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下的普通人

近期刚好看完艾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趁着国庆假期又重温了一遍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同样是讲述战争的两部作品,主要描写的都是志愿军在战争下的境遇,想要表达的主题却截然不同,这样的差异引起了我的好奇。

小说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19岁的青年学生保罗在老师的鼓励下和同学一起参加志愿军投入战场的,然而当他们被派到前线以后,面对猛烈的空投炸弹和毒气,由于食物缺乏要在战壕里跟老鼠抢食,穿着长满虱子的破衣烂衫,看着周围的战友一个个死去,以及面对要亲手杀死对方平民及士兵的压力,死亡阴影下,保罗开始陷入怀疑,茫然,痛苦与麻木,他质疑自己的国家究竟是不是正义的一方,以及这种因为个人欲望引发的战争对普通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好不容易挨到战争快要结束,一直陪伴和照顾着保罗的老兵老卡却在他面前死去,拼尽全力却还是救不了老卡让保罗感到崩溃,于是出现了一个吊诡的结局,保罗死于一个各方报道没有战事十分平静的一天。

小说作者在扉页里写着这样一段让人无比震撼的话: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看完小说,我也一度陷入茫然,面对战争这个庞然巨怪,个体的命运和牺牲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只能在炮火中无奈的不断地被吞噬被碾压,战争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战争发生的那几年,它足以影响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所以为什么还是要战争?或者说为什么会有战争发生?

这个疑问却在看《志愿军:雄兵出击》的时候得到了完美的回答。

影片是以1950年朝鲜战争为背景,讲述在战争爆发初期,从国内对于是否参战有很大争议,到决定参战安排志愿军入朝,再到志愿军展开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如两水洞战役、三所里战斗,以及松骨峰阻击战。

在影片中,当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拿着详细的双方武器和人员对比数据,向周总理汇报双方的差距过大,无法预计出战胜的几率时,当他提出我们没有制空权,而制空权是现代战争成败的关键,你们是依据什么判断可以打赢这场战争的时候,周总理的回答坚定地让人泪目,是的,

因为只有打赢,中国人才能生存下去!

战争是否要打从来不取决于某个人的意志,而是被事态裹挟,情势逼迫之下有时候即使明知不可为也要去做,不为其他,只为别无选择。抗美援朝发生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经历过十四年抗日战争,十年国共内战和三年多解放战争,华夏大地好不容易迎来了和平,却有一次被裹挟不得不参加战争以捍卫胜利果实。如果不打可能换来短暂和平,却势必被敌对阵营卡准了不敢反击的死穴不停升级欺压,重新陷入旧中国被列强瓜分的悲惨命运。

和平还是战争之争

在战争中的普通人,参战的士兵们必定也有如保罗一般不知为何而战的迷茫,和看着身边战友在炮火中死去的崩溃绝望,但还是要战,不仅仅是因为军令,更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下生活。为了后人,先辈们舍生忘死,一代人打了三代人的仗才换来了这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机会,身为受到庇护的后人之一,此刻我满怀感激。

战争的结果关乎着国家命运甚至世界局势走向,个人在如此巨大的时代洪流之中牺牲无可避免,处在战争中的所有人都希望可以快速结束战争迎来新生,这就是牺牲的意义。直面战争的这一代人的人生注定无法按照正常的轨迹进行,他们的确是战争的牺牲品,也可以说是被战争毁掉的一代。曾经看到过很多战后活着的老兵的采访,在回忆讲述起战友时至今忍不住落泪,也有的老兵从此以后再也不愿意回忆和提及那场战争带来的创伤。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战争都对时代的个体身上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有些人是生命,还有些人是回忆。

最令人绝望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似乎永不停止,它像一头不知疲倦的巨兽地吞噬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似乎不到亡国灭种就不会停止,还好,还好,如今这场华夏大地上发生的长达数十年的浩劫终于结束了。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5968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