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899】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复提这个参照值

【1】@孟岩

牛市亏钱指南
昨晚看到很多行业里公司们备战的照片和信息,有的夜市开户、有的 24 小时银证转账,还有的比着把下单时间提前 … 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十一前有知有行准备了一张卡片——《写给着急入市的新朋友》。
一位朋友对我说:
「30 分钟的视频也还是太长了,有 30 秒的短视频吗?或者,还是给我一个代码吧。」
除了我自己持有的「长稳海」(长钱账户、稳钱账户、海外长钱),我不会推荐任何其它投资产品和策略。
但我理解朋友们的急迫心情。
赚钱代码没有,但我脑子里有一份牛市亏钱指南,里面包含了我自己以及观察到的朋友、甚至投资大师们所犯过的错误。
我知道你很急,因此我尽量写得简单一点。
1)别借钱投资,别加杠杆
你一定会想,等赚完这一波我就把杠杆卸了。但根据我的观察,牛市杠杆越加越高的人很多,能安全卸掉杠杆的人百中无一。
2)留好足够的生活备用金
18 年时提出「四笔钱」,就是因为在牛市中看到太多新朋友把所有的钱、尤其是短期要用的钱投入到市场里。被套住后对生活甚至造成了影响。因此,最起码你需要留足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生活备用金,如果能用保险把生活中的其它风险覆盖掉就更好了。
3)要么别信,要么早信
我曾经写过牛市是一场「群众运动」,也许你现在明白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种情绪的狂欢下,可以不信、不参与,也可以早信、早参与。但切忌一开始不信,最后实在忍不住冲进来,但已经临近午夜 12 点舞会散场 …
4)切忌越涨越加仓
新朋友 90% 都会刚开始买 1 万,上涨一段时间买 5 万,上涨到牛市末期买 50 万 … 这样的买入结构,会让自己的整体成本很高,买得很贵。未来一旦市场调整或者走熊,就会快速亏损。
5)尽量别比较
牛市是一场「攀比」的游戏。你的股票涨了,但不一定开心。因为你可能没涨过同事、可能没涨过指数、可能没涨过牛市中一定存在的 10 倍股 … 不如让自己开心一点,毕竟你可能也不会去羡慕中了彩票大奖的朋友,因为知道自己做不到。更重要的是,比较带来的沮丧可能会影响心态,让动作更加变形。
6)切忌频繁切换
这一条其实和上一条有关。频繁追逐热点,其实很难。从你看到某个板块涨得好,到下决心追进去,可能已经过了涨幅最大的时间,容易追进去后自己的持仓反而涨幅更大,两边打脸,心态崩掉。更好的方式是「分散」持有多只标的,因为大部分新朋友对投资的股票、基金、策略根本谈不上「懂」,那么分散永远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
7)制定交易计划
牛市的顶部在哪里,无人知晓(当然,事后看一定有人猜对)。制定好自己的交易计划,如果市场过热,达到条件后就立即执行。而不要被市场情绪牵着跑。
8)卖出后短期别再回来
卖出后无论是继续大涨,还是短暂下跌,都别再回来。投资者总觉得自己能抓住短期的波段,其实这是投资中最难的事情之一。100 个人,95 个人容易像 #6 一样,来回打脸,搞崩心态。
9)别买爆款基金
07 年、15 年、21 年,爆款基金、按比例配售基金,都是因为买的人太多了。而买的人太多的时候,一定是股市太热或者这只基金的投资方向太贵的时候。
10)不懂不做
这个时候,这个要求可能太高,就不解释了 …
有句老话:有老飞行员,也有勇敢的飞行员,但是没有勇敢的老飞行员。
上面这份简单的亏钱指南,就像从充满血泪的飞机事故中总结出来的飞行检查清单一样,也凝结了很多老飞行员和勇敢飞行员的经验教训。
如果避开了这些,可能就离赚钱不远了。

 

