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9.26-27)

作者:周立、奚云霄、马荟、方平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关键词:新型集体经济 资源匮乏 公共池塘资源 自主治理

一、中层概念:

新型集体经济(本文,未达成共识):

含义:以集体所有制为基本前提,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劳动者可以进行劳动、资本、土地等各生产要素联合,并以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方式进行分配。

基础: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核心:是现代产权制度,其核心特征是集体所有与股份合作

公共池塘资源:是一种人们共同使用资源系统而分别享用资源收益的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例:地下水、渔场、牧场、石油等)。自主治理是路径。

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使用者通过相互交流和博弈,自行找到解决“公地悲剧”的制度安排.

研究问题:探究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破除资源匮乏困境去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二、问题的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的统分困局

表现:

“统的过度”: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强调和对个体农户经济的忽视,极大地制约了生产力与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太穷、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成为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

“分的过度”:。改革开放之后,农村集体经济分的过度导致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的联系越来越弱,农村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功能弱化

(二)、新型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

1、 始发于改革开放后的股份合作制

2、 目前研究对它的定义尚未有明确定义

3、发展模式:

外生发展:以政府为主导,村集体主要依靠财政补助、征地款项、涉农项目扶持以及税源企业分成等方式获得集体经济收入,大多存在于集体资产薄弱的村庄。

依靠政府扶持

弊端:缺乏持续稳定性,存在集体资产流失的风险

内生发展:村集体依靠自身的集体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从事生产经营。

(三)、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破除资源匮乏困境,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1、分析两种竞争性假说的弊端

产权缺失说:着眼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经济效益,注重效率,过分强调产权明晰的发展导向,结果是带来集体资产流失甚至“集体性”流失的问题,最终导致“无公平的效率”。

社会经济说:讲究社会效益为先,注重公平,对经济行动中公平正义、民主与集体主义的过分强调,极易导致农村集体经济陷入“无效率的公平,缺乏可持续性。

2、引出公共治理说

在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论,提出第三种竞争性假说——公共治理说

(1) 公共治理的实现途径是自主治理

价值核心:证明了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的存在,即多元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善治。

(2)自主治理引入公共池塘资源概念

(3)将农村集体资产划到到公共池塘资源的范畴中(符合公共池塘资源定义)

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而言,在村集体内部集体成员均对其拥有所有权,所以基本无法排斥集体内任何成员的使用(非排他性)

农村集体资产相对稀缺及用途管制等特征,可能会刺激村集体成员对其进行竞争性获取和利用。(竞争性)

3、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将结合中国政策实践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论,弥补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在资源建设、资源收益分配方面的不足。

三、理论基础

公共治理的理论框架:

(1) “资源共建”破解资源匮乏困境(基础

社会资本为纽带“共建”集体所有的公共池塘资源,破解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困境

方法:利用社会资本通过信任关系与社会网络共建新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公共池塘资源)

(2) “社会共治”创新集体经济发展制度(核心)

以自主治理为基础实现资源利用的“社会共治”,创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方法:以自主治理为基础激发创新农村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治理农村公共池塘资源的新的治理体系新,目的是促进新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成果共享”解决利益分配失衡(目标)

以股权配置为手段促进资源收益的“成果共享”,调控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分配格局

方法:继承已有的好的利益分配方式,以股权配置为手段调整农民的利益分配格局

逻辑:让农村多元主体参与自主治理,对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的公共池塘资源进行有效治理,最终实现成果共享的目标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单案例研究方法,运用袁家村典型案例更好地说明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破解资源困境,实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属于“如何”问题的范畴,适合做单案例的深度研究。

原因:

1、 袁家村满足新型集体经济的特征:

所有制:袁家村的土地、开展经营的小吃街都为集体所有,合作社自愿入股;

合作形式:袁家村采取股份、土地、资金合作入股;

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金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 属于内生资源匮乏型:

发展初期只剩下水泥厂,既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制造业,也无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

依靠乡村旅游发展,以本土农民为主体;

五、共治理论运用到案例实践

(一)资源共建

1、依靠村庄的社会资本发现并汇聚村庄资源

表现:

(1)郭占武及村委会成员自发筹集了一笔资金发展农家乐;(自有资本)

(2)通过村庄的信任机制,袁家村成功汇聚了来自村集体成员的资金(信任关系)

(3)利用袁家村藉由村庄的社会关系网,或由乡土社会的熟人关系网对外招商(社会网络)

2、利用村庄的已有资源建设公共池塘资源

表现:

(1) 依托村庄聚集的资金和人才,袁家村建设了有形的公共池塘资(康庄老街、小吃街等)

