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物如何示能》:人类如何掌控智能技术?

科技发展迅猛,技术已快速地渗透于人造物的设计与制作中。如今,社交媒体、无人驾驶、人工智能都彻底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这些技术基础设施更是重塑着我们的世界。

美国社会学家珍妮.L.戴维斯认为——虽然,人类与技术不断地相互构建出新的社会模式。但基于人类具有自由意志与能动性,对于控制技术的责任仍落该在人类的肩上,反之人类将被技术反噬。

此论点,充分彰显了她与主流观点的不同,也展现了她对人类生活的一种终极关怀:

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社交和心理健康?无人驾驶汽车如何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医疗技术如何为健康提供内含关系……

在书中,她不仅提出这些问题以供设计者及跨学科领域专家进行探讨,并且对“示能”这一概念进行了整合和更新,并创立了“示能机制和条件框架”模型,为设计与分析的关键任务提供了工具。

即,促使设计者,在创造技术人造物时能尽其所能超越政治、权力、价值观;性别、种族、民族偏见,以及数据泄露/监视、阶层不对等问题。也包含但不限于在时代的发展中,对技术和系统进行适当的修改的实践、辩论和思考

作者说,她的论点是建立在三个重要的思想之上:马歇尔.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即讯息的经典论述,布鲁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施劳贝关于技术即物化行动的概念。

即便如此,这本书仍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作者不仅重构了“示能”的概念,“示能机制和条件框架”模型,更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清晰的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图景及展望。

“示能”是指一个物理对象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

1988年,唐纳德·诺曼将“示能”这一概念引入了设计领域,自此,“示能”就以成为技术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

作者创立的示能机制和条件框架则将问题“人造物提供什么?”转换到“人造物如何提供?为谁提供?在什么情况下提供?”这三个核心点上。

她认为,询问物体的使能(功能)和限制从提供“什么”转换到“如何”上是具有突破性历史意义的,不仅体现出人与技术之间的微妙关系,也解释了人通过技术的可创性及颠覆性的行为。

示能的机制是指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包括:请求要求鼓励劝阻拒绝允许。

示能的条件是指不同主体和环境的可变性。包括:知觉灵活性以及文化制度的合法性。

比如,网站设计者增加了语音的功能,对视障者来说,这个网站的示能则从拒绝转变成允许请求鼓励

再比如,中东一些国家颁布女性驾驶合法化的法律,那么汽车的功能从之前的拒绝女性使用,现已允许女性驾驶。

综上,“示能机制和条件框架”模型在科技不断重塑、赋能人类社会生活的今天,时刻警醒着人类在运用技术创造物时,要保持一种批判性的自我反思,从而更好地应对科技变革带来的颠覆性的影响。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151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