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全最详细的云冈石窟解说词

亲爱的朋友,现在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景区面积达2.5平方千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云冈石窟景区主要分为石窟群与景观区两部分。石窟群包括第一窟(石鼓洞)、第二窟(寒泉洞)、古道车辙、第三窟(灵岩寺洞)、第四窟、第五窟(大佛洞)、第六窟(释迦佛洞)、第七窟(西来第一佛洞)、第八窟(佛籁洞)、第九窟(阿閦佛洞)、第十窟(毗卢佛洞)、第十一窟(接引佛洞)、第十二窟(离垢地菩萨洞)、第十三窟(文殊菩萨洞)、第十四窟、第十五窟(万佛洞)、第十六窟(立佛洞)、第十七窟(弥勒三尊洞)、第十八窟(立三佛洞)、第十九窟(宝生佛洞)、第二十窟(白佛爷洞)、西部窟群。景观区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昙曜广场、礼佛大道、礼佛浮雕墙、灵岩寺、摩崖石刻、石兵美术馆、石佛古寺、周总理纪念室、清代戏台、北魏河坝、云冈上堡、云冈皮影、木偶馆、云冈陈列馆、演艺中心、石破天惊照壁、接引佛殿、云冈阙门、云冈写经院;食货街:康氏绢人、鉴古堂、平城石刻、鹿苑超市、雁门山货、大同商行、代京木艺、凯鸽酒楼。

云冈石窟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1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冈石窟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佛教造像51000多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因为石窟开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而武周山的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亦称石佛寺。

从云冈石窟西行约3公里,武周川北有吴官苍石窟。再溯河西行,距云冈15公里的高山镇,还有焦山石窟。这么多洞窟如果要细看的话,也许你一个星期的时间也看不完。目前云冈石窟开放有40多个洞窟,仔细观看需要2天的时间。按传统参观路线,如果大家时间充足,先从东部第1窟开始,直到第45窟结束。如果仅参观2个小时左右,则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为什么开凿在武周山?这与武周山这块风水宝地密切相关。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内山清水秀,能够说是“藏风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称武周塞,从北魏的旧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到达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经过那里。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皇帝经常在那里议论国家大事。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那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所以,北魏皇帝在“神山”开凿石窟,创立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窟,那里冬暖夏凉,幽静神秘。古印度佛教兴起后,佛教信徒、僧侣将石窟作为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因为依山雕凿石窟、佛像,比用砖石筑建寺院经久耐用。佛教是汉代经著名的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石窟寺艺术的传入,大约在3世纪。

我国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丝绸之路东行还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进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从甘肃继续东进则是宁夏须弥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层岩石属于侏罗纪的长石石英砂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有利于石窟和造像的雕凿。

根据武周山势的自然起伏,云冈石窟又分成东区、中区和西区三部分。其中第1~4窟为东区,5~13窟为中区,14~45窟为西区。

整个石窟内的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相信各位朋友来到大同,来到云冈,一定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确实,从2008年起,云冈石窟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治理区域达22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7亿元。经过治理之后呢,现在云冈石窟不仅在规模上突出了皇家园林和佛教圣地的恢弘气势,在规划布局上也有了全面的改进。营建的新景区包括:地堡式游客服务中心,昙曜广场,礼佛大道,帝后礼佛图,山堂水殿建筑群,演艺中心和陈列馆,还有主石窟群,组成串联式游览路线,形成新的云冈石窟国际型大景区。

云冈石窟入检票大门后,先是昙曜大师的石像。具体石窟的介绍如下:

北魏开凿石窟从公元460年开始,至524年结束,约有70年的开凿历史。从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有关专家将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云冈石窟中期为主,成窟的年代约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间,由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夕开凿,人们习惯将这些石窟称为“孝文石窟”。

首先我们从东部的第1、2窟开始参观。

第1、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塔庙式双窟,开凿于公元471--494年。开凿洞窟时在中央留下一个两层方形塔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两窟外壁东西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形佛塔。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可供僧人绕塔参禅礼拜,为典型的塔庙窟。据考证,第1、2窟辽代以前窟前曾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明清号曰“石鼓寒泉”,属云中八景之一。

