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村”大芬村逆境求存—就算是技能,在经济大潮面前也无奈
数据显示,大芬村的油画产值在2007年已达到4.3亿元(人民币,下同,约7900万新元),
是2003年的四倍多。然而,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海外对临摹的需求下降,这个数字大幅下降,几乎回到四年前水平。
如今,有些画家的画室墙上挂的几乎都是自己的原创作品
题材涵盖在绘画中的经历、与艺术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及大芬村和深圳的社会风貌等。
除了油画体验,有不少画手转卖油画以外的产品,
包括陶瓷、书法、手工装饰、漆扇等艺术产品。有的甚至直接在画室里开启直播间,售卖首饰。
面对外国人关于“中国梵高”是否有自己原创作品的提问时,
无言以对。这一刻的沉默,引发了对临摹艺术的反思,从而踏上原创之路
“大芬村和这里的画手们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这种发展趋势已经在许多作品中体现出来,(原创油画需求上升)只是时间的问题。”
许多画手之后转向中国市场,产业迅速反弹,油画产值2018年攀升至45.5亿元的峰值。
现在,买画的“有缘人”越来越少,从过去每月几十幅,减至如今的个位数
油画是一种装饰,不是刚需。人们如果不买房或者不换新房,就没有买画的需求。
现在大家的钱包都收得紧紧的,哪里还顾得上墙上摆放白菜油画来吸财?
现今走进大芬村,迎面而来的拉客声不再是推销油画,更多是邀请游客体验油画创作。
在大芬村的大街小巷,座椅和画架随处可见,不知情的人或许会误以为这里是大型绘画活动场地。
对于中国原创市场,悲观地认为,中国原创油画市场要崛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原创艺术家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来自由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然而,中国的空间相对受限,
使得艺术作品在多样性和深度上有所不足,也遏制了中国对原创油画的需求和欣赏水平的提升。
体验油画业务是近两年才兴起的。在他看来,这已成为大芬村70%画手的副业。
画手们为了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油画,各出奇招。有的打出“有空调房”的招牌,
吸引游客在深圳闷热的天气中前来创作;有的则展示热门油画作品,如风靡全球的“黑悟空”,让游客复制这些流行作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