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中国最后的大侠于承惠76岁病逝后,李连杰表示遗憾,吴京含泪悼念
文|九越初一 编辑|小麦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精湛的武艺举世无双,少林寺威震四方......”
这首歌曲响起,唤起无数人的回忆,当年电影《少林寺》盛况空前,以一毛钱的票价,票房做到上亿。
《少林寺》让李连杰火了,同时火起来的,还有饰演反派一号的于承惠,在当时掀起了一股武术热潮。
于承惠在《少林寺》中的演出,是他第一次入影视圈,他凭着一身真功夫,圈粉无数,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于老前辈。
他是大家心中的剑圣,一把剑,一副全白的长髯,仙风道骨的身形,即使不知道他的名字,也看过他饰演的人物形象。
他是《少林寺》的王仁则,《笑傲江湖》的风清扬,《神雕侠侣》的黄药师,他也是大英雄《黄河大侠》。
于老低调不张扬,成名后,出现在镜头中的他,总是一顶帽子,一件宽松的牛仔衬衫,一件马甲,亲切的就像邻家大爷。
他一直坚持着武术事业,淡泊名利,心思完全放在精进武功上,他的双手剑至今无人超越。
有人说:“真正的大人物,看起来都很平凡。”
于承惠正是这样平凡的一个人,但骨子里却写满了侠义。
01
于承惠1939年出生在山东蓬莱,一个“人间仙境”的城市,这也让他的身上,自带一股子仙风道骨之气。
他成名后,回到家乡,邻居94岁的老奶奶,回想他的童年,忍不住说道:“这孩子小时候太调皮,从来不走路,都是在墙头上走。”
可想而知,他有多淘气。而他这样做的起因,竟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武侠梦。
小时候,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听评书,《三侠剑》《七侠五义》《岳飞传》等等,让这个“侠”字,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上。
于老曾说:“因为听了评书,才对武术情有独钟,开始练武术。”他觉得侠和武术是分不开的。
有了武术梦想的于承惠,在12岁走进了青岛业余体校,开始学习武术,师承螳螂门。
他一直秉承在评书中学到的“侠”,学会武术,不是为了去找别人打架,有了功夫,更不会去找别人试试身手。
他只是沉浸在武术世界里,研究武术的精髓,精进自己的武艺,让武术发扬光大。
24岁,他以一套“醉剑”,在武术比赛中获得冠军,他很开心,这样年轻就有了这样的荣誉。
痴心武艺的他,觉得加以时日的训练,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他更加刻苦的训练自己。
福祸相依,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正是获奖这一年,在高强度的训练中,他的膝盖受伤,不能继续武术梦想,不得不离开武术队,成了一名造纸工人。
梦想折翼,是痛苦的,于承惠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
没过多久,他觉得大侠不应该,这样就被打倒,侠的精神应该是勇往直前。
人应该有梦想,更应该坚持梦想,大侠不应该就此消沉,而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他开始有计划的恢复自己的武术。
02
心若在梦就在,伤痛没挡住他练武的脚步,更不能将他挡在成功的大门之外。
于承惠说:“武术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武术中的侠义精神,让他懂得了生活。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沉沦,有人如于承惠一样,迎难而上。
12岁学武,24岁受伤,到36岁,在人生的两个轮回里,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付出有了收获。
一天深夜,他在钻研剑术时,一阵突然到来的雷阵雨,让天地之间,霎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
风雨中,他看到一只螳螂竟然不惧雷电,挥舞着巨斧与天争斗,劈雨斩雾让人震憾。
螳螂的招式,莫名带来了灵感,让于承惠顿悟,赋诗《悟剑篇》,并创造了螳螂穿林剑法,失传的的双手剑重回武林。
