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堂上学生游离到目标之外怎么办?
当课堂上学生游离到目标之外怎么办?
今天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片段一
老师带领大家理解“预测”的意思,预测就是猜想。
师:出示课题,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老屋为什么不倒?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老屋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屋?
分析:学生开课理解了预测词语的意思是猜想,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却把猜想和提问搞混淆了。
片段二 :读课文,练猜故事
师出示:请同学们读6—17自然段,边读边预测后面的故事情节。
学法建议:
1在自己预测的内容下面画——,并在旁边写出猜测的内容。
2 当你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小伙伴的预测,在旁边用——画出小伙伴预测的依据。
3 先独立完成,再对子交流。然后按顺序准备汇报。
学生自学六分钟后汇报。
生:从第六自然段“ ”这一句话我一会到……
师:你读得很认真。还有其他同学想汇报吗?
生:读到这里“ ”,我感觉老屋很不耐烦。
【现象】:学生在这个环节把预测和品读课文的概念搞混淆。学生汇报的不是他的预测的内容,而是抓住文中的句子谈体会。
片段三:
活动三 读课文 能猜故事。
出示《帮不上忙的兔妈妈》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会发生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兔妈妈为什么会帮不上忙?
生:为什么是兔妈妈来帮忙而不是其他动物,小动物?
【现象】:学生学到最后,对于针对课题质疑的方法,学生仍然没有明白怎么做?
分析:课堂上,学生几次出现把预测的做法和品读、质疑的做法搞混淆的原因在于,老师在学生第一次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及时纠错,所以在后来的学习中,学生仍然是糊里糊涂地跟着走。
【解决办法】
一、在学生第一次针对课题进行预测的节
1 当学生说“老屋为什么不倒?”师老师可以这样引导:你们认为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是预测吗?如果学生说不是,老师再次追问,那怎样说才叫预测呢?
当学生还不明白的时候,老师立马出示课题旁边泡泡的内容请大家一起读:“老屋不倒,是有魔法吗?”
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说,请看,这个小伙伴他猜想到了老屋是不是有魔法就是预测。
2 老师在第一个环节可以改变提问的方式
师:看到课题,你会猜到什么?
这样,学生就会顺着老师给出的支架学习如何根据课题进行预测了 。
片段二
当老师要求学生读课文6—17自然段,练习预测,学生汇报时却谈去体会了。
办法一:这时候老师再次提问:你们觉得刚才这个同学谈的是不是他才猜想到的内容?
当学生不明白的时候,老师:我们来看看小伙伴怎么预测的。第二次出示泡泡内容:“一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让全班同学齐读后
师问“这个泡泡里面的内容哪个地方体现的是作者的猜想?学生就可能说:“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是作者预测的内容。
师:“一读到这句话”是哪句话?
学生就可能找出“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师:为什么你觉得是这句话呢?
生:因为在前面第六自然段也出现过这句话。这里体现了童话情节反复的特点。
师:看来,“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这句话就是这个小伙伴预测的依据。我们预测的时候,一定要有依据。在这里揭示预测要有依据。
这个时候,老师及时予以纠正,同学们在第三个活动时,展示出来的针对《帮不上忙的兔妈妈》针对题目预测可能就不会出现“为什么兔妈妈帮不上忙了”之类的答案。
总之,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带领学生学习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为了避免学生游离于课堂目标之外: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汇报既展示的是他们学习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暴露问题,而老师最大的作用就是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他们暴露的问题,在展示交流中进行容错化疑。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55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