 

【2】@cloz2u-

若有战必召回[憧憬]

 

 

【3】@阿詹Ganglha-Khandro

趁着过节放假,分享一个八卦故事吧,兼展示一下一个律师“找资料”的能力。
我有一个美国同事,叫作埃迪,可谓一个非典型美国人,家里一进门就挂着两幅巨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像。他在亚洲教了几年英语,回在他的家乡密歇根念了法学院,就又回到日本、新加坡工作了好些年,成了我的同事。
他的奶奶在1992年去世,因为他来了亚洲,他爸爸去了欧洲也不打算再回去了,两年前他们回了密歇根的老房子,清点他奶奶的遗物。在保险柜里,他看到了一张拍摄于1933年的照片,背景是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照片上他的奶奶是二十岁的大学生,旁边站着一个中国面孔的年轻男性,照片上写着”To Veronica with love, Benjamin”,显然是这位本杰明送给他奶奶维罗妮卡的。照片的背后,他奶奶写下了本杰明的名字,Benjamin King。
埃迪的奶奶从未向他或是他爸爸提起这位中国同学,在那个年代,不同种族间的友谊尚且不常见,”with love“也不是普通朋友之间会用的字句,这张普通的照片更被他奶奶珍藏一世。
也许是律师的工作颇为枯燥吧,埃迪从此有点疯魔了,他对他奶奶所知不多,此时却决心要靠着一个名字,找出这位本杰明到底是谁,和他的奶奶之间有过怎样的人生交集。
他于是去了密歇根大学的历史图书馆,找来了整个1930年代的密学生报纸,“密歇根日报”,然后在茫茫档案中找到了几篇文章,发现本杰明-金是一个“国际学生世界事务论坛”的“世界政治委员会”会长,他奶奶也是那个委员会的干事。本杰明想来不是本名,只是在美国起的英文名字,能找到的资料有限,于是他又联系了密歇根大学的档案馆,要来所有校友名册,又找了密歇根大学的中国学生会名册,终于知道本杰明本名 Gin Bo Min(即那个时代的韦氏拼音),是来自中国杭州的交换生,家在杭州马士街11号。 他于是问我Gin Bo Min对应的中文名字是什么,我说中国人起名字千奇百怪,这个读音可对应的排列组合非常之多。。。
埃迪毫不气馁,虽然不会中文,还是用chatgpt帮他一遍遍写中文搜索问题,试各个名字,一个叫“金伯铭”的人从历史中浮现出来。终于他找到了上海扶轮社1949年的一份档案,上面那个叫“金伯铭”的人的照片,正和他奶奶的照片上一样。
种种线索都对了起来,此金伯铭1908年出生在杭州,父亲金元达经营过马市街11号的一家古董书店“豸华堂”,毕业于沪江大学,其间去密歇根交换,回国以后在北大和清华做过法学教授,后来去了浙江兴业银行工作。1940年,金伯铭出版了史上第一本介绍现代银行业的中文书,叫《银行实践》。这本书,我也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帮他买到了,埃迪这哥甚至把书读了,用的是拍照以后提取文字翻译的超低效阅读法。
埃迪的搜索并不就此停下,不知怎样找出来的金伯铭的高祖父叫金应麟,在清朝“登进士第”,想来所以他家里能藏许多古书,开古董书店。他发动了所有他认识的中国朋友帮他找资料,一个做研究的朋友果然不愧天天找资料,竟然找到上海市档案馆有一份金伯铭1945年和赵荷因的离婚协议。这个名字听来如此熟悉,又辗转查到赵荷因是清华前校长赵国材之女,后来做了蒋廷黻的秘书,再婚嫁给了民国外交官陈之迈,埃迪不知怎么又找到一本讲“外交官夫人们在纽约”的书,其中正有赵荷因的故事。
