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如诗一一

走心?择出这个词,定睛去看,才发现确有点意思:走神、分心,或者用心、上心。相反而相成。

如果说吃喝拉撒,这些寻常事"走"的是消化道,口福满满,亦或消化不良。与胃肠道相比,走心,"走"的却不是简单的"直通车",而是云里雾里,具体又抽象,半神半灵,"九曲回肠"着呢。

如果说消化道是物质通道,心则是意识的匣子。所以更多的时候,人的喜怒哀乐,人的幸福感,人的愉悦感,人的烦恼之产生,皆原于为心觅"食"的过程。仿佛天文天体里的"黑洞",更多的时候"心"是半闭半张口的兽,是处在饥寒交迫中,需得"可持续性"的投喂食物的寄居蟹。这食物可统归于一个字:欲?

古中医里讲:心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古"就古在它把大脑的"神志"功能,精神的、灵魂的、抽象的等意识类,统统嫁接于"心",所谓君主之官,下来才是君臣佐使。此时,所指的心已不是心脏本身,而成为一切意识的储存器,一切行为的指令官。将错就错吧,便才成全至今未被纠正而沿用的广义之"心"。

"开窍于舌",也对,毕竟三寸不烂之舌念读的是心旨;"其华在面",喜形于色,或者怒不可遏,岂能不露声色。"挂脸",其实是心事的沉淀。

所以,对于"我在"来说,"心″必藏着一本真经,哪怕是心怀鬼胎。

口是心非,违心的话,真实的谎言,只是心指使下口说的"非"话。无奈之举么?人在江湖,难免心不由己,与爱与恨,快意恩仇,心猿意马,只有心知道。才要居心叵测,才要"人心隔肚皮"。

鬼迷心窍?其实"迷"的是原意识的生成。

《西游记》里,玄奘领着孙猴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历经了七十二难去西天取经,取回的佛经中就包括《般若波罗蜜心经》。其中有言: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意思是,菩萨因运用到达彼岸的大智慧的缘故,清净的心没有一丝挂念,没有挂怀和障碍就免除了恐惧害怕,便脱离了异想天开的梦幻杂念,最终觉悟得道而成正果。

心无旁骛,心无挂碍,便脱离了犹豫,脱离了杂念。却岂是常人俗人所能修炼得?常常扪心自问:能吗?要生存就得有技巧,技巧不就是手段么。无手段,无技巧如何得以寄生?人心向善可,人心纯粹难。偏爱,倒是经常发生的事。

这世界,最难揣摩当属人心了。所以,丛林法则中走出的人类,必得后天教化之,使之归之于"得道",得之于"正果",才像人?至少培养个正能量的三观。只是教化的命题,永远在路上。

有点悲凉悲壮么,不仿升华一下,拯救一下。

就想到了诗歌,这个离真实自我最近,紧贴着"心灵"的表达,虽也有抒情与叙事的直白,但更多的是思绪是情怀是心语,是自我。可以隐却情节,必定自有意境,不正是放荡不羁的"心"之轨迹么。走心,仿佛诗歌的生成?固执的诗意。

"我在元初的万物中见过你,

便愤怒于他们在凡间

念出你的名。"(庞德)

听听,本是一颗软体的小心脏,一旦走起来,又多么像一粒坚果。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一生,所有的艰辛,精神之苦,怕都是围绕着一个"心"字转圈。只因人的内心藏着一个爱字。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081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