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记(上)
做了个不大不小的手术,人生第一次体验了一下住院生活,从结果来看并不算多伤感多恐怖,总体顺利且平淡,只不过自打入院那天起就没出过病栋门,从这个角度来说,住院跟蹲监狱和外太空旅行有些相似之处。
手术前日早上按照指定时间到住院受理服务台,排队叫号,等待过程中略微观察了一下等待的人们,独自来入院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个年轻男子在医院大门口就遇到过,拿了个开口很大的手拎塑料袋子,在医院门口时候就在那个敞口很大的袋子里找东西,样子大咧咧的,到了受理服务台也似乎在忙着找什么,想必是不擅长收拾行李总怕是忘记了什么吧。
交完该签字的文件拿好租赁的毛巾和睡衣,按照平面图示意找到了被命名为森林的电梯,到了指定的楼层按门禁,然后在旁边的休息室等待工作人员接待。
等待感觉也有点小奇妙,不像等待酒店服务员引导你去酒店房间,也不像集体活动导游给你安排房间,像是什么呢,像是地狱使者或者狱警给你安排牢房吧,虽然没那么恐怖,但其中差别是因为酒店房间和集体活动房间并不是封闭的你知道放下行李就可以想出门去哪里就去哪里,而住院和蹲牢房是有共性的,踏进那扇门,一定程度上自由就被限制了。
等的还蛮久之后,来了一名工作人员先给介绍了一下位于病栋中央的休息区,饮料贩卖机以及用来购买电视冰箱洗衣机计费卡片的机器,心里暗自笑日本的老套,想着现在谁还看电视呀,医院酒店今后在这上面怕是赚不到什么钱了。时代发展之迅猛让这种感叹都显得很落实,不过的确是迅速,从有黑白电视到地上波电视普及到收费的有线电视普及再到收费的有线电视被淘汰,全都变成网络电视,这才多少年?
公共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在收费这件事是倒是聪明的很,月租金越来越便宜,但是各种附属功能的单独付费越来越猖狂,巧妙的利用了人的心里把差别化付费和服务理由充分合情合理的挂钩在一起,相比较而言最大的福利就是公共网络必须免费已成为大众认知,密码复杂一点网速慢一点都要被骂,哪里若是敢在Wi-Fi上收钱肯定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病房在九楼,窗口视野开阔,对面就可以看到国立竞技场和明治神宫外苑,室内也不算旧,到处都是日本设计里的小而周到贴心,只是病床很小并且看着就不舒适,不过鉴于它更多考虑的是功能性就也无从抱怨。病床一侧是冰箱电视保险柜一体柜,还有一张单脚桌子,可以移到病床上吃饭的那种,另一侧是这个额外收费三人房的卖点,一组家具,准确的说是一个衣柜一张书桌的组合,顺便起到了与隔壁床的墙壁作用。每个床位都有一个U型的帘子从天棚到离地板三十公分左右的程度,起到保护私密的作用,整体还算舒适。
放下行李就等待护士来询问情况,手术前日总体很自由,不过就是一些简单检查,一开始还有些不知所措,护士说就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行。然后被投喂了泻药用于清肠准备第二天手术,还被发了一叠健康管理表,用来记录一天的吃喝拉撒情况,小便具体到cc,大便具体到软硬程度。医院这一点蛮好,谈论屎尿屁变得稀松平常正规严谨且必要,甚至非常重要,比如术前一天如果没有排出来,手术当天早上会被灌肠,紧迫感也很强。术后也会被追问今天放屁了没,大便了没?而患者自身也是会史无前例的希望自己放一个爽快的屁,无比神圣。
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里,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平日里不愿提及的事情,变得紧迫且重要起来,想来也是,基本生存里,不也就这几件事么,生病了,不行了的时候才发现可以正常的吃喝拉撒睡是多么幸福的事。如果是更让人不自由的病,就更别提自由跑跳,可以清晰的观察世界和聆听万物会是对于患者来说是怎样奢侈。
为了清肠,餐食少的可怜,一点粥一点清汤,两口菜,但奇妙的是居然倒也不饿,当时就想人是不是就是这样容易被规训的呢,如果是在自由环境里,有各种手段觅得更多食物或者是完全没有负责限制,那一定是饿更会有解决掉饥饿感的想法。但在这种完全知道不可以吃的情况之下,身体好像自主接受了这种事实,术前一天两餐加起来没有400卡热量,手术当天到术后第一天中午完全没有饮食,居然也熬下来了。当然大概也归功于同样是手术当天早上开始术后第一天下午结束的点滴大概是补充了必须的营养和水分吧。