(2) 基于有形的公共池塘资源,袁家村开发了无形的公共池塘资源,奠定了新型集体经济转型的资源基础。(袁家村品牌)

(二)社会共治(基于中国具体实践

(1) 资源的使用者同时是资源的贡献者(乡村资源与经营者之间)

(2) 规则的执行主要依靠非正式制度:解决冲突主要依靠权威人物的调解来进行;

(3) 资源的占用规则更注重效率:一家小吃店只能经营一种小吃,资源占用规则是村庄规避同质化竞争;

(4) 权威领导下的自主治理;袁家村的自主治理是村委会领导下的自主治理,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实际上都由村委会决定,其他村民或参与者其实是被动地参与治理过程;

(三)成果共享(体现人文关怀)

1、 以项目为主体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调和了集体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且极大地调动了集体成员参与新型集体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2、 通过股权配置调整不同集体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分配原则)

(1) 调节合作社经营股与分红股的收益权分配

不同小吃店经营股和分红股收益权大小的灵活设置,

缩小了小吃街的收入分配差距,维护了小吃街经营项目的多样性;

肯定了劳动者的能力与贡献,保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体现了对处于劣势经营者的人文关怀。

(2) 调节不同集体成员间的分红股股份分配

为了解决集体成员间的股份分配问题,袁家村村委会制定了一套“钱少先入、钱多少入、照顾小户、限制大户”的派股原则,以帮扶贫困农户。

六、结论:

(一)利用村庄的社会资本发现并集聚物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共建”公共池塘资源,作为新型集体经济起步、转型的资源基础,以破解村庄的资源匮乏困境。

(二)建立中国化的自主治理规则,以实现“社会共治”,推动公共池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三)通过股权配置推进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解决利益分配失衡问题,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共享”,最终实现集体成员的共同富裕。

七、贡献

(一)开创性地从公共事务治理的理论视角,研究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在把农村集体资产看作公共池塘资源的基础上,将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与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问题相联系;

(二)将西方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与中国特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论相结合,区分共建、共治和共享三大发展阶段,构建资源匮乏型村庄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可行之路;

(三)发掘中国乡土情境下自主治理的独特内容,为完善公共池塘资源和自主治理理论,贡献中国经验。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9.26-27)

作者:周立、奚云霄、马荟、方平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关键词:新型集体经济 资源匮乏 公共池塘资源 自主治理

一、中层概念:

新型集体经济(本文,未达成共识):

含义:以集体所有制为基本前提,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劳动者可以进行劳动、资本、土地等各生产要素联合,并以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方式进行分配。

基础: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核心:是现代产权制度,其核心特征是集体所有与股份合作

公共池塘资源:是一种人们共同使用资源系统而分别享用资源收益的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例:地下水、渔场、牧场、石油等)。自主治理是路径。

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使用者通过相互交流和博弈,自行找到解决“公地悲剧”的制度安排.

研究问题:探究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破除资源匮乏困境去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二、问题的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的统分困局

表现:

“统的过度”: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强调和对个体农户经济的忽视,极大地制约了生产力与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太穷、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成为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

“分的过度”:。改革开放之后,农村集体经济分的过度导致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的联系越来越弱,农村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功能弱化

(二)、新型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

1、 始发于改革开放后的股份合作制

2、 目前研究对它的定义尚未有明确定义

3、发展模式:

外生发展:以政府为主导,村集体主要依靠财政补助、征地款项、涉农项目扶持以及税源企业分成等方式获得集体经济收入,大多存在于集体资产薄弱的村庄。

依靠政府扶持

弊端:缺乏持续稳定性,存在集体资产流失的风险

内生发展:村集体依靠自身的集体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从事生产经营。

(三)、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破除资源匮乏困境,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1、分析两种竞争性假说的弊端

产权缺失说:着眼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经济效益,注重效率,过分强调产权明晰的发展导向,结果是带来集体资产流失甚至“集体性”流失的问题,最终导致“无公平的效率”。

社会经济说:讲究社会效益为先,注重公平,对经济行动中公平正义、民主与集体主义的过分强调,极易导致农村集体经济陷入“无效率的公平,缺乏可持续性。

2、引出公共治理说

在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论,提出第三种竞争性假说——公共治理说

(1) 公共治理的实现途径是自主治理

价值核心:证明了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的存在,即多元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善治。

(2)自主治理引入公共池塘资源概念

(3)将农村集体资产划到到公共池塘资源的范畴中(符合公共池塘资源定义)