最有趣的是,我也才知道上海档案馆里的档案人人可以去查阅,也可以记笔记,只是不能拍照,于是找到了段志强老师帮忙。这份1945年的离婚档案,看得我啧啧称奇,看来是赵荷因提起离婚诉讼,理由是“精神痛苦,不堪同居,为前途幸福计,唯有离婚“,十五号申请,二十四号就开庭调解,调解员只问,”为何要离婚?“ 赵答,”脾气不和“,又问金,”你的意思怎样?“ 再问一次,”你真愿意和他离婚吗?“ 金答,”我愿意的。“ 就此宣布调解结束退庭,就这样轻轻地离婚了。
不过,找了这么多资料以后,并没有证据显示金伯铭1934年离开密歇根回国以后,还曾再去美国。埃迪的奶奶和他一生似乎不过短短一年的相逢,已是近一百年前的事了。还是只有那些密歇根日报,记录着他们当年曾一起组织大学生论坛,讨论”欧洲的法西斯主义“,”日本的侵华战争“等等话题,他们的论坛应当引起过相当反响,否则不会接连登上密歇根日报。
埃迪的奶奶是波兰移民,小时候跟随贫穷的父母去了美国,她爹很快抛家弃子跑了,她妈妈又在美国禁酒令期间因为私自酿酒被抓进监狱。所以埃迪的奶奶维罗妮卡,读中学的时候还得照顾两个弟弟,但她竟然顺利毕业,还考进了密歇根大学,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作为贫穷的移民,一个女性,在那个时代殊为不易。毕业以后她如愿做了老师。也许是同为移民,作为波兰人和中国人,对当时正在兴起的法西斯主义的关注,让他们成为朋友和伙伴吧。虽然只有一张照片,表达和记录了这份友谊。
因为沉迷”寻找金伯铭“,埃迪开始学中文,又跟我们律所申请,有了一个到中国工作一段时间的机会。他自然去了上海和杭州。马士街11号早已改建,但不想一街之隔的小营巷有多位名人故居,作为博物馆被保存下来,其中有钱学森故居。钱学森生于1911年,1935年入读麻省理工,家乡背景时代如此相似,不知道他和金伯铭是否相识。
关于金伯铭的线索四零年代后就中断了,但段志强老师帮我们找到了一本沪江大学1985年的校友杂志,他出现在校友合照里,旁边是一代金融大亨朱博泉。沪江大学后来并入了上海理工大学,埃迪也去参观了,据他说,扫描上海理工大学老校区图书馆的二维码,有书籍捐赠的历史记录,其中就有金伯铭,1928年把他家收藏的大量珍贵古书,捐给了学校。
埃迪一片苦心,去了许多地方,什么金伯铭可能去过的教堂(留在他的密歇根学生档案联系方式里)现在是杭州第二中学,他又把这中学的历史研究一遍。浙江兴业银行后来并入中国银行,旧址还在南京路上,金伯铭工作过的地方,埃迪自然去遥望一番,不知又怎么收藏了这银行发行过的古早纸币。这两天,他开始读金应麟的奏折合集了。最后,他去了西湖,幻想金伯铭一定在这里度过了许多时光,后来去到密歇根,那里也有一个大湖,密歇根湖。
我听到这,觉得这人是疯魔了。一开始帮他猜名字只是觉得好玩,转眼,我已眼看他投入这场研究两三年了。多么奇怪的人生寄托啊。
如果有人知道关于这位金伯铭老爷爷的任何线索,恳请你与埃迪联系,他的微信号是eomea5。我跟埃迪说,你知道在中国要谢谢别人,一般都是送茅台。(然后他这次从中国回来,就给我带了一瓶,弄的我很不好意思。)