回到手术前日,装模作样看了几页纸质书以后还是打开iPad开始找影片看,豆瓣想看收藏夹里的数字是五百四十多,最早的想看年份大概跟开账号的时间一样久,跟许多事和许多人一样,曾经想看过又忘记,然后也很少会每次找片子时候翻到最底部,去发现自己曾经想看什么,时过境迁想看的心情已经变了。很多时候都是根据当下心情看看最近标记的片单或者再找几部,看一部最合适当下情绪的然后把其余的打上想看标价,周而复始,虽然看过文件夹变成了快900部,但是想看的那边也在逐渐增加,大概率被打开看的影片是在最新一轮的挑选当中发现某部片子在之前已经被标记过,得到了双重验证,总不能再错过。
中文译名你好布拉德,英文原名Brad’s status,台湾香港似乎译为布拉德的中年危机,就是这样的一部。在挑人生类电影中重新发现它,发现它早被标记过想看,估计上一次标记是因为看了同一男主的白日梦想家,不知道是不是被当时的情绪和状态所牵引,当时看到端着酒杯嚎啕大哭,在我这里几乎快可以打满分的电影。对本斯蒂勒也是大为改观,很久以前看了一则他还在给正当红的金凯瑞当配角时候的娱乐报道,说他的表演过于生硬之类的,从此次刻板印象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后来陆陆续续看过他不少喜剧比如说出名一点的博物馆奇妙夜系列,拜见岳父大人系列等等,但仍然刻板印象难以磨灭,觉得他的脸仍不讨喜,演喜剧好像刻意挠痒痒,好笑的点被他的丧气倒霉和惊恐逼的不行了才笑的,不怎么高级。直到看了白日梦想家,虽然没有调查不知道背景但通过影片觉得他这些年应该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长板短板,他也可能被困很久很久,而白日梦想家当中的那些天马行空,冲破荧幕的力量可能他积攒了很久很久,然后就那么酣畅淋漓的释放出来,所以看到后来片中的歌一起站起来瞎摇摆,端着酒杯嚎啕大哭,然后对他整个人彻底改观了,无法不被这样一个撕碎自己的人动容。
然后就顺手标记了他很多影片,这部你好布拉德,虽然港台译名更传神,但也有一语戳破整个故事的嫌疑,中译版倒是多了些旁观者角度和几丝人文关怀,英文原名也是更旁观者角度。
影片其实很平淡,布拉德的状态虽然令人讨厌但又太真实,令自己禁不住想蒙蔽自己说你不是这样的,但又一一对上号,把中年人的危机感描述的简直鲜血淋漓。对于这种故事不必期待结局,也不必多做评判,因为它就是在有些冷静的描绘一个一个很多人都会发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种现实不会一下子结束,甚至到最后一刻都在继续打脸,所以也就不会有结局也不会有解决方案,看完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告诉观者,没关系,你看世界上像你一样的人,存在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值得一看了,因为大多时候人们都在追求这种认同感,为了安慰而安慰多半苍白,但如果有人像你展示同样的伤疤,似乎自己的伤口就不那么疼痛了。
看完你好布拉德以后毫无便意,于是又打开一部伊朗片子叫做一次别离,其实是有些犹豫的,我知道这不会是一部让人轻松开心的电影,手术前日有没有必要连续看两部压抑的影片,然后又随机衡量了一下当下的情绪值,好像也还好。决定继续看。
住的是三人病房,虽然是三人病房但居然每天要比标准病房多花一万两千块,入院前的考虑逻辑是,人生第一次入院何苦苦了自己,四万多一天的单人间舍不得,好一点点的三人间应该奖励自己一下。入院之后发现可能三人间与四人间差别并不大,有点怀疑这种选择是不是仅仅为了虚荣和自我满足。和我同一天对面床入住了一位老妇人,声音长相都是标准的六七十岁东京老太太,有点优雅的那一类。旁边床也是一位老太太,没太见到人,听声音略显疲惫,我入住时已经听护士跟她说第二天出院的事宜,就还挺为她开心,医院这种地方谁想一直住呢。
一边看电影,一边接受各种岗位的工作人员的问候,每个病人的担当医生护士都不太一样,有担当医生,担当看护士,还有一位不知其具体职责的女士,看穿着似乎介于护士和医生之间,但以后几天里也未见她帮我做过什么事。还有送餐食,打扫房间,送租赁睡衣和毛巾的工作人员,我和对面床的优雅老妇人是同一天入院而隔壁床第二天要退院也有各色工作人员来交代,总之第一天的病房略显热闹。