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佛,上层雕释迦;石窟后壁的主像是弥勒菩萨。

第1窟俗称“石鼓洞”。外壁明窗东侧保留了清代朱廷翰题刻的《游云冈石佛寺》诗句。洞窟平面呈长方形,中央方塔为仿木构屋顶塔檐,分上下两层。下层四面各开圆拱龛,龛内雕坐佛;上层四面均开三间盝[lù]形帷幕龛,南北雕坐佛,东西雕交脚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是未来佛。据佛教经典讲,弥勒菩萨将继释迦佛后成佛,广说佛法,教化众生。据说当弥勒降生人世时,世界将充满光明幸福,所以古代有些农民起义常常打着弥勒降生的旗号来组织和号召群众。释迦、多宝佛并列,佛经有这样的传说,当释迦牟尼佛说《华经经》时,忽然地下涌出安置多宝佛全身的舍利塔,现于空中。释迦听到塔中的声音,告诉听经的大众说,这是过去东方世界宝净国土的佛,号为多宝。当释迦佛开启塔门,示现多宝佛身时,宝塔内的多宝佛让出半座给释迦佛。于是,释迦入塔,与多宝同结跏趺坐,宣讲经义。

塔顶处蛟龙盘绕,须弥山逶迤。北壁开大型三间式盝形龛,明间主像为高3.15米的交脚弥勒菩萨,左右梢间为对称设置的舒相坐势思惟菩萨。东壁下层是反映孝道《睒[shǎn] 子本生》的佛经故事浮雕,大部分风化严重,现仅存2幅。南壁窟门、明窗两侧屋形龛内,雕刻了《维摩诘所说经》的“文殊问疾品”佛教题材造像。门拱顶部雕刻二龙缠绕,这种雕刻在门拱上的雌雄双龙造型,明显体现了佛教的护法思想,在云冈石窟中独此一例。顶部南侧雕刻直径1.4米的三朵浅浮雕大团莲。窟顶飞天曼舞环绕团莲,富丽而庄严肃穆,严谨而巧丽活泼,在宣示了一定佛教意义的同时,也为洞窟增添了强烈的艺术动感。

第2窟俗称“寒泉洞”,因其北壁西端常年有细泉流出,泉水清凉可口,被称为“石窟寒泉”。窟外壁明窗上方及西侧题刻“山水有清音”、“云深处”。中央为一方形三层浮屠塔,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斗拱等仿木建筑构件,层层瓦垄出檐,上层四角镂空雕刻八角棱柱,形成了周匝回廊,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洞窟四壁分层分段布局,最上层雕刻天宫伎乐列龛,龛内的伎乐天人手持筚篥(bì lì)、琵琶、琴、排箫等各种乐器呈演奏状。壁面依次雕刻禅定坐佛带、大型列龛、长卷式浮雕故事,最下层为供养人列像。北壁主像为交脚佛,风化严重。东壁下层雕刻太子“箭射铁鼓”佛传故事,描述了释迦牟尼为太子时与他人张弓射箭比武的场面,浮雕保存较完整。

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上层雕三世佛;石窟的后壁主像是释迦佛。两窟的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对坐问法像。

有关维摩、文殊对坐问法是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的题材,敦煌石窟的壁画就有“维摩诘图像”。佛经中有“文殊问疾”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维摩居士“示现”病相,众人前去探访。释迦牟尼明白后,派以智慧著称的文殊菩萨带领前去维摩居住处。在维摩居士的丈室里,文殊菩萨和能言善辩的维摩展开大乘佛教义的讨论,使从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萨十分赞叹。

第3窟又名“灵岩寺洞”,是云冈规模最大的洞窟,洞窟形制较为特殊。第3窟前室分两层,前面洞窟崖面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规模最大。整体洞窟高大、雄伟、壮阔。两门四窗,外部建有巨大平台,平台中央是一座矩形洞窟,内置交脚弥勒,俗称“弥勒洞”,壁面满雕千佛;东西两端各有一座方形三层石塔,风化严重。平台上石壁平展而高耸,平台石壁10米以上的位置,整齐排列着12个呈纵长方形的梁孔,梁孔内部深处均与山顶作竖井相通。原为大型塔庙窟设计,开凿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后室的三尊大像为初唐时期补雕而成。