 

 

 

 

 

【4】神圣午睡

很多读者对走线客到了美国以后如何生存感兴趣,那么我就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吧(一家之言,欢迎评论区补充)。

对于绝大部分走线客来说,进入美国边境之后,下一站就是洛杉矶的丁胖子广场。(纽约法拉盛是另一条路的终点)

为什么是洛杉矶?因为洛杉矶距离边境不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而洛杉矶又是美国人口排名第二的大城市,移民非常多,无需英语的工作机会也多。

而为什么是丁胖子广场呢?传说中的丁胖子广场为何会成为走线客的圣地?

首先,在美国,XX广场(plaza)并不是我们中国那种用来跳广场舞的广场,大致可以理解为XX小型商业中心。美国很多商业中心布局都是一样的,周围一圈商铺,中间是巨大的停车场。这一整个商业块地,就叫XX广场(如图一)。


丁胖子广场其实正式名字并不是这个,这是华人里的诨名。源自很久以前,有个绰号叫丁胖子的华人,买下了几栋楼,开了些买卖,大家就管这里叫丁胖子广场(大概如图二图三)。


后来,很多华人旅游大巴都会在这里接送客人,于是所有的华人司机都知道这里,渐渐就成了一个地标。如果迷路了,说要去丁胖子广场,司机都知道。

再后来,丁胖子广场就成了一个偷渡客的信息汇集地,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很便宜并且不看信用积分的日租房、不看身份立刻上岗的各种黑工机会和专门帮走线客转身份的移民律师。也就成了走线客心中的圣地。

那么,抵达丁胖子广场,顺利地打到黑工,能赚多少钱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因为实际上,走线过来的人,很多并不是黑工。因为他们都可以申请留下,由移民法官决定是否通过。在等待上法庭期间是可以申请工作许可的,也就是华人常说的“工卡”。有了这张卡,你就不是黑工,而是合法打工。

所以很多走线客,来了以后很快就可以得到临时身份,开始合法打工。

合法打工的收入就和本地人一样。加州最低时薪目前是15.5每小时,基本就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比如在餐馆后厨干粗活,在超市里打杂。

稍微有点技术含量,或者比较累的,比如厨师,修理,搬家,装修,剪草这些,收入就立刻高不少了。

这个工作身份可以维持多久呢?因为申请的人太多了,等着上法庭可能就要排队好几年,这期间都可以合法打工。等排到了,可以说自己病了,没法出庭,又要重新开始排。就算第一次失败,还有机会上诉。

所以很多人靠赖也能赖很多年,只要不出境,就能保持这个合法身份。这期间生个美宝,或者单身靠结婚,那么即便最终自己的申请失败,早晚就可以卷土重来。

——不过,这都是以前。现在美国政府发现了这个漏洞,采取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新来的都尽快安排上庭。已经赖了好几年的,反而再延长几年也无所谓。最近还开始大规模遣返。所以现在这个方法已经不灵了。大部分走线客,几个月以后就面临被遣返的命运。

而所谓的黑工,就是没有工卡的人。有的是因为刚来,还没来得及办身份,有的是办身份失败,不想回去,干脆就黑着。黑工主要是自己黑,但小孩即便不在美国出生,也可以免费上公立学校,还有不少福利可以拿。

因为黑工没有工作许可,只能接受一些不那么规矩的老板的剥削,是弱势群体。但其实黑工如果告老板虐待,那么老板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以前信息不透明的时代,很多黑工忍气吞声,但现在网络时代,黑工上个小🍠,什么都会了,反手一个举报,老板就轻则罚款,重则入狱。

所以这两年江湖上就出了一位举报奇才,此人现在网上也是赫赫有名,就是每天表演美式要饭的丁胖子金牌讲师。他本来也是丁胖子广场就业大军中的一员,但打了几天工后发现了举报赛道,不仅举报了自己的老板,还在网上传道授业。

这下子彻底把后来人的路给堵死了,很多丁胖子广场的老板不敢再雇佣刚来的黑工。而这几年来丁胖子“朝圣”的人又格外多,两个因素叠加,就导致现如今的丁胖子广场,挤满了找不到工作的新人。但金牌讲师自己倒是华丽转身,又开辟了一个新赛道——美式要饭。此为后话。