护士们都很年轻,每天换人,能看出大家性格各异,有的手法略显粗糙,有的性格活泼开朗些愿意多说话,有的爽朗大咧咧一些,有的中规中矩怕是将来要升成护士长的。术前与护士的关系像顾客与餐厅的服务员,没什么深刻联系,没有什么感情波动,术后由于痛苦和意志薄弱,会有时有点不满意有时又有点小感激。
如果对伊朗这个国家的了解只有地理位置,对它的想象只有战争的话,那么看片子的时候多少会带一点惊讶,哦原来这个国家其实也挺发达的,原来他们的电影拍的这样好,原来他们很多人的肤色其实很浅,原来他们也不是所有国民都信奉伊斯兰教。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会加大对片子的赞誉,因为它会拓展一些你认知的领域,当然这就是文艺作品的功能性。
然后说到片子的内容,讲的是阶级冲突,人在困境中的挣扎,被逼无奈撒了谎,又被谎言和良心折磨,如果去掉发生在伊朗这个背景,去掉宗教元素,其实这样故事哪里都会发生,这部让人感到些许震撼的是,那只敢或者不敢对古兰经发誓的手。
如果自己不够强大到成为自己的信仰,那么人有些时候确实是需要一些强大的信仰支撑,所以当人开始老了,很多意志开始薄弱了,验证过人生中大部分的事情并不一定随着努力而出现巨大改变,经过失败离散,或即便总体生活顺遂也会越来越茫然,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和依靠,皈依宗教的倾向会变得更强烈些,这并没有什么可耻。人生在世估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思索过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而宗教某种程度上是个快捷解决方案,一切的原因和结果都可以归结给所信仰的神,一切都变得简单。当然与之相随,为了表示虔诚,人们往往需要付出些什么,比如定期朝拜,捐献,遵守某些戒律。有仪式感的事情会让人更加紧密的体验与宗教的练习,手摸在实实在在的古兰经,对良心的拷打可比上烙铁。
所以这个片子也还是不能抛开伊斯兰教和伊朗这个背景,影片拍的很好,人物性格背景各异,想逃离这个国家的上流女性知识分子,负担沉重导致一直处于愤怒状态的男主,靠信仰支撑生活的穷苦女佣,因为已经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的女佣丈夫,以及正在学着长大,细心观察着身边发生的一切的孩子,有对正义的追求又因怕失去父亲而违背内心撒了谎,女主想移民离婚而引起的一些列事件,每个人都受伤了,谁都没有通过这件事变得更好,结局很无奈,孩子最终会选择离异父母的那一方,或许不重要了,怎样都是伤害和别离。
看完还蛮沉重的,吃过更加清汤寡水的晚餐,终于有点便意,如愿解决之后填好单子输了一口气,可算是避免了灌肠这种扫颜面的事情。手术前的时间,和各种等待一样,都是煎熬。只好继续看片子打发时间。鉴于前两部已经太过沉重就想找点风格不同的,最后选择了平家物语:犬王,没有看完就严格遵守医院规则九点钟早早关灯睡觉,大概也是因为一天只吃了两餐清汤寡水而能量不足,倒也就早早睡着了,中途虽然也有醒,但也没有睡的很差,也不记得梦见了什么。
医院的日常开始很早六点钟病人已经自然醒,护士也已经来过问状况。手术当天九点以后饮食完全禁止,手臂上被安排好针头,长达30小时的点滴从早上九点开始了,打得胳膊肿胀,术后有几个小时最痛的不是伤口,而是被扎着点滴的胳膊。
不愿意进入病患的状态,手术前一阵是坐在书桌旁边看电影变打点滴的,从预期的下午一点开始到最终四点多才被引进手术室,等待的煎熬程度在最后几小时又翻了几倍,最后一两小时突然有点害怕术后的不自在了,认真确认了一下还需要准备什么来应付术后的生活,前一天按照护士安排已经洗好澡,上厕所的任务超额完成,提前买了点饮料和食物备不时之需,水杯吸管都摆到好拿的位置,早上点滴开始前已经按照要求换好长长的可以拆成片的手术服,像一头任凭宰割的可怜小羔羊,自我怜惜的情绪在换上手术服的瞬间达到顶峰,有在等待中逐渐磨灭,变成没什么大不了快点开始吧那种焦躁感。
在这种略微焦急的情绪中看完了还剩下一半的犬王,虽然一般来说很喜欢日本影视作品中的羁绊,多数时候也喜欢他们色彩,音乐情感表达,但总觉得犬王拍的太大型MV了,而且音乐也不太新鲜,只是把现代日式摇滚和一些奇怪的舞蹈搬到了古代而已,觉得故事和人物都没有没交代清楚,也不是音乐传记片,为虚拟人物拍一部音乐mv这似乎不太成立,anyway还是勉强看完了。海报还是蛮好看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