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风景都看透

郑重声明 原创非首发 曾发表于传统媒体 文责自负

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照相机还是个稀罕物。照相要去照相馆找专门的师傅。老式相机看起来简直就是庞然大物,摄影师把半个身子探进深红色绒布覆盖的机身,握着胶球,“一二三,咔嚓”,还无法做到立等可取。

当时尚小的我恨透了照相:灯光调节半天,化妆折腾半天,那硕大的照相机捣鼓半天,姿势摆到面瘫,等照片洗出来等到望眼欲穿。

从出生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每到过生日时,都被我妈连哄带骗到照相馆,“煎炒烹炸”一番才罢手。记得在我12岁的生日那天,在照相馆被摄影师和我妈联手折磨得泪眼婆娑的我好不容易挺过了照相的不适应期,跟妈妈到了姥姥家,本想跟姥姥告状说我怎样怎样“痛苦”,姥姥笑着拿出一本厚厚的影集:“玄,你看看这个。”

我好奇地打开影集,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番景象:第一张照片早已泛黄不堪,主角是一个看上去比那时的我还小的男孩子,下面一行小字:“满洲8年。”正是外公十岁时照的!

我一下子来了兴趣,继续翻阅起来。第二张黑白照,是外公帅气的照片,当时十九岁的外公意气风发,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要知道那时候相机更吓人,开始照的时候还冒白烟,现在相机可就强多了!”姥姥意味深长地说。

“啊!原来是这样啊!”我若有所思。

我继续欣赏旧照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姥爷和战友们;还有妈妈两岁时的婴儿黑白照。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轻的父母终于从黑白照步入了彩色的天地。再继续翻看,不同年龄的我开始闪亮登场。百天的婴儿照、两岁的骑摩托车照、六岁的“克赛”时代战士照、十岁的红领巾照……

“儿子,妈就是想着记录你从小到大的样子,等你长大了,再看这些照片,会很开心的。”一直沉默的妈妈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你不愿意照相,可是你看你姥爷和姥姥几十年前用的比现在还落后的相机不也照得很开心吗?妈妈想把儿子每一阶段的样子留下来。”

“玄,你今天又长大了一岁,以后照相会更勇敢,对不对?”姥姥笑着问我。“嗯嗯!”我用力点了点头。

1999年,考上重点高中的我跟爸爸到了北京、深圳旅游探亲。爸爸用胶卷相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深圳大梅沙留下了我青春阳光的样子。

2003年,我从东北老家到福建泉州开始了大学生涯,我把自己在象牙塔的光辉岁月、穿着学士服的照片用数码相机记录,用网络传回老家。

2012年,我在巴厘岛用单反相机记录了生活的美。时光流逝,当相机渐渐被手机所取代,“随手拍”的乐趣、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微博的晒晒晒,成了当今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已在深圳居住了十二年、又到了本命年的我,也是喜欢各种拍:于远,祖国各地的壮美河山、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于近,深圳地铁六号线的呼之欲出,港深高铁的超级速度,还有我在岁月里日渐成熟的模样……记录生活的方式也正日新月异。

等到风景都看透,那细水依然长流的,是温暖如初的情怀。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201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