总之,对于一部分底层人民来说,在哪里打工都是打工,到美国打工拿的工资明显高一些,如果在加州,还可以拿到很多福利,那么跑到美国打工,是划算的。

美国的高生活成本是对中产而言,美国中产生活,就是一种非常昂贵的生活方式。

而对底层能吃苦的人来说,一个房子里可以分割无数小房间,一个个分租出去,生活成本可以降到很低。所以大家听到的打黑工几年就可以在老家盖楼,也确实不是骗人。

其中有些聪颖的,学个技术,当上技术蓝领,那就在美国也可以买漂亮大房子了(普通区的大房子很便宜,豪华区当然不行)。

只是还是那句话,当人少的时候,这是一条路。现在人山人海,路已经堵死了。政府那边天天出台针对性措施,市场这边华人自己卷到什么工作都地板价。而很多人却仍然听信中介的忽悠,花几十万冒着生命危险来了,蹲在丁胖子广场终日找不到工作。

其实今时不同往日,想去异乡闯荡,有很多更安全的地方和途径可以走,没必要再复制几十年前的路径了。

 

【5】@惊梦时_来份玛丽苏

我也知道反复提“买卖小黄书判十年”很烦。
但是这个没有实际伤害任何活着的人的案子能判十年,校对都要判四年,真实伤害虐待折磨摧毁了现实里活人的案子,那些真正穷凶极恶的犯人,那些实际上掠夺了剥削了超过100w的经济犯罪,却都比这个案子判得轻,甚至轻太多了。这不可笑吗?不让人愤怒吗?
所以我还是要反复提。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复提这个参照值。
因为让司法蒙羞、变得可耻的不是我们。是做出这些可耻判决环节上的每一个人。

 

 

【6】@回忆专用小马甲

很多人在成年后都会面临一个困惑,为啥父母宁愿相信外人,也不相信我们。他们甚至会瞒着我们,做一些极其愚蠢的决定,蠢到他们但凡问我们一句,都不至于被骗得倾家荡产遍体鳞伤。而且即使被骗被欺负,很多父母仍不知悔改,一头撞在南墙上,嘴硬到底。我的一个感受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虽然心智都下降了,但一些毫无意义的自尊心却在肆意疯长,还是企图用各种手段来维持他们作为家长的威严,来延续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家庭阶级。正是他们的一句句“你别问”“你别管”“你懂啥”才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那些骗子个个装得温文尔雅仙风道骨,整日喝茶瑜伽吃斋念佛,但其实都是些披着人皮的畜生,它们没有长半点人心。父母从它们那里获得一点可怜的“情绪价值”,最终被它们拿着虚无缥缈的饵料诱出贪念,被敲骨食髓,被骗到家破人亡。我打下这些字恨不得把牙咬碎,你不知道这段话背后,有我的多少血泪。

 

 

