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生本驿道 吾亦旅人》书评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半个月的时间,反复揣摩了《杨绛传--生本驿道 吾亦旅人》,进一步走近杨先生。
看过了林徽因、张爱玲、三毛与季羡林几位大家,再来看杨绛,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亲切,感动,心疼与敬爱。
对待爱情上,杨绛是温婉坚定、忠贞不渝、态度明确的。有国外求学、十年浩荡时期的相濡以沫,也有一个书桌分两边,书海遨游与君同乐。自从那天清华园与钱钟书先生彼此一见倾心,从此一眼万年,——两个本来没有想过要择一人白首的,从此就认定了眼前的这个“与众不同”的人;而认定了以后,从此婚姻这回事,都没有再想过别的人。相比林徽因的多情又理智、婚内别生情愫、绯闻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三毛的辗转亚欧美等不同国家地区,遇到过好几任不同国籍、不同教育职业背景男朋友,与张爱玲先后被渣男汉奸、万花丛中过胡兰成抛弃,辗转香港、美国,最终与穷困潦倒、流离失所却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的老年赖雅的爱情也不同。当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唯一爱女钱媛,而钱老缠绵病榻、也先行一步后,再苦再难再不易,早年间也曾留学伦敦巴黎顶级学府,杨先生也“没有被自己的感情逼出国”,守着三个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守着自己的家园,守好自己的心房。后来,还将大部分出版所得,设立专项基金,无偿捐赠给好读书的莘莘学子。青梅竹马的费孝通即便再来探访,杨先生坚定且含蓄、有力地下了逐客令:“楼梯太高,很难走,你不要克服困难。”这就是杨绛,不暧昧,不拖沓、温暖又坚定——纵然这个人和自己是同窗好友,即便这个人也是声名远播、学著述等身、学界泰斗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实事求是、干净爽利。
对待学业上,杨绛是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终其一生,主要集中精力在教学及戏剧、散文、小说、翻译出版作品方面。比如,剧本有《称心如意》及《弄真成假》,在上海公演的时候,反响强烈、广受好评。在知天命的年纪,自学西班牙语,在十年浩劫中,见缝插针、偷偷摸摸、费尽心血、字斟句酌地翻译,后来,终于1978年,出版《堂吉诃德》中译本,被西班牙三次邀请,才终于答应出使异域,并最终载誉归来。出版的散文集有《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出版的小说有《洗澡》、《洗澡之后》。涉猎的领域也许并不多,但是,呈现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朋友们喜爱、流传甚广。
治学严谨,文笔从容优雅,音律优美、深得人心。
对待坎坷上,杨绛是从容不迫、怒而不争、坚强不屈的。当异域他乡,昔日也是家里尊贵小姐的杨先生,洗手作羹汤,从最简单的炒菜做饭开始,一个红烧肉反复实验好几遍,终于掌握了用文火慢炖的诀窍。先生在医院分娩才刚刚出产房,灯泡坏了、门把手掉了、桌布被染了,钱钟书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杨先生说,没事,我会,我修、我洗。发现家书里,关于母亲的内容很少时,敏感的杨绛特意问起,才被告知,当时国难当头,日军侵华,母亲在辗转逃难中,前几个月就不幸因病去世。杨绛放声大哭,悲不自胜,那时,她也才是刚刚做了母亲的人。当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战火纷飞、日军横行,国家有难、万千小家艰难求生,难以果腹。偶然得到一筐别人馈赠给钱钟书的大西瓜,一家三口拿出来和大家庭共同分享,还苦中作乐、津津乐道,毕竟小女儿都觉得“与有荣焉”。当十年浩劫,先生被批斗、被下放五七干校、被剃阴阳头、打扫女厕所,都忍辱负重,照单全收。即便在这个特殊时期,先生只有在爱女被人欺负,才会据理力争;只有因为钱钟书先生被冤枉,才会奋起反抗“就是不符合事实”。所打扫的女厕所,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后来,年事已高,钱钟书先生先后几次中风,缠绵病榻,杨先生尽心竭力、衣不解带伺候左右。直至溘然长逝,从此,只留杨先生孑然一人,形影相吊。杨先生读书、写作、思考,还庆幸,幸好自己是这个需要独自收拾乱摊子,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人,不然,默存怎么熬。
热爱生活,从来不曾动摇、韧劲十足、宠辱不惊。
对待祖国上,杨绛是深爱这个国家,爱这文字、爱这文化的。在牛津大学求学也好,在巴黎继续学业也罢,在民国末期,新中国政权尚未成立的时候,在十年浩劫的时候,两位先生是有无数次机会的,可以选择别的国家,台湾香港等地区的,但是,两个人都不约而同、毫不迟疑、坚定一致地选择留下,选择相信,选择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弱国的子民,无论到了哪里也会被人瞧不起。与其如此,不如坚毅坚定、毫不动摇、患难与共地与祖国一起,用自己的生命才华、全部热情、毕生所学,建设这个国家,贡献给这片土地,伴随这个民族从弱到强,从贫到富,从衰到荣。
热爱祖国,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而是流淌在血脉里、落实在行动中、回荡在灵魂里,铿锵有力的坚定执着。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