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看画(十九)

        秋 日 看 画(十九)

              ——工笔人物

    我们都知道,工笔人物画,是以人物活动为主要的描写对象的中国人物绘画。工笔人物画有着淡彩,重彩之分。因题材与类别的不同,又分为人物,道释,仕女,写真等。其实,在周代便有劝善戒恶的历史工笔人物壁画。至战国秦汉,以历史现实中或是神话中的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便大量涌现。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的确立,促成工笔人物画由略而精。工笔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奠立了工笔人物画的传统。特别是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则把人物宗教画推进到了更富于表现力,也更为生动感人的新境地。五代,两宋是中国工笔人物画深入发展的时期。随着宫廷画院的兴办,工笔人物画更趋精美。又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民间的绘画也被提高到一种被称为工笔白描的绘画样式。随着宋代经济的发展,社会风俗画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画亦蓬勃发展。张择端的杰作《清明上河图》便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之后,明末的陈洪绶,清末的任颐等,也都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传世的工笔人物画。随着现代工笔人物画的深入研究与传承,广泛吸收外来的技巧,表现出新的时代生活,作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

  我们也知道,工笔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要的绘画对象,以线条勾勒作为造型的手段,借助着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用墨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的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再加之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的运用处理,来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形体的质量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工笔人物画,可按题材大致可分为仙佛罗汉,帝王君杰,高逸雅士,绚罗仕女,市井杂流,妇孺婴戏等。其中,最为最为知名的莫过于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簪花仕女图》。这幅画以工笔画的形式描绘出六个不同的仕女在园林间游乐,身着薄纱头戴簪花,画中还有奔跑嬉戏的狗和供人观赏的鹤和辛夷花。给人们呈现出了当时的悠然闲适,雍容华贵的时代画面。尤其是将那时的生活中的贵族妇女,画得雍容华贵,画出了一种闲适无聊的生活本质。也表现出娇奢,雅逸的气息和女性柔软细腻,动人的姿态,并赋予鲜明的时代感。作为我国绘画史上的经典的一幅工笔人物画,将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从服装到配饰,从眼神到形态,处处都彰显出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是唐代绘画的代表之画。所以,在中国的传统工笔绘画中,仕女图一直是受重视的题材,因为是她们记录和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生活,仪态,服装,配饰等,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和审美水平的标准。

    所以说,那时的任何一幅绘画,没有一幅是凑数的,没有一根线条是多余的,也没有一笔色彩是随便涂抹的。因为,工笔绘画象征着画家的主观的情绪,情感的袒露,是在精神的世界里寻觅到的一种慰藉与寄托。就像是我的一位朋友所说的那样,工笔仕女画,画中的形态,线条,色彩都给予了观赏者的灵魂脱离世俗的一种现实的表现。也就像是我所熟悉的一位美术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美就像是人间一位最深情的淑女,无论是怀有何种的情绪时,都会使人得到如愿以偿的那一种温情和安慰。因此,在历史浩瀚的工笔人物绘画中,总是有那么几位画家,即便是穿越了漫长的时光隧道,依然能熠熠生辉,照亮着后人前行的方向。他们像是一股清新的风,轻轻吹拂过尘封的画卷,让古老的工笔人物画,重新焕发出生机,来展现出一种新奇复古的,承先启后的独特魅力。

    我喜欢看《韩熙载夜宴图》,是因为画家顾闳中受后主李煜之命,潜往韩熙载府第,靠着目识心记,画出了韩熙载在政治上失意而无意为官的,荒诞不羁的,纵情声色的夜宴故事。该画是一幅叙事性的画卷,有听乐,观舞,歇息,演奏,散宴等五个场景。画家在画中把握住了众多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并做出不同神情的心理活动的处理。整幅画在大面积黑色的包围中,沉闷抑郁,觥筹交错,似乎使人感受到韩熙载因长期纵情声色、麻木不仁的外表中隐藏着内心的紧张。全幅画面构图运用曲线铺陈开来,利用屏风、坐椅等作为分隔,起到了把不同的场景情节既分隔开独立成章而又整体贯通的效果。特别是在线与色的运用方面,画家也有独到之处。整幅画线条工整精致,以直求折,柔融于刚。设色华滋冷艳达到极致,色彩的布阵匀称,凝重加染,配以淡色,变化自然,节奏迭起,是后学工笔人物画的典范。

    我也被工笔人物画的线色深深地吸引,画家就用运用线色,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绘画世界。画中的线色充满了生命力和表现力。在这些绘画中,能看到线色流动的节奏,感受到线色的起伏。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这种对线色的解读和表现的方式,不仅能加深了解社会的真实面貌,也能激发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我以为,工笔人物画,作为是对生命力量的颂歌与灵魂深度的探索,就更具有无尽的魅力和深刻的意义。它不仅展现出了人体与线色的力量与美感,更是触及到了人类的情感与灵魂的最深处的一种韵律感。所以啊,每当看到这些所熟悉的,所出名的工笔人物绘画时,不妨多留意一下那藏在画里的人与线与色,那可是老祖宗所留下来的一份宝贵的财富。就像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样……

    我喜欢看这几幅工笔人物画。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498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