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书2444:《中国史学名著》

万卷书2444:《中国史学名著》

作者: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一个有思想的人,常常是十分有魅力的。一个有思想的人写得书,总会让你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一定程度上,思想总是像基因一样,变着法的想要存续下来。

通常情况下,我们读一本书,会对其中触动我们心灵的部分格外留意。就好像用手下意识的在钢化玻璃上画了一道,像孙悟空在如来佛手指头上写下的“到此一游”。画下那一道的瞬间,实际上是作者说出了我们内心原本就有的东西,拿东西与我们的心共鸣了而已。说到底,那共鸣的仍是我们人之为人极为肤浅的感受而已。感受过的东西,我们究竟能记得多少呢?这也是看过那么多的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缘由。

回过头来,既然感受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出了读哪些文字,作者到底帮我们做成了什么?或者说,他可以帮我们做成些什么?这才是最关键的。

一、摘抄

1、孟子讲: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孔子《春秋》正是要来一个新王。孔子自己也说:我其为东周乎,若孔子出来行道于天下,已不能像周公那样的西周了,只得要来一个东周。《史记》所谓: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2、叔孙豹讲三不朽时,孔子已经三岁了。子产在《左传》里讲鬼神讲得很有意义时,孔子已经十七岁了。又过了十四年,子产讲“天道远,人道迩”,《论语》中孔子就是讲人道不讲天道。

3、做学问该以自己为主,做那是用材料的人,不是为材料所用的一个工具。写史须有见识,有选择,有组织,不能老是要参考材料。不能把自己变成工具。

4、本末常变,四个字值得推敲。

5、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曾写有《论六家要旨》一书。

司马迁是为着完成他老爹司马谈的遗愿——“无忘吾所欲论者”。

6、太史公说:“余闻之董生曰:周到衰微……孔子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

7、孔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名也。”

孔子要讲天下之道,孔子说:我若空讲一番话,不u在过去的事上把我的意见来表现出那样不对,这样才对。所以说:“春秋以道义”。孔子《春秋》只讲个义不义。而在以往二百四十年的事情背后来表达。所以说: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8、我们讲史学有三种:一是“考史”,遇到不清楚的便要考。一是“论史”,史事厉害得失,该有一个评判。一是著史,历史要能有人写出来。

8、《隋书·经籍志》十三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9、汉代桑钦著《水经》,郦道元为之作注。

10、《高僧传》《水经注》《世说新语》

11、宋人黄山谷说:《文心雕龙》和《史通》,二书不可不观。

1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3、《通典》把礼分了吉、凶、军、宾、嘉五种。杜佑的《通典》实在是中国史学上一部独创的书。

14、欧阳修所修《五代史》两个典型特称,特别反感多朝之臣,若人专是一朝之臣,就入某臣传,其他的列入杂传。二是常常以呜呼开头。先叹上一口气,再接着往下讲。

15、欧阳修在《礼乐志》前有云: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

前世礼乐本于一,后世礼乐为虚名。

16、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朝廷许他“自辟官属”,又许他借用政府管阁藏书,最后又许他“以书局自随”。司马光脱离了中央政府,去到别处,这个书局也可以跟着他跑。

一部十七史一千三百六十多奶奶,他只用两百就是四卷都拿来写下,可见重要工作不是添进材料,而是删去史料。

《读通鉴论》是本好书,值得一读。

17、郑樵说:著书都不免要采前人之书,然后自成一家之言。

18、中国文字在象形之后,又衍变出指事、会意两体,再加上形声,然后是转注、假借。

郑樵:经术之不明,由小学之不振。小学之不振,由六书之无传。

谶纬之学,盛于东都。音韵之学传于江左,传注起于汉魏,义疏成于隋唐。

19、我们读书应当它是一门学问去求,不该当它是一堆材料去检。

若某书尽可作一堆材料待人检,那即是此书无学术价值。

20、所谓文献,文:典籍也;献:贤者也。

21、钱穆讲:先秦一下至今许多讲《论语》的,我都看不起,他们只讲《论语》不讲孔子其人。

钱穆眼中的美国人。飞机大炮一通轰,人躲在后面不懂。轰了几天之后,人开始休假,跑到香港、台湾,胡作非为。

《明儒学案》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1、“崔杼弑其君”这句话留存至今,是很费史官的,齐史兄弟两个都死于维护这句话的客观,他们的三弟接着照样这样写,于此同时,齐国南部有一位“南史氏”,听说了,带上笔就赶往齐国,准备在三兄弟被杀光后接着照样写,结果,崔杼本人手软了。

2、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058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