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湖村谭仙庙的特别之处
近日骑行横沥增湖村、蔗埔村,由泰美过鹅塘洲先到增湖村。来在增湖村西边村口,靠东江边一个叫瘦狗龙的地方,见有一座人字山墙、龙船脊的古建筑。因就在县道边二三十米,于是过去一看,原来是座谭公庙。
庙门石门框、石匾、石门枕。匾额及门联字体都是蓝色,写在白麻石板面上,清新淡雅,特别显眼。匾额写的是“谭仙庙”,仔细看,有小字落款,竖写,右边:光绪戊子五月;左边: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余赞年书。门联写的是:秀夺蓬山地,灵钟笔岭天。看这字体,好像有见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匾额之上的墙面有今人后修的壁画、诗句,不过,看上去粗糙实在与匾额联无法相提并论。
入庙内看了看。虽是前后两进,但中间没有露顶的天井,前后进连成一体,像是一间大礼堂,因此后进神位显得光线不太好。庙内的黯淡与大门的明亮貌似不大谐调。
也不难发现,前后进有所不同。后进墙体是老的,前进应是新建的。我猜测:此庙原只有一进,现在的前面的一进是后来加建的。
看似是一个普通的庙,况谭公庙在惠州十分常见。走出来的时候,再看门匾及联,才意识到此庙是有些年月了,题匾的人或许有些来历。
回来后,整理照片时想了起来:该庙匾额及对联“东江”大哥有文写过,读时就注意到了这幅对联及匾额,当然,我指的是字体。我喜欢这字体,写得好。干净利落,有一种不寻常的气质。并且,有规有矩,有方有圆,透着一种风骨,端庄灵秀,别有天地。这正是我记住它、留有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促使我想写本文的缘由。
自然要对匾额上的相关信息,以及题匾人余赞年做一点了解。
匾额落款:光绪戊子年指光绪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距今有130多年了。
翰林院庶吉士: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予翰林院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进士:是古代通过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人,是一种选官制度。进士在明清时期每年平均录取人数较少,地位较高,相当于现在的教授或研究员,或国家厅级干部。进士及第者可以直接步入仕途,担任高级官职,因此其地位和学历水平较高。此外,进士的考试难度极大,录取率极低,因此其学历水平可以类比为现代的博士学位。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余赞年(1855-1899),字治平,别字鼎三,行二,南海金瓯堡人(今南海西樵儒溪江边村人)。光绪十一年(1885),余赞年高中举人。翌年(1886),登进士二甲61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五年(1889),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顺天乡试同考官,诰授奉政大夫,品级为正三品,可谓位高权重,身份显赫。遗憾的是,天妒英才,享年仅45岁。(相关资料来自百度)
由此可见,余赞年这个人是位厉害的角色。厉害在哪?其一会读书,聪慧有学识;其二字写得好。就这书法,我想必得数年勤学苦练的功夫,从中体现出超乎常人的恒心耐力。凡做学问者,必耐得住寂寞,这既是性格,也是格局,是对自己的要求。会读书,或许是死的,不过仕途功名,而书法才是真功夫,这才是我最佩服的地方。
增湖村谭仙庙能有余赞年这位人才题匾、联,就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余赞年不是本地人,何以会在该庙题字呢?背后的故事不得而知。其实不难理解,余赞年是进士,又擅书法,外界求题也自然不过,或通过亲戚朋友熟人联系或介绍邀请。譬如惠州名士江逢辰就留有多处题刻。
在庙内重修捐资墙上看到,捐资者多姓谭。同时,在增湖村有一座谭氏宗祠。据此不妨可以这样说,增湖村以谭姓居民为主。与谭公同姓,修谭公庙,不仅是把谭公当神来供奉,同时,也有祭祀同姓先祖的含义。那么,也可以这样推断,该谭公庙是增湖村谭姓村民主导修建的。这些也可以说是增湖村谭仙庙的第二个特别之处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