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 “减负”“赋能”双向奔赴文章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减负”和“赋能”是一体两面、辩证统一的,“减负”是前提、基础,赋能是导向、目标,“减负”不减责、求实干、重在恒,方能为担当、作为、作风赋能。二者相互促进、并驾齐驱,才能实现两面开花,推动责任落实,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让基层沃土生花,助力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活力。
守牢思想“主阵地”, “减负”不减责,为担当赋能。“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为基层减负,重要的是正本清源,从思想上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抓整改、促落实。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牢牢守住思想这一主阵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为人民造福作为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明确减负是资源的整合、优化,是推动落实、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优化工作并非减少责任,绝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做有利于促进民生发展的实事、要事,减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担当作为。
织密实干“铁笼子”, “减负”求实干,为作为赋能。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正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之际,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不能忘记实干的优良传统,更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好人民的勤务兵,实实在在干事,以实干促进担当作为。基层减负有效的去除了繁文缛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疏通了神经末梢,让基层工作更加清爽、明朗,但需要警醒的是减负削减了不必要的工作,则要求我们以更高的标准完成“手头事“,守好”责任田“,更加积极主动担当作为,谋划部署,有效推动工作。
用好常抓“杀手锏”,“减负”重在恒,为作风赋能。 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为基层减负赋能,不是“一时之事”,而是“一直的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基层面临的形式主义困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2019年3月,专门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工作纪律中增写了对随意决策、机械执行,搞文山会海,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的处分规定。党中央高度的重视、有力的举措,彰显着驰而不惜抓作风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也给基层一个强烈的信号,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抓自身作风建设,主动破除的歪风邪气,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对于减负纠而复发的老问题,变异的新情况,要善于以改革的思路深化整改整治,从制度上配套完善,进一步理顺机制、优化职能,破解基层负担重难题。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