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大像,主尊为倚坐佛像,高约10米,肉髻高耸,面相圆润,五官端正,眼大耳阔,两眉间白毫鲜明,身姿挺拔,比例协调,通肩式袈裟紧贴身躯,厚实圆润的双手作无畏、与愿印。左右两侧胁侍菩萨高6.2米,头顶发髻高耸,发丝根根有序;头发成缕,散披两肩;宝冠雕刻,精细入微,显示了严谨的设计思想和成熟的雕刻技艺。这三尊造像较之云冈其它造像,都更加丰满圆润,在艺术表现上明显区别于其它造像。其雕凿年代,目前有北魏、隋、唐及辽四说,多依据造像艺术风格而推论。洞窟内地面上沟槽纵横,深浅不一,呈现出大规模人工取石及正在开凿洞窟的施工场景。这些遗迹现象的存在,为研究石窟开凿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后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属北魏时期雕凿,高约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属唐代作品,分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据专家考证,第3窟是文献记载的“通乐寺”、“灵岩寺”,当时可居僧人达3000人。

第4窟是塔庙窟,一门两窗。由于工程没有全部完成,洞窟内外地面凹凸不平,石窟整体显得有些凌乱。洞窟平面呈方形,中央雕方形中心塔柱。窟门上方左右各开一个明窗,拱门和明窗呈倒“ 品”字型结构。中心塔柱四面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比较完整。窟内四壁风化严重,南壁有北魏正光年间(520年~525年)“为亡夫侍中造像记”题铭,约100余字,据考证是云冈现存纪年最晚的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间(520年~525年)开凿,是第1至第13窟之间仅有的晚期大窟,现已风化不清。窟顶东端可见团莲与飞天。

此刻,大家看到几座宏伟高耸的楼阁,它们建筑在洞窟的前檐,被称为窟檐建筑。据专家考证,云冈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数因战争或其它因素毁坏,现仅存的窟檐建筑为清代以后建造。

第5、6窟是一组双窟,窟檐建于清代的顺治八年(1651年),这组建筑朱红柱栏、琉璃瓦顶、巍峨挺拔、气势非凡,是五间四层的绕廊木构楼阁。第7、8窟同样是一组双窟,辽代那里被称为护国大寺,此刻的窟檐是1994年由国家拨款重新建造,对保护石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再从中区的第5窟开始参观。

第5、6窟是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中最精彩壮观、最具代表性的石窟。

第5窟分前后两室,为椭圆形的穹窿顶马蹄形。后室佛像布局为三世佛,进入高大的后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尊两腿双盘、双手叠放腿上的释迦牟尼佛为结跏趺坐像。大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第一大佛。大佛的双腿长达15.5米,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专家们认为这尊大佛是北魏孝文帝为他的父亲献文帝凿造的佛陀象征。那么上述历史在此窟是否有所体现呢?

请各位细看,释迦佛头顶为蓝色螺髻,面庞方圆,轮廓清晰,白毫点朱,细眼长眉,鼻梁高直,唇含笑意,两耳垂肩,身着褒衣博带,通肩架裳,在端庄、慈祥的神情中透露出神圣、超凡和自信的风貌。尤其是这尊佛像身穿双领下垂,内衣束结,宽大柔软而下垂的袈裟,衣纹流畅,给人一种丝的质感。大佛的右侧是未来世弥勒佛,左侧为过去世燃灯佛。

主佛的对面是两层高约1米的8尊佛教造像,衬托着主佛更加高大、雄伟。拱门东侧雕凿着菩提树和树下二佛对坐的造像,属北魏石窟内常见的题材。请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后面有一狭长的隧道,你们猜这是做什么的?对了,这是佛教信徒们礼拜绕行的诵经道。