这不免让人感慨,武侠小说中,主角遇到精绝武功,才会发生的奇遇,却在现实出现,让神功出世。
双手剑,顾名思义,是两只手用一把剑,于老说:“两只手够力,能够在一瞬间发起速度。”
但是,武术界却有很多人,并不认可他的剑法,为了双手剑能够得到认可,他再次参加了武术比赛。
赛场上,身材修长的于承惠,双手握一柄长剑,“抽带云抹提,点崩撩刺击,绞截斩格劈,挑拨挂错洗”打完一套剑法,收功。
他那飘逸的螳螂穿林双手剑,配合上灵活如大龙一样的脊椎,人剑合一的境界,征服了裁判,也震惊了张鑫炎。
03
张鑫炎导演,当时正在筹拍电影《少林寺》,为了影片中武打效果的真实,特意来武术比赛中挑选演员。
张导请于承惠参演电影《少林寺》,他拒绝了。
他觉得在武术界深耕二十多年,正是出成绩的时候,况且已经是40岁的人了,不想去一个陌生的领域重新闯一片天地。
在张导的一再邀请下,他还是加入了电影的拍摄,让大家在影片中,欣赏到了真正的武术对打。
《少林寺》的武打动作是长镜头拍摄,演员一开打,摄像机就一直拍,用于老的话说:“要是打几分钟就停下来,‘势’会受到破坏。”
整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是这样拍摄,展示了真实的武打效果,让《少林寺》在当时的武打影片中脱颖而出,深受观众厚爱。
于承惠从这里,正式走进影视圈,开启他武打演员、武术设计、武术教学的道路。
于老并没把重心放在成名上,他热爱武术,他把武术的哲学思想融入到剑术之中,加进武打动作中。
他说:“武打是一种抒情的手段。”
武术动作在一举一动之间,有一种特别的韵律,不能只是速度快,也不能只是耍花,要融入精神,也要和身体协调,如长蛇首尾相应。
这也造就了他一身仙风道骨的气质,让他这一副全白的长髯形象,深入人心。
2015年,76岁的于老患肺病,在和病魔斗争了一年后,这个世界还是没有留住他。
对于于承惠老师的离世,众多明星发文悼念。吴京、吴樾等众星纷纷为他送行,吴京泪洒于承惠老师,中国武侠片中从此少了一位真正的大侠。
李连杰原本也被导演邀请出演《黄河大侠》的角色,但当时忙于其他影片的拍摄,因此拒绝出演“男二号车天”,就这样李连杰终归错过与于承惠的第四次合作,成为了他终身的遗憾。
患病前,于老一直活跃在银幕上,73岁拍摄《倭寇的踪迹》,74岁拍摄《箭士柳白猿》,他依然能每日倒立30分钟。
这两部电影是徐晧峰导演的作品,不是科班出身的于老,在影片中台词功底十分了得,都是原声出场。
徐导曾说:“找他不是为了重现传统武侠,更多的是看中他身上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多年修养的独特气质。”
他被亲切地称呼为“最后的剑圣”,他的世界不只是武功招式,重要的是内在的修为。
很多人遗憾:“于老爷子走了,没有江湖和武林了。”
04
演员陈数说:“十年前有缘和于老师认识,您是真正的武术大家!”
邓超曾跟于老合作多次:“惊闻于老仙逝,很痛心。他的敬业,他的演技,他对武术对艺术的痴迷,历历在目。”
华谊兄弟哀悼:“中国武术泰斗于承惠去世,《老炮儿》将是他的谢幕演出。愿一路仗剑走好,江湖再见!”
六小龄童、徐皓峰等等很多人发来悼念:武术泰斗的离开,是影视界的损失,更是武术界的损失。
他生前为了剑术,出书籍,录影像,留下很多资料,只为双手剑这门重新找回的武术,不再失传。
于老说:“收徒授传,一定要重视徒弟品德的考察与培养,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反对争强好胜、恃强凌弱。”
可见侠义精神,在于老的武术世界里,领会的透彻。
于承惠这一路走来,从武术冠军,到纸厂工人、武术教练、武打明星、武术设计、影视编剧、剑术大师,一直将武术的侠义精神贯穿其中。
他曾提着一杆大枪,在影片中对没有侠义的人说道:“老祖宗的东西,你看明白了么?”
这句话,让现在的我们,看到古人留下的武侠情怀,又有多少人看懂了呢?
有人说,同是在《少林寺》中爆火的两个人,李连杰只是武术运动员,而于承惠才是真正得到武学真传的人。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秀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魂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都是见证官:见证优秀 共同成长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文字之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