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
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糯米和猪肉可谓是比较金贵的吃食,但是每到端午前,家里早早便可以看爸爸买回的粽叶和艾草。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孩最喜欢过节了,因为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
妈妈是浙江人,爸爸是南京人,妈妈爱吃蜜枣、红豆馅儿,爸爸则爱吃肉馅儿,两个人包起粽子时总是争论不休,爸爸其实也就纯粹过个嘴瘾,包上个两三个便罢手在旁边以指导为主,而我乐的坐享其成,那时粽子没有今天那么多的花样,却也早吃不出儿时那种味道。
端午的清晨,爸爸妈妈都会早早起来,妈妈开始煮粽子,爸爸则硬要往我的脖子上套一个香包,并在我的手腕上缠道五彩绳,据说这样可以祛病驱邪。
我眼巴巴的盼到开锅,闻着满屋飘着粽叶糯米的清香食指大动,不待我动手爸爸便已替我剥好粽叶,胖乎乎的糯米棕子咕噜滚到碗里,拿一根筷子,往中间一插,麻利的在白糖里滚一滚然后递给我,一个粽子我三口两口也就囫囵下肚了。
脑海里只有那时候的一张全景图。爸爸坐着我们家那老旧而结实的木椅,我隔着小桌对坐,两人手上拿着筷子,笑着从沾满糖的碟子里夹着粽子大快朵颐,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时不时回头笑看着我俩。
李商隐诗传里有一段话我十分认同:
人对熟悉的迷恋是深深写在基因里的,因为熟悉是最能带给人安全感的东西,而安全感是生存中最不可或缺的东西。人对熟悉有多么迷恋,对陌生就有多么排斥,所以我们对其他城市的风俗习惯,对其他阶级的思想观念天然就有一种厌憎之感,这种心态只有靠海量的阅读和广博的阅历才能克服。而阅读与阅历的作用不过是增广见识,将无数的陌生变成熟悉,从而见怪不怪罢了。
如今即便不是端午也能吃上各式各样的粽子时,我却也极少吃粽子了,妈妈的手艺、爸爸的细致还有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去追寻。
端午安康!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