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需要积极经验的累积
如何帮助青少年提升和培育性格优势,发现自我的优势和优点,这是教育的一个生长点。
教育的任务在于使人成人,而要有效完成成人任务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学生积极品质和长处上,而不是主要关注改进学生的各种问题。
一个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正式教育时,一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或心理品质,这些品质中的一部分有时候不一定符合社会和时代等要求,所以教育者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将孩子已经具有的那些符合社会或时代要求的行为或心理品质发扬光大,并把一些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且个体还不具备的品质在个体身上进行培育,简单来说就是发展和培育个体的积极品质或长处。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不仅源于经受正常压力或挫折,更来自积极经验的累积。家长、教师等要关注、倾听、回应学生的积极需求,为其积极经验的建构提供机会与平台。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所得到的成就或长处,无疑将对其进一步的自我实现带来源源不断的驱动力。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并获得积极体验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关注个体的长处和优势,使学生的求知过程变成积极主动的行为过程。
传统的教育信念认为,只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对个体存在的问题发现足够多,解决得足够彻底,个体就会在外界的驱动下达成提升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教育效果。这显然是片面的。教育真正的力量在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或长处,给学生的发展建造和积累内源性基础,并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利于积极品质或长处发展的条件。因为人的发展是个体自身内部的积极品质发生变化的结果,发展主要来自个体自身积极品质的增加、发育和生长等,就像只有春天,才能让大地苏醒,万物复苏。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森教授指出,积极情绪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能力,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积极情绪包括自豪、平静、感恩、满足、兴趣、愉悦、希望、好奇与爱。
研究发现,人们在积极的时候,自我认同感会提升,会更愿意去设计和追求人生目标,从而智力得到提升,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创造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加强。相反,人在消极的时候,思维会变得狭窄,也会变得愚蠢。
人类的进化选择使人类有积极的天性,让人类有了同理心、自控力、道德感、理智,喜欢学习、热爱创造,善于想象,愿意计划未来,也让人类有了爱心,有了责任感,懂得沟通和合作,有审美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很多家庭,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家长就认为责任都在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身上,没有他自己的问题。然而,家庭教育不是逃避责任、回避问题,而是面对、接纳孩子,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对原因后再想办法,而不是直接讨论方法。很多问题是如何把孩子的心灯点亮,激发出孩子积极的内在动力,让孩子努力成为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在家庭教育语境中,如何帮助孩子获得乐观、善良、感恩、毅力、合作、专注力、自控力等积极心理品质,养成好性格,保持积极情绪的优势,这才是父母更应该关心的问题。
什么是教育?教是一方面,育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实践、体验、经历、感悟。孩子经过努力获得成功,成就感带来的愉快体验,这就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扩展各种认知能力、思维力、想象力。如果孩子拥有自控力、专注力、希望感、自信心、主动性、乐观的精神,在学习方面就有目标、有动力,遇到问题也有心理韧性和耐受挫折的能力。
在学校,每个学科都具有育人功能,每一名教师的育人过程都是在构建与学生的人际关系,都在培育人格、开发潜能,并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密切联系在一起。
只有人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得到消除或抑制。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