第6窟是云冈石窟中以雕刻技术精湛,雕刻内容丰富、精巧著称的一窟,称第一伟窟。窟平面呈回字形,窟后室正中凿一方形塔柱,塔高15米,分上下两层。环绕塔柱下层四周和东南西三壁的中心,是工匠们精心雕刻33幅表现释迦本传的故事图。这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宗教石刻连环画珍品。艺术家以浅浮雕和高浮雕结合的手法,用连续排列的形式,运用近40幅的雕刻,表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前后到降魔成道、初转的佛传故事。

请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采用近似圆雕的高浮雕,佛像立体感很强。四方塔柱上层的立佛是具有极高水平的镂空雕刻法,这种立佛被称为“接引佛”。

我们举目四周环视,发现整个洞窟雕饰富丽堂皇,几乎找不到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间,在巨大的中心塔柱和整个洞窟的四壁上,雕满了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养人、瑞鸟、神兽、花卉,真是一座热闹拥挤,琳琅满目的佛国世界。窟中石雕造像有3000多尊,主题以歌颂佛母和表现释迦一生的成佛弘教经历为主,因而也称之为佛母洞,其实此窟也是孝文帝为其祖母冯氏开凿的一个祈福洞窟。

前面提到的释迦本传的故事图具体如下:

(1)迦毗罗卫国是古印度的一个国家,国王是净饭王。他和王后摩耶夫人,年近40岁未曾生育。膝下无子的国王非常焦急。一天夜里,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来,之后怀了身孕。王妃有喜的消息传开,各国使臣纷纷前来祝贺。

(2)按当地习俗,妇女应回娘家分娩。公元前454年,摩耶夫人在快临产时,在妹妹和仆人的陪侍下回家。在途经毗尼公园时休息。刚到一棵菩提树下,夫人预感快要生产了。于是,一手抓住树枝,一手在妹妹的搀扶下,从右腋生出了孩子,这就是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出生,天空出现五彩祥云。

(3)太子降生时,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行七步,出现步步生莲花的场面。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如狮子般怒吼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4)天上九龙口吐圣水为太子洗澡,这天称为“浴佛节”。汉传佛教将农历四月初八定为释迦的生日。

(5)天人舞乐,大象眉飞色舞,大家迎接净饭王和太子还宫。

(6)国王请仙人为太子看相,太子相貌出众,不同常人。仙人回禀国王说:“太子乃大圣人降世,若留家中将继承王位,若离家则必成佛道”。

(7)国王为太子建造豪华的三时殿,选来美女让太子享乐,欲使太子消除学佛之心。大家看太子却表现深思熟虑和感触人间烦恼的神情。

(8)太子年满17岁,国王为他娶善觉国公主耶输陀罗为妻。按照风俗要试力定婚,太子一箭穿七面金鼓。

(9)太子娶妻后,在宫中娱乐。

(10)娶妻生子后,太子向父王提出到宫外游玩要求。

(11)一太子乘车出游,分别遇到老人、病人、死人。在一位法相庄严的僧人引导下,研修解脱人生摆脱苦难之道。

(15)太子向父王请求出家修行,遭到父王的拒绝。

(16)太子乘马离宫,四天神托起太子的坐骑逾越城池而去。经过5年寻访,6年苦修,太子最终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7天后悟道成佛。

(17)太子成佛后,被誉为释迦牟尼,这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太子本身故事中以“鹿野苑初转图”雕刻精美传神而著称,图中释迦牟尼正在启齿讲经,佛身边的诸弟子面带敬意双手合十洗耳恭听,就连佛陀身边的两头小鹿也因闻佛法而面带微笑。

第6窟在总体布局、造像风格、雕刻手法等方面,代表了北魏传统石窟艺术的最高境界,尤其佛像改变了过去的服装,雕成了褒衣博带式的佛装,采用了当时南朝士大夫地主阶层的服饰,被称为“太和造像”。推测孝文帝完成第6窟开凿之后,不久便迁都洛阳。大家在第6窟前室上方的门桅上,能够见到几个牌匾的把钉,这是谁的牌匾?当年清朝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之后,回北京途经云冈石窟,看到第6窟雕刻的佛像如此精美,于是留下了“庄严法相”四个大字。不知何时,牌匾已不知去向。

