渐渐得出一个结论:换老师,是学校给四年级学生的统一安排,并不是针对某一个班级。
根据她的了解,不仅女儿班上的班主任换了,她所调研的六七个班级,老师都有更换,有的换了一位主科老师,有的将语数英三位主科老师都换了,这样一比较下来,像女儿班上这种只换了一个主科老师的情况,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与此同时,在这一轮调查中,小萍也听到了一个相对确切的消息,四年级之所以统一换老师,是因为六年级毕业了,毕业班的老师下来接手四年级,相对来说更有经验,抓孩子的学习也会抓得更好。
如此一来,小萍的慌乱才渐渐缓了下来。
她赶紧找到女儿,开始给女儿“打预防针”,告诉她要换老师了,让她有个心理准备,要慢慢适应新老师的风格。
一番叮嘱过后,小萍就开始观察,特意观察孩子每天放学之后的状态,看对新来的老师的适应情况如何。
她想着,万一女儿适应得不好,那作为家长,她就得出面跟老师多沟通下,以便帮助孩子适应新班主任的教学风格。
但事实证明,小萍多虑了。
一两周适应下来,女儿觉得新来的老师很不错,渐渐也跟新班主任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小萍也就再次放下心来。
14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的变化,对于好不容易从乡下来江市安家的小萍来说,都是新的,是从未碰见的。
每一次事情的发生,她都焦虑、纠结、烦恼,也会陷入长久的内耗之中,但一次次解决之后,她又觉得自己好像也跟着长了一点见识,整个人也跟着成长了一点。
按照她想的,在女儿上学的过程中,接下来肯定还会遇到其他各种问题,但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应对。
是的,硬着头皮。
记得刚怀孕的时候,在孕吐很严重的时候,有人曾安慰小萍说,再坚持几个月,等生下来就好了。
后来,等孩子出生了,在无数个缺觉带孩子的过程中,小萍再次听到老人说,等过了一岁断了奶就好了。
而后就是等上了幼儿园就好了,等上了小学就好了,等。
“等、等、等”,在听了很多遍类似这种“等”的话之后,小萍终于意识到,养孩子,就是一辈子的事,就是会有伴随一生的问题。
没出生的时候有没出生的问题,上幼儿园有上幼儿园的问题,上小学有上小学的问题,长大之后有长大之后的问题……,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就像我们自己成长的每个阶段一样,会不停地遇到问题,再不停地解决问题。
就这样,在不断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才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
就像这次这样,虽然问题暂时解决了,但不知道过多久,还会再遇到新的问题。但小萍只希望,下次再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能更从容一点,不要那么急,那么慌,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一样。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