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袍先生》读后感-变革年代

《蓝袍先生》读后感。算不得书评,透露剧情,而且可能扯得比较远,见谅。

本书名为蓝袍先生,实际上收录了康家小院,李十三推磨,梆子老太,猪的喜剧,蓝袍先生五篇文章。多为陈忠实先生八十年代作品。语言质朴,情深义重。近来喜欢读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因为我不曾经历过,而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资料也较少。是认知上的空白,也更有兴趣。

《康家小院》是短篇小说,语言精炼。大致剧情是老实巴交的康田生早年丧妻,好不容易把儿子勤娃拉扯大,并寻了一位叫玉贤的儿媳妇。勤娃踏实肯干,玉贤也是贤妻良母。意外只在于玉贤上扫盲班的时候,与冬学老师有了一点私情。在农村家庭这自然是顶天的大事。玉贤想离婚和那位杨老师结婚,杨老师表示,这不过是玩玩。故事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尾。看到了勤娃的粗暴,玉贤隐忍后的反抗,以及这位为人师表的杨老师。

我近来一直在思考,一个人的学识和一个人的道德有没有关系。回忆看过的文学作品中,书生,秀才,读书人更多的是反面形象出现。负心汉,空谈误国的不在少数。固然有殉国的士大夫,自然也有钱谦益这样投敌的士林领袖。也许,学识和道德之间,并没有正相关吧。

《李十三推磨》的故事,是陈忠实先生根据历史上的人物进一步塑造的。本篇简短,主人公李十三出生于1748年,可证实为陕西地方戏剧碗碗腔秦腔剧本的第一位剧作家。我看不懂戏剧,只看到辛勤苦读多年的李十三始终未能踏上仕途,反而是在戏剧创造方面别有成就,倘若不是被嘉庆爷吓死,也许,会留下更多的传世名篇。

《梆子老太》读起来让人心酸。主角是这位梆子井村的梆子老太,文章采取倒叙写法,先说梆子老太过世之后,村子里的人不愿意抬棺材。给读者一定悬念后,再从头说起。也许是梆子老太患有不孕不育(其实也有可能是她丈夫患有),总之这导致她在心理上会比较不平衡,而村里人多少也存了嘲笑的念头。而事情的发展就是梆子老太因为一些言语愈发惹人生厌,尽管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原本这位人缘不好的老太也会走完这一生。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曾经梆子老太的惹人生厌的闲言碎语反倒成了先进代表。莫名其妙在特殊时期掌握了实际权力。其实梆子老太在特殊时期也没有多多作恶,恰如文中所说被人当枪使了自个还乐呵呵。可以看到的是,虽然她不识字,也不算太聪明,但是她并不笨。仅仅是她的一些不确定的言论和待审核的意见,就能决定一个军人的命运。在轰轰烈烈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搭理她。幸而作者给了一个算圆满的结局。

权力,应该掌握在谁手中。广泛民主制在过往历史中,并没有获得成功。而当被奴役者获得权力之后,往往是加倍作恶。某种程度上,我赞成精英政治,他们掌权懂得控制权力,尽管会有贪污腐败,但是他们知道如何驾驭手中的权力。而它的反方向,更多的,是滥用。

《猪的喜剧》,农民来福购买了一头母猪,精心照料下诞生了一窝小猪,谈好价格准备出售的前夜。公社韩主任以某十条规定强令其低价出售给队里,并且不得上市场出售。而诞生第二窝小猪的时候,粮食价格上涨,猪价格降低。来福想把猪卖给队里时,韩主任又开始打太极。故事至此结束。我看了一下落款日期,是1979年于小寨。还是挺佩服陈忠实先生,当时就敢写这样带着讽刺意味的小说。

《蓝袍先生》一文中的徐慎行先生,在思想被教育上跨越了多个时期。徐家以读耕传世而闻名,徐慎行则是被父亲自幼严加管教,大抵和封建社会的夫子一般,有过之而无不及。徐慎行早期也一如父亲教诲,谨言慎行。然而解放后,徐慎行加入了我党的速成班,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以及一位善解人意的田芳姑娘。在不适应之后,这位穿着蓝袍的先生,迅速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同志。然后又迅速被作为右派打倒,之后十几年的徐慎行慎之又慎,却始终得不到组织的宽恕,被批判到整个人唯唯诺诺。三个时期的徐慎行形成鲜明对比。而时代不同了,谨言慎行却没有错过,先人留下许多迂腐之见。而为人处世的道理,却在几百年前,被前人摸透了。是的,生产力进步,社会变革,固然是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然而,人依然是人,人性依旧。

陈忠实先生的作品,大多以陕西为背景。前年我曾住白鹿原,月明星稀之际想起《白鹿原》。其后漫长的日子里,每每读到陈忠实先生的文章,总会不由自主想起那块土地。想起丰富多样的面食,陕北的窑洞,想起灞桥,想起小寨。年代虽已不同,道理却无二样。

2017年9月6日

读写于福建·泉州。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822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