第七、八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部,是孝文帝时开凿的一组双窟,属孝文帝初任皇帝时开凿,是云冈石窟第二期开凿较早的石窟。七窟前现存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左右分段。

细心的朋友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孝文帝时期开凿双窟”?双窟的开凿可能与冯太后擅政有关,冯太后是文成帝的皇后,孝文帝即位时任皇太后,一切朝政大权操纵在这位冯太后手中,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冯太后逝世。当时将冯太后和孝文帝并称为二圣或二皇,冯太后信奉佛教,开凿双窟应与冯太后主持朝政有重大关系。

第7窟的主像是三世佛,造像风化严重。七窟后室北壁上层天幕龛的中央,雕一交脚弥勒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备一倚坐佛像,两边为二胁侍菩萨。下龛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对坐讲经论法图。前后室壁面分层分段大面积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以及佛传故事的佛龛,以释迦佛降伏火龙的雕刻较为精美。

请大家抬头观赏窟顶。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在平棋藻井图案内六格,每格以莲花为中心,环绕八身飞天。传说飞天又名香音神,以能歌善舞著称,当佛讲经说法时,飞天在天空向凡界播洒四瑞花雨。东西两壁对称开凿,壁与顶部相接处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层雕有八个不同的佛龛。南壁凿有一门一窗,左右两侧各雕四个佛龛。门窗间有并排雕刻两组相向合掌而跪的六个供养人和伎乐天人像,这6位供养天人的造像,被专家称为“云冈六美人”,这是云冈石窟中最先出现的供养人形象。明窗内雕菩萨和禅定比丘。内拱内雕力士、护法天王和飞天。

从第7窟走到相连的第8窟,发现两窟的主要造像、造像组合及其纹饰风格均基本相近。值得注意的是供养天人行列上方雕出了仿木构屋檐,这是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说明孝文帝初期佛教开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第8窟门拱东西两侧的雕像,是云冈石雕中罕见的艺术品,西侧是三头六臂的鸠摩罗天乘孔雀的造像,东侧为三头八臂的摩醯(xī)首罗天骑牛的造像。两组造像中,以鸠摩罗天像著名,被认为是东西方艺术最巧妙的组合。鸠摩罗天又称鸠摩罗什,音译是“童寿”,他是后秦时代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译出了《妙法莲花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人们将他尊为佛教护法之神。鸠摩罗天雕像给人智慧(三头)、力量(六臂)、安详(面善)、吉祥(手托吉祥鸟)的感觉。他乘坐的孔雀,是名为“那罗延夫”的神鸟,口衔玉珠,爪趾雄健,尾巴卷起长长的羽毛。第8窟的造像给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但又因四壁雕刻严重风化而让人痛惜。

第七、八窟与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内容、造像构成、题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从中折射出北魏社会变革的洪流。

接下来,大家请随我参观云冈中部的“五华洞”。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被人称为“五华洞”。“五华洞”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

第9、10窟是一组双窟,开凿时代略晚于7、8窟,为冯太后的阉官王遇负责设计监造,两窟初建于公元484年。第9、10窟的前室雕凿四根八角柱,每窟洞开三门,颇具汉魏以来中国建筑’“金楹(金柱)齐列,玉局(柱础)承跋”的遗风。大家看到的前室侧壁屋形龛、后室窟门上方屋形檐等雕刻,都是仿汉民族木结构的建筑形式。

第9窟后室主佛释迦像,面相方圆,右袒式的服装。西北壁下层雕凿附有榜题的分栏长卷式画面,是太子本生故事图,手法简朴。后室两侧雕护法像,显示出高超的石窟寺艺术魅力。

第10窟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壁画布置有释迦多宝并坐像。后室门楣雕饰十分精细,门楣上方的须弥山层峦叠嶂,山间二龙交首盘环,山腰间有参天的林木和奔跑的动物,山体左右雕有阿修罗天和俱摩罗天护法神。这组雕塑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对称均衡,别具匠心。

第9、10窟的顶部均雕有飞天造像。大家看那凌空飞舞的是歌舞神紧那罗,饰万字栏干圆拱龛中的伎乐神乾闼婆为她伴奏,把人们带入歌舞升平的天堂世界。飞天造像群的仙人,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双飞燕,其舞姿优美,可与敦煌的飞天造像相媲美。