【7】@陈生大王

这两周股市大涨,好多人在门口徘徊,到处讨论还能不能买。我不是股票专家啊,但有一个词叫错失恐慌症。
你害怕错过机会,害怕一旦没跳进快速增长的列车就会被远远甩在后面。当看见铺天盖地的好消息,看见已经有人赚钱,你又憧憬又不安,这就是投资上的错失综合症。最明显的表现是,情绪驱动决策、盲目跟风、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忽视长期策略。
什么人群最容易受到“错失综合症”的焦虑情绪影响呢。
是低收入群体。
错失综合症,是一种典型的低收入人群陷阱。低收入者常常会有经济上的不安感,也渴望着快速翻身的机会。
这让他们更容易在市场情绪诱导下,做出高风险的投资决策。但这会在市场跳水时,给他们带来严重损失,又进一步加剧财务困境。
就像在疫情期间,美国政府为帮助民众应对经济冲击,缓解收入减少的压力,发放了疫情补助金。但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发现,一部分低收入家庭拿到补助金后,没有把这些救命钱用在日常消费上,也没有储蓄起来,而是……投进了加密货币里。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投资来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只是爱情走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后来大跌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
其实,错失恐慌症效应,对所有人都有影响。比如2021年的NFT,市场交易量曾达到每月约28亿美元,一堆名人明星下场,大家纷纷高点买入。结果现在呢,价值和成都大部分的gay一样,都是零。
对普通人来说,在时代浪潮面前,最重要的也许是提升基础金融知识,识别出自己的焦虑情绪,避免踩入陷阱。
也说说我自己的投资。老粉都知道我在买一些艺术品。前几年有位艺术家很火,火到什么程度呢,你只要能从画廊用一手价买到作品,转手就能翻三倍以上卖。
但你想在画廊买到一手作品,嘻嘻,和爱马仕一样要配货,先买一堆其他画家的破烂儿,再和老板搞好关系才有机会。
我不喜欢那位艺术家,也不认可其水平,但市场确实很火。于是一番辗转,花近百万买入。如今一两年过去,嘻嘻,拍卖价是我买入时的三折,怒赚负70%。
吃一堑长一智。我给自己总结了一些心得。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不投资自己不理解的东西。
2,不投资不相信的东西。
3,人们对“损失”的感受比“获得”更强烈。不要怕赚得少,要怕亏得多。
4,鼓励你投资的人,不会为你的损失买单。
5,远离过度自信、羊群效应。注重长期回报。不要沉迷短期利益。
6,投资最重要的,是晚上能睡得好。提心吊胆吃进嘴里的东西往往不太好。
我们都是纯粹的人,纯粹只想过好生活的人。只是别人的眼镜度数并不一定适合你。
祝老板们都能抓住时代的风!谨慎稳重投资!开心发大财!

 

 

【8】@唐不闻

网络关注度最高的一条睡虎地秦简律文,应该就是这条徭律:
“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
这条不能简单和陈胜吴广对应,过去我已经从律名、时间等角度说过,但还漏了最关键的一个角度。
这条律令是说,朝廷统一征发徭役,地方需要征调人员服役。律文里所有的处罚,不管是谇,还是赀盾或赀甲,都是针对没按时完成上级任务的地方官吏,而非服役人员的。至于服役(何况陈胜是兵役)人员失期会受到什么惩罚,和这条律文完全没有关系。以此来批驳《史记》,恐怕是用错了工具。

 

 

 

【9】@诨名唤作巴布尔

这几天沉迷韩综《思想验证区域》,节目找了十二个在政治、性别、阶级、开放性四个光谱上有差异的韩国人在一个屋子里玩生存游戏,游戏里模拟公民社会的各种元素,纳税,收入分配,媒体舆论,每晚有一个议题进行匿名辩论。
第三晚的辩论题目是,“贫困的最大责任在于自己”,赞成方里不仅有出身于富裕家庭的嘉宾,也有付出了残酷代价跻身中产因此非常笃信个人奋斗的平民嘉宾。
我很喜欢节目里一个女生,河马,作家,前女性团体活动家。她没有参与辩论,但在辩论后写了长篇帖子,说,
“在贫困问题上最令人郁闷的部分是,关于贫困的讨论常常是由非贫困的人进行。如果要问为什么福利制度这么好,却无法摆脱贫困?因为可能不知道有福利制度的信息,因为可能不相信有人会愿意帮助我,因为根本无法抽出时间。贫困,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财富的剥夺。贫困以非常多样化和多方面的方式,限制了人类发挥自身潜力的能力,其中之一就是失去对自己的信任。如果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那么也就很难以结构层面去认知到贫困的具象,这也就是贫困者会将‘贫困是个人责任’、‘这是我的责任’、‘这一切皆是因为我的无能’这种观点不断重复刻在心底的原因。”
看到这里就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964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