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理想之城皮恩扎和皮克罗米尼宫邸花园

文艺复兴的理想之城皮恩扎和皮克罗米尼宫邸花园

奥尔恰谷是意大利托斯卡纳风光最有标志性的代表地域,这里有延绵起伏的小山丘,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笔直的剑松拍成纵队,四季不断变色的田园。

而在奥尔恰谷的中心地带,镶嵌在不断起伏的美丽风光中的一座位于小山丘上的城镇皮恩扎是非常吸引人们的注意的,小镇不大,但却在1996年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皮恩扎(Pienza)建立于公元1459-1462年,这里曾经是教皇夏宫。

教宗庇护二世(Pope Pius II),即恩尼亚·皮克罗米尼,出生在这里,他在成为教宗后着手将家乡小村庄打造成一座理想的城镇。

在当时,文艺复兴初期,这里还被叫作科西尼亚诺(Corsignano),只是托斯卡纳众多小城中的一个,直到教宗庇护二世决定将这里设计成一个完美规划的理想中的城市。

并且,当时创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翻新给他贫穷的家乡,并把此作为罗马教皇的避暑地。

皮恩扎,这座被誉为“文艺复兴都市生活的试金石”的城市,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同时,这座城市是教宗比约二世(PIO II)的诞生地,当他成为教皇后,就着手将他出生 的村庄打造成为一座“理想城(Citta'ldeale)",并且更名为Pienza。之所以为理想城市,或许是因为她是第一个将城市规划引入实践的城市吧。

后来,这座城市的概念为当时城市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对日后意大利以及欧洲城市的设计概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意大利造园艺术的第一要点就是“推敲一块好地方”,且,也正如阿尔伯蒂说的那样,“那儿不可没有赏心悦目的景致、鲜花盛开的草地、开阔的田野、浓密的丛林和澄澈清亮的溪流”,因而,你可以在这里欣赏“晴朗明亮的天气、森林密布的小山和阳光灿烂的平野,倾听泉水和溪流的低语。”

对于去过皮恩扎的人、或者是学过世界建筑简史、又或者是学过外国建筑史的人来说,皮恩扎不陌生,皮恩扎广场旁的教皇庇护二世居所皮克罗米尼宫花园就是这样的一块好地方。

它建造在宫殿建筑后方,其下就是山坡。

从花园里极目远眺,田园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在当时,庇护二世于1459年决定改变他出生地的面貌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想正是在这个托斯卡纳镇第一次得以付诸实施。

随后,他选择了设计师贝尔纳多·罗塞利诺(BernardoRossellino),他拥护的著名的文艺复兴人文学者的思想和建筑师阿尔伯蒂,且,他们二人最初都来自佛罗伦萨。

且,罗塞利诺在建造中运用了他的良师益友列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BattistaAlberti)的建筑原则。

而且,这种关于城市空间规划的新观念在富丽堂皇的庇护二世广场及其周边建筑皮克罗米尼宫、博尔贾宫,以及外观是纯文艺复兴时期而内装修又类似于德国南部教堂晚期哥特式的大教堂中得以体现。

对于今天的我们开始,最难能可贵的是,15世纪重建的围墙依然大部分完好无缺的被保存下来。

勒·科索·罗斯里诺(LeCorsoRossellino)大街从东向西穿过皮恩扎并且连接着两个主要的城门。

在这条大街的每一边沿袭了古代布局,直线街道规划产生了不规则的街道布局。

皮奥广场为不规则的梯形,并且它构成了城市的中心和焦点。

在地面上,圆石的人字型式样更加突出了广场的独特形状。

皮奥广场也是该城的艺术中心,广场边上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物:大教堂、皮克罗米尼宫殿、市政大厅和主教宫殿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即使按照庇护二世的爱好加入了一些哥特式因素,但是它们主要是由石灰岩建成的。

这些建筑物大多沿科索罗斯里诺大街而建所有的喷泉和水井都是文艺复兴时期风格,所有的这些,都增加了皮恩扎的气氛。

皮恩扎城的整体规划由庇护二世设计,雇佣了贝尔纳多·罗塞利诺(1409—1464)负责建设。

罗塞利诺是阿尔伯蒂的助手,承建过著名的鲁采莱府邸,其建筑思想深受阿尔伯蒂的影响。

但是在皮恩扎,必须遵循教皇的旨意,所以这种影响体现得不很充分。

但就某些方面来说,还是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皮恩扎的建筑群是围绕着一个面积不大的梯形平面的广场布局的。

广场有石块铺成,石块上有美丽的花纹,周围则镶着石灰岩作为花边。

主教堂位于广场南边。它的斜对面是规模不大的市政厅。

广场东侧是教皇自己的宫邸,西边是主教府邸。

主教堂采用德国哥特式教堂最典型的等高式结构,由于地形关系建成了上下两个教堂。

又由于受到奥地利教堂的影响,其平面采用了厅教堂形制。

中殿和侧廊同等高,而中殿较宽阔。

大厅中八根圆柱支撑着穹隆顶,每根圆柱都是由四个半圆柱组成,底座很高。

而且,为了增加圆柱的高度,在柱头之上又加上一段17.8厘米高的方形柱和方形柱头。

而良好的采光和挺拔的圆柱,使整座教堂内部显得宽敞优雅。

教堂立面采用了古典神殿的形式,四根巨大的扁平条饰支撑着三角形山花,并用圆柱、拱券、半圆形壁龛对立面进行了装饰。

所有这些的设计和构思中,可以看出阿尔伯蒂的影响。

广场建筑群中最重要的建筑是教皇皮克罗米尼宫邸。

它的平面采用了佛罗伦萨传统的宫邸布局,是沿街的一座巨大的四合院。

所不同的是,在宫邸的后面增加了一座三层的拱廊和大花园。

宫邸的沿街立面是对佛罗伦萨鲁采莱宫邸的模仿,同样采用了古罗马竞技场的设计,但壁柱之间的开间比例与鲁采莱宫邸不同。

在鲁采莱宫邸的立面上,壁柱之间的开间是矩形的,高是宽的两倍,窗户拱券的顶部和下楣之间仍有一段距离;而皮克罗米尼宫邸立面的壁柱之间的开间是方形或接近方形的,窗户的拱券接近下楣,所以在比例和尺度的掌握方面还不及它的原型。

皮克罗米尼宫邸对宫邸建筑发展的贡献主要在于花园立面的设计和对自然景观的考虑。

花园立面由三层敞廊构成。站在敞廊上向南远眺,阿米亚塔山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这不但为主人提供了赏心悦目的场所,而且意味着意大利宫邸建筑更加远离中世纪的要塞式的造型,开始向大自然敞开。

且,居住者不仅可以登楼远眺,也可以走出宫邸到花园中散步,建筑设计更多地考虑到人的需要。

PS:部分资料来自世界建筑简史及外建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056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