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架既成,自会攀爬

当论及培养时,人们通常指的是家长和教师为支持孩子和学生成长而进行的持续性投入。但是,激发潜能需要的可能并非这种投入,而是一种更为集中的短期训练,以帮助他们今后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心理学家称其为“鹰架理论”。

鹰架是建筑施工中的一种临时结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鹰架攀爬至他们原本无法企及的高处。竣工后,施工人员将鹰架拆除,建筑方可屹然独立。

鹰架教学的作用与之相仿。教师或教练提供初步指导,而后便不再对学习者施加干预。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责任心,让他们养成自己独立的学习方法。这正是莫里斯·阿什利对狂暴战车队的培养方式。他建立了临时性结构,为队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动力。

其他教练在刚开始教国际象棋时,惯于把所有棋子排成一排,介绍标准的开局走法:王翼兵向前走两步,再跳马。但莫里斯知道,规则学习可能很枯燥,他不想让孩子们失去学棋的兴趣。于是,在第一次向一群六年级学生介绍国际象棋时,莫里斯反其道而行之。他在棋盘上摆了一些棋子,从残局开始,教学生各种将死对手的方法。这种教学结构是他们的第一个鹰架。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但我们忽略了一点,当觉得前路迷茫时,人们根本不会憧憬未来。要激发人们的斗志,我们就需要帮助他们拨云见日,指明方向。这就是鹰架教学的作用。

通过反向教学,莫里斯点燃了学生的决心之火。学生们一旦知道了如何将对方的“王”逼入绝境,就看到了一条制胜之路。一旦看到制胜之路,他们就有了学棋的意愿。“你不能告诉孩子们‘你们要有耐心、决心和毅力’,他们听到这些很快就会昏昏欲睡,”莫里斯笑着说,“你可以这样说,‘下棋很有趣,来吧,看我怎么打败你’……燃起他们心中的斗志和竞争之火,他们就会端坐学棋,沉浸其中,欲罢不能。一旦输棋,他们就会想赢回来。”果然,没过多久,卡桑·亨利夜里躺在床上开始对着天花板想象着64棋盘格,在脑海中演绎整场对弈。

摘自《隐藏的潜能》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409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