第11、12、13窟是一个组合的整体形式,以第12窟为中心。第12窟是凿前后室的洞窟,前室外壁上方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开三门。后室南壁中央上凿明窗,下开窟门。两侧的11、13窟则于窟门上方各开明窗,与12窟构成左右对称的立面布局。

第11窟为塔庙窟,塔柱下层皆以立佛雕像出现,上层南面为弥勒菩萨,其他三面为倚坐佛像。窟东壁有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邑义信士女等造95驱石庙形象铭,西壁有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1窟的题记是云冈石窟研究的重要资料,太和七年是现存最早的题记。

第12窟为佛殿窟,主像下龛为释迦多宝,上龛是弥勒菩萨。前室雕交脚坐佛像。第12窟是云冈石窟中著名的音乐窟,也叫佛籁洞。后室的雕像分上下两层,布局庄严肃穆而又隆重。上层表现释迦牟尼出世以前的生活,在兜率天宫作为护明菩萨修道以备出世;下层则雕刻了释迦牟尼降生人世后,修成正觉而成佛的一段经历。前室则充满了音乐活力,雕满了舞蹈伎群和乐伎群。

大家看,最上层的天宫伎乐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在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乐器从西向东依次有吹指、齐鼓、排萧、横笛、筝、琵琶、觱篥(bì lì),竖箜篌、琴、细腰鼓、义嘴笛、法螺、鼓等,都是西凉、龟兹、天竺等国的乐器。置身于音乐窟内,仿佛大家看见北魏时期各族人民歌舞演奏的宏伟壮观的场面。

第13窟的平面呈马蹄形,为佛殿窟。主像弥勒菩萨高达13米,佛像头戴宝冠,佩臂钏,左手抚膝,右手上举,交脚的右壁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既起支撑作用,又有装饰效果。窟内南壁中层的四阿式重屋的华盖下的七佛立像,东壁下层的半跪供养天人像,均被认为是云冈石窟的上乘之作,以雕饰精美,姿态飘逸著称。

云冈石窟的中区参观将告一段落,相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大家记住孝文帝时期雕凿的石窟称为“孝文石窟”,褒衣博带式的服装又称“太和造像”。专家们将孝文帝开凿的石窟样式,称作“云冈模式”。这种模式,为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创造了北朝佛像样式,影响整个北方地区。此刻,我们将西行继续参观。西区的第14窟已风化崩塌,仅西壁保存部分造像。第15窟是著名的“万佛洞”。它们都是孝文帝迁都以后的石窟。

“万佛洞”到了,大家能够看到窟内雕满小佛坐像,佛像数量可大致统计近千个,亦有“千佛洞”之称。千佛的开凿流行于北魏,源于“三劫三世千佛”术语。佛教将过去劫、此刻劫、未来劫称为“三劫”,每一劫又分过去、此刻、未来“三世”,统称“三劫三世”。每一劫世中各有一千人成佛教化众生,这就是“三劫三世千佛”。还有一个佛教术语是“三劫三世十方诸佛”,每一世有一个空间,以须弥山为中心,划分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统称十方,每方内又有过去、此刻、未来三世佛教化众生。 十方诸佛是无数无量的意思,“千佛’、“万佛”指数量很多,并不必须是“一千”或者“一万”。“万佛洞”内佛造像排列整齐,雕凿大同小异,能够说是千佛一面。

