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评《九渡》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的游荡,当着落叶纷飞……”——里尔克·《秋日》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艺子

1.

从身体的飘零到心的飘零,由最初的渴望转变为最实际的渴望,我们从现实中的具体物件中得以窥见内心,早已千疮百孔的内心深处,它将指引我们走向何方呢?

这终究不是一个读着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一般也不会是文学的主题。文学有其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背负着某些沉重和不易察觉、或主动忽视的疼痛。从撕裂处得以窥见里面的腐烂和顽强的生命力,那是新生,是光亮照进的地方,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值得铭记的回忆,一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想,这也是作者孙频将这些短篇归置于《裂》所想要呼吁,或是想要表达的思想吧——裂,犹如游吟诗人莱昂纳德·科恩所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得以进来的地方。

那么,光从何处来,又或是它是否一直都在,只是人们总是过于匆忙,无暇顾及的除了自己,还包括千千万万的千疮百孔的渺小的其他人,我们的同类。

人和人的区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分明,格格不入也许只是表象,每个人都可能变成自己所不认识的那个人,且随时都可能改变。找到内心守护的,找到那束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迷失,每个人都随时可能陷入某种迷失之中。因为从出生的那一刻,我们便注定需要不停的寻找,寻找食物,寻找归宿,寻找成长的能量,寻找光和万物,我们活着,就注定需要永不停歇的寻找下去。我们称之为意义、梦想、归宿,可说到底,哪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之地呢?

给身体一个家,给灵魂一个归宿,即使身处最阴暗的角落,即使自己是那样的渺小,但我们仍旧需要它——灵魂的安定,温暖的家。

我想,这也是《九渡》在寻找,在追问的答案,和所给予的启示吧!

2.

作家麦家曾说过:“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这句话,更像是一句谶语,一语成谶。这句话用在主人公王泽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王泽强就是这样一个人,《九渡》讲的大概就是这么一件事。他的生命最后几乎只剩下他记住的样子,这也是他活过的最好证明。

“监狱里的一年为一渡,渡,就是要从此岸到达彼岸。前八年他都渡过来了,但这第九渡,他过不去了。”

在故事的最后,公安问王泽强作案动机的时候,他说,出来了也是我一个人,在哪儿都一样。

兴许有人会觉得他极端,但,读过他的故事,他记住的那些,也许你就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有时,我们会觉得“感同身受”很可笑,很矫情,更是矫揉造作的悲痛而已。于是,才有了那么多的袖手旁观、心怀侥幸的活着的人,他们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现有的一切,甚至妄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即使不这么去想,更多的人也不过是怀着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很快便将这一切遗忘,视若无闻,或由最初的震惊转变为麻木,并最终遗忘。没有人,或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意识到“他人的处境,也极有可能会降临到我们头上”,并以此保留恻隐之心。

我想,文学承载的一部分意义应该是能够给人带来思考,反思,且能够有助于人从中有所洞察。只可惜,现在的人似乎对文学越来越无感了,且对此产生了各种误解,即便有所思索也是很短暂的,又或是拒绝这种思索,而选择逃避,或以更加速度的快感取代这种思考的疼痛。

这用现在的话,何必“庸人自扰”、自讨没趣,自讨苦吃?

如果人生是一场梦,那就梦吧,如果人生不是一场梦,那也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思考。

我不知道这样的人有多少,但,就如苏格拉底所说,一种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怀抱着这么一种觉悟去过呢?记住生活的美好部分,也能够正视生活本来的样子。

3.

《九渡》这部短篇,读着着实恐怖不已。尤其是在孙频锋利的笔端下,如同手术刀般抽丝剥茧,把人的那点东西给抖落出来了。连带着温暖和感动也都那样苍白无力的颓败了。

《九渡》这是关于一个“家”的故事,关于寻找的故事,同时,也是在追问生命的归宿和活着的意义。

故事主人公王泽强是被父母遗弃的,然后被好心的老奶奶收留。随即老奶奶也走了。再次,他像一个物件般传给了另一个可怜的女人。原本以为,这个女人的家会是他的家,甚至他可能成为她的家人。显然,他对于家,对于生命,一无所知。

他错了,这个女人的家本就算不得什么家,这个女人更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这不是洒脱,而更像是绝望,某种寂静的绝望。

一个少年,十三四岁的少年,这样一个脆弱而渺小的生命,甚至来不及思索活着的意义,就亲眼见证了“两次”死亡。无疑,这对他的打击是极其沉重的。

老奶奶的离世是在梦中悄悄死去的,甚至后来她活着的岁月也更像是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临死前,她烙了一张张饼,直至面一点不剩,连带着精力也都一点力气没剩,最后精疲力竭才在睡梦中悄悄死去。

体面的离去,是早已打算好的告别。

而那个可怜的女人,安眠药陪伴了她很多年,说不清究竟是她在守护着安眠药,还是安眠药在守护着她,给她退路。

于是,“他只想要人间一点结结实实的东西”这就是少年的全部了,最终,他找到了吗?

4.

如果说监狱是阴暗的角落,是能够带给人救赎意义的地方,那么,对于一个绝望的人来说,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还是说这一切毫无意义呢?

可能,即使在监狱,即使是监狱也是不够结实的,只有孤独,死亡,离别,和变化是结实的,那样结实的砸在了少年的身上、心头,那样锋利,那样尖锐,那样结实。

说到底,这一切究竟是原本如此,还是仅仅是他,又或是那个可怜的女人,两个同类,两座荒岛?

“九渡”,监狱里的一年为一渡,渡,就是要从此岸到达彼岸。

监狱够结实了吧?可也不过终究有限,“九渡”,就是王泽强的期限。“九渡”——这是他在监狱里度过的第九个年头,如果三个月后不上诉就将被执行死刑。这,何尝不是他的生命呢?

如果只是以时间作为尺度衡量生命,那么,这样的尺度能代表什么呢?

老奶奶早就打算离开了,她已经九十岁了,她够长了吧?可怜的女人才三四十岁,可她却同样早有着离开的打算,这按现在的看法是黄金时代呀。而对于主人公而言,他呢?他的生命从一开始似乎就结束了:他的社会身份是无价值的,他的生命是曾被遗弃的,他想要一个结实的地方,好像这就是全部了。

老实说,这个故事太残忍了,可就现实而言,这又何其寻常呢!

多少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甚至还需要承受着本该不属于自己的无妄之灾。无妄之灾,而不是同情,更没有与之对应的希望、温暖、友爱……这何其残忍,何其残酷。

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但,就如那个可怜的女人,刘晋芳告诉他的那般:

“你当人是什么?你当谁就不会死?我告诉你,谁都会死,谁都不会一辈子跟着你,守着你,没有一个人会一直守着你。所有养活过你的人都会死在你前面,到时候你怎么办?你一个人就不活了?也跟着去死?那你得死几次?你要是还想往下活,你就得记住,活到什么时候其实都只是你一个人。你只能一个人往下活,谁都救不了你,因为根本上谁都救不了谁。”

我想,这也是另一个《九渡》想告诉大家的吧: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救世主”,每个人只能选择自渡。不论是”家“,还是孤独,或救赎,只能自己寻找,自我救赎。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76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