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而言,在村集体内部集体成员均对其拥有所有权,所以基本无法排斥集体内任何成员的使用(非排他性)

农村集体资产相对稀缺及用途管制等特征,可能会刺激村集体成员对其进行竞争性获取和利用。(竞争性)

3、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将结合中国政策实践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论,弥补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在资源建设、资源收益分配方面的不足。

三、理论基础

公共治理的理论框架:

(1) “资源共建”破解资源匮乏困境(基础)

社会资本为纽带“共建”集体所有的公共池塘资源,破解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困境

方法:利用社会资本通过信任关系与社会网络共建新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公共池塘资源)

(2) “社会共治”创新集体经济发展制度(核心)

以自主治理为基础实现资源利用的“社会共治”,创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3) 方法:以自主治理为基础激发创新农村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治理农村公共池塘资源的新的治理体系新,目的是促进新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成果共享”解决利益分配失衡(目标)

以股权配置为手段促进资源收益的“成果共享”,调控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分配格局

方法:继承已有的好的利益分配方式,以股权配置为手段调整农民的利益分配格局

逻辑:让农村多元主体参与自主治理,对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的公共池塘资源进行有效治理,最终实现成果共享的目标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单案例研究方法,运用袁家村典型案例更好地说明资源匮乏型村庄如何破解资源困境,实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属于“如何”问题的范畴,适合做单案例的深度研究。

原因:

1、 袁家村满足新型集体经济的特征:

所有制:袁家村的土地、开展经营的小吃街都为集体所有,合作社自愿入股;

合作形式:袁家村采取股份、土地、资金合作入股;

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金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 属于内生资源匮乏型:

发展初期只剩下水泥厂,既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制造业,也无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

依靠乡村旅游发展,以本土农民为主体;

五、共治理论运用到案例实践

(一)资源共建

1、依靠村庄的社会资本发现并汇聚村庄资源

表现:

(1)郭占武及村委会成员自发筹集了一笔资金发展农家乐;(自有资本)

(2)通过村庄的信任机制,袁家村成功汇聚了来自村集体成员的资金(信任关系)

(3)利用袁家村藉由村庄的社会关系网,或由乡土社会的熟人关系网对外招商(社会网络)

2、利用村庄的已有资源建设公共池塘资源

表现:

(1) 依托村庄聚集的资金和人才,袁家村建设了有形的公共池塘资(康庄老街、小吃街等)

(2) 基于有形的公共池塘资源,袁家村开发了无形的公共池塘资源,奠定了新型集体经济转型的资源基础。(袁家村品牌)

(二)社会共治(基于中国具体实践)

(1) 资源的使用者同时是资源的贡献者(乡村资源与经营者之间)

(2) 规则的执行主要依靠非正式制度:解决冲突主要依靠权威人物的调解来进行;

(3) 资源的占用规则更注重效率:一家小吃店只能经营一种小吃,资源占用规则是村庄规避同质化竞争;

(4) 权威领导下的自主治理;袁家村的自主治理是村委会领导下的自主治理,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实际上都由村委会决定,其他村民或参与者其实是被动地参与治理过程;

(三)成果共享(体现人文关怀)

1、 以项目为主体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调和了集体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且极大地调动了集体成员参与新型集体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2、 通过股权配置调整不同集体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分配原则)

(1) 调节合作社经营股与分红股的收益权分配

不同小吃店经营股和分红股收益权大小的灵活设置,

缩小了小吃街的收入分配差距,维护了小吃街经营项目的多样性;

肯定了劳动者的能力与贡献,保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体现了对处于劣势经营者的人文关怀。

(2) 调节不同集体成员间的分红股股份分配

为了解决集体成员间的股份分配问题,袁家村村委会制定了一套“钱少先入、钱多少入、照顾小户、限制大户”的派股原则,以帮扶贫困农户。

六、结论:

(一)利用村庄的社会资本发现并集聚物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共建”公共池塘资源,作为新型集体经济起步、转型的资源基础,以破解村庄的资源匮乏困境。

(二)建立中国化的自主治理规则,以实现“社会共治”,推动公共池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三)通过股权配置推进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解决利益分配失衡问题,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共享”,最终实现集体成员的共同富裕。

七、贡献

(一)开创性地从公共事务治理的理论视角,研究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在把农村集体资产看作公共池塘资源的基础上,将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与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问题相联系;

(二)将西方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与中国特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论相结合,区分共建、共治和共享三大发展阶段,构建资源匮乏型村庄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可行之路;

(三)发掘中国乡土情境下自主治理的独特内容,为完善公共池塘资源和自主治理理论,贡献中国经验。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888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