大家面前是西区第16、17、18、19、20号洞窟,这5个洞窟宏伟壮观,场面开阔,为北魏早期的石窟,由著名高僧昙曜负责开凿,习惯称:“昙曜五窟”。

说起昙曜开凿石窟,应当从“魏太武灭佛”讲起。北魏从道武帝拓跋洼定都平城(大同市)开始,注意推崇佛教,平城一度造寺建佛盛行,僧侣人数增多。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后,仍然祟教佛法,但太武帝主要祟尚武力,经过战争兼并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司徒崔浩是太武帝的谋臣,在战争中出谋划策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信奉道教。在崔浩的引导下,太武帝对道教产生了兴趣,太延六年(公元440年)将年号改为“太平真君”,大肆宣扬道教。恰好在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陕西发生盖吴起义,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太武帝在长安一座寺院内发现了兵器、藏在寺院中的女人。于是,太武帝在崔浩的鼓动下,开始下令全国性灭佛、毁坏寺院、烧经书、坑杀僧人,使佛教传入中国后首次遭到打击,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灭佛事件,佛教界称为“法难”。佛教史将太武帝灭佛、以后的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五代后周世宗灭佛,统称“三武一宗”。据说太武帝灭佛后身染重病,对灭佛深感后悔,并且诛杀了崔浩等人。太武帝的孙子文成帝继位后,开始恢复佛教,很快各地建寺造佛,允许高僧复兴佛法。

昙曜,少年出家,原是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高僧,到达平城后受到太子拓跋晃的礼遇,开始管理众僧。太武帝灭佛时,他逃离了平城。文成帝兴佛后,昙曜在路边巧遇文成帝车队,俗话说:“马识善人”,文成帝的马咬住昙曜的袈裟不放,于是昙曜就成为管理全国僧尼事务的“沙门统”。昙曜是以禅业著称的高僧,在文成帝的赞同下,选择了武周山南麓这块幽静之处进行开窟修禅。从公元460年开始,昙曜组织了开凿石窟的建设,此刻我们看到的西区五处石窟,就是著名的“昙曜五窟”。

《魏书·释老志》是一篇记载北魏佛教的史料,称:“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五窟的主佛形体高大,气势非凡,“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五窟的资料,强烈地反映出国家集权色彩,表现出佛教对王权的依靠性,佛教徒们忠君礼佛、拜佛如同礼皇帝。五窟的主佛像是北魏的皇帝,从第16至20窟依次为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未继位)、文成帝。他们面相半圆,深目高鼻,眉眼细长,蓄八字须,两肩齐挺,肩宽体壮,右袒或通肩服装,具有浓厚的西方风格。五窟的形制,均为仿印度草庐的椭圆形,穹隆顶,马蹄形平面。

请大家随我来,从第16窟开始介绍“昙曜五窟”。

第16窟为三世佛,主佛释迦立像高13.5米,面相清秀,英俊潇洒,身着厚重的毛毡披,胸着佩结带,大裙齐胸,立于莲花座上,显示出道武帝拓跋珪征服鲜卑诸部,建立北魏王朝的英雄气概。

第17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表现出明元帝拓跋嗣的盛气凌人的样式。

第18窟三世佛立像,高15.5米,主佛像是一尊披着千佛袈裟的安详沉静的释迦立佛,之所以称之为千佛袈裟,是因为袈裟上刻有无数的小佛像,属世界罕见。既然这么独特,那么大家也应该想到了这其中必有内涵。

请大家仔细观察。佛像左手将袈裟扶在胸口,手势呈忏悔状,给人深思忏悔的感觉,其实这尊佛代表太武帝拓拔焘。在昙曜造佛像时,一边考虑到太武帝曾经灭过佛法,一边又想他也完成了北魏统一大业,于是合情合理地设计出此千古独有的一尊造像。在石窟艺术方面,主像身着轻薄贴体、衣纹紧密的服装,反映了印度恒河流域一带笈多造像的某些特征。正壁东上方的罗汉浮雕造像,以个性突出、形象生动,被誉为云冈早期造像的佳作。

第19窟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佛像,高16.8米,三世佛主像释迦呈结跏趺坐,面容慈祥,端庄稳静,是景穆帝拓跋晃的象征。拓跋晃是佛教的崇拜者,可惜未登王位便去世了。窟内满雕千佛,西侧的罗眼罗实子因缘像,颇具西方造像风格。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是被誉为云冈石窟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露天大佛。大家之前应该在很多明信片、宣传片中都一览过它的容颜。露天大佛是在1000多年前的辽代,发生坍塌后,露天而坐的。这尊高达13.7米的结跏趺坐佛像,面容丰满端庄,双肩宽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结跏趺坐状,手势为大日如来“定印”状。定印,又称禅定印,是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的意思,是释迦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沉静思考状态。据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

