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实际政治操作能力有多强?1:三十而立
孔子十五岁而治于学,到三十岁这一年,孔子自己表述叫“三十而立”。
为什么是在他三十岁左右?
季孙氏的家长当时叫季平子,认为孔子还有点小能耐,于是把孔子引为他的家臣。孔子最初给季平子做委吏,相当于一个管库房的小官,以后做乘田,管牲口,相当于弼马温。再后来做过小司空,管季家的工程。
最终在不长时间里他就跟季平子失和,于是辞职,周游列国浪迹齐、宋、陈、蔡等国,最终返回鲁国。
这是孔子第一次周游列国。
孔子最初被承认算得一个非凡的人才,是和孟僖子有关(民国时候著名学者闫若璩考证,孟僖子就是亚圣孟子的高祖)。孟僖子对他的儿子说,孔子这个人出身高贵,一定不是平凡之辈,等他死后,一定要拜孔子为师。
孟僖子的小儿子南宫敬叔(有学者认为他可能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南宫容的弟子)就拜了孔子为师。他出身高贵,引荐孔子跟当时的鲁国国君鲁昭公相识, 并建议鲁昭公孔子好周礼文化,派孔子到东周首都洛邑去考察礼文化。
于是鲁昭公给孔子赐一乘车,两匹马和一个驾车奴,由南宫敬叔陪伴在孔子三十四岁这一年来到洛邑。这就是《史记·老子传》中记录“孔子适周,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这段经历。
孔子被鲁昭公聘请,开始进入政界,他早期做祭司,也就是礼官和学官。礼官,就是鲁国国君操持礼仪活动,学官给鲁国国君宗室子弟办学。由于这个特殊的官方身份,孔子能够整理典籍,研究鲁史,传习礼教,聚徒讲学,由此开始了他的讲学生涯。
所以孔子的讲学生涯并非无端发生。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内乱,季平子和鲁昭公因为斗鸡原因发生争执。鲁昭公于是派军队攻打季孙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桓联合起来,把鲁昭公打得大败,鲁昭公只好逃亡齐国。
孔子后来就追随鲁昭公来到齐国, 这是孔子第二次流亡。
(待续)
(本文整理编辑于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