这尊大佛便是北魏文成帝拓拔睿的象征。他恢复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大佛的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犍陀罗造像和中亚牧区服装的特点。 距离产生美,角度显神韵。在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同的距离和角度观赏,都会产生各种变化着的美及其神韵。露天大佛是谁的形象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前面说的文成帝的化身,是昙曜为报答知遇之恩而造,那么另一说它是完美的佛的化身,不论哪种说法吧,都有着很好的涵义。

参观完中区,接下来便是西区。

云冈西部窟群包括云冈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第21窟至第45窟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的建筑工程,孝文帝迁都后的平城,仍然逗留了一大批中下层贵族和佛教僧侣。洞窟开凿的时间从494年开始,至524年结束,规模不大,窟龛种类复杂。其特点是不成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为补刻的小龛多。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文雅秀丽,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具有浓厚的汉化风格,与龙门期雕刻十分接近。

云冈石窟晚期主要以第33、35、38、39窟为代表,流行三壁三龛式的洞窟。“秀骨清像”式的造像流行,表现出佛像一律褒衣博带,菩萨帔帛交叉新造型;造像的身姿挺秀,风神飘逸,注重形式美。一种长颈、削肩,裙摆密折平行的新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乐神浮雕,是研究北魏杂伎的形象资料。

第38窟是北魏晚期雕刻精美、题材丰富的代表性小窟。大家看,在窟门外部两侧各雕力士,威武雄壮,窟门上方镑刻吴天思造像记。窟内平面作长方形,平顶刻方格平棋藻井,正圆拱华绳龛内雕释迦、多宝并坐像,龛侧雕释迦涅槃像。南壁窟门东侧雕“降伏火龙”、“鵰鹫怖阿难”及“三道宝阶”的佛传故事,西侧雕释迦修成佛后的鹿野苑初转像。东壁上层雕弥勒龛,下层雕释迦龛。西壁的倚坐佛像雕在盘形帐幕龛内。一组男女供养人行列雕像,排列在东壁及北壁佛龛下部;供养人群中间雕树上伎乐人奏乐的音乐树,还有爬杆倒舞的“幢倒伎神”。大家看窟顶的方格平棋,以大圆莲为中心,周绕化生童子、诸天仆乘,四周雕刻奏乐飞舞的乐神乾闼婆、歌舞神紧那罗。第38窟在一个不大的空间内,雕刻出丰富多变的造像资料,他们杂而不乱,形象鲜明,充分显示出北魏晚期的石窟艺术风格。

第39窟中心五层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间,六柱,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稳重隽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资料。

第40窟整体布局巧妙地运用装饰艺术,使洞窟格式、构图既有规律,又有变化,提高了石窟艺术的格调。

北魏晚期的石窟造像题记资料丰富,主要有延昌、正光年间的题记,个别有“托生净土”、“腾神净土”记载。净土宗是北魏名僧昙鸾在山西中部交城兴建玄中寺创立的佛教门派,在下层民众中广为流传。唐代的净土宗声望极大,在长安求学的日本僧人将净土宗传到日本,玄中寺成为日本佛教净土宗的祖庭。

经过游览云冈石窟,大家或许对石窟寺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或者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一点兴趣。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指名要求参观云冈石窟。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蓬皮杜总统参观了云冈石窟。蓬皮杜先生对云冈石窟感触颇深,他说:“云冈石窟无疑是人类艺术的顶峰之一。”

也许大家有同样的感受,为我们拥有这座石雕艺术宝库而自豪。可是,当大家看到人为损坏现象和风化、水蚀、污染造成的破坏,又无不为此感到痛惜。解放以前,被盗往海外的云冈佛像竟达1400尊之多,分别散落在海外的大小博物馆内。解放以后,政府曾多次拨巨款保护和修葺云冈石窟,第7窟外室的石碑,讲述了云冈石窟的保护情景。由于近年煤尘的污染,给石窟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外衣,政府又拨巨款修路改道,使石窟免遭进一步损坏。对云冈石窟的保护,是我们每位游客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样我们才能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美好的旅程即将结束,欢迎您下次再来!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846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