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读了11本书,这4本格外喜欢
因为国庆7天长假,10月份读完了11本书,算是今年读书最多的月份,其中这4本书我格外喜欢。
一、《明亮的夜晚》
《明亮的夜晚》是韩国作家崔恩荣的长篇小说,豆瓣3.4万人打出了9.0的高分。
小说记录了四代女性的友谊、抗争、泪水和欢笑。
天文学博士智妍,离开首尔到海边小城熙岭寻找心灵的避难所,想治疗丈夫出轨的心理创伤,也想逃离母亲的说教。
在熙岭,智妍邂逅了多年未见的祖母,在与祖母的交流中,智妍知道了曾祖母、祖母和母亲的故事,以及背后隐藏的彼此之间的怜惜、歉意、爱和不甘心。
最终,智妍从家族长辈的故事中找到了好好活着的勇气,也因为理解而消除了对母亲的怨念。
她抬起头,看见了黑暗夜空中的光。
因为有光,所以可能。
二、《命运》
十一长假期间,又读了一遍《命运》。
《皮囊》之后,蔡崇达以阿太的故事为蓝本,创作了长篇小说《命运》。
99岁的阿太,终于等到死亡来临,她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也把自己跌宕的一生讲述给曾外孙听。
曾外孙把最亲的亲人亲历过的苦难与难过,用极富诗意的语言写了出来,那些难过似乎就没有那么难过了,反而被文字酝酿成了酒,尝过的人都有收获。
当我痛苦的时候,就会阅读《命运》,它是命运对我的恩赐。
三、《克拉拉与太阳》
《克拉拉与太阳》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长篇小说。
小说从机器人克拉拉的视角,讲述了她与人类主人乔西之间的故事。
克拉拉是一个被制造用于陪伴孩子的太阳能机器人AF(人工朋友),自诞生之日起,克拉拉就在追求人性化、人格化和理想化。她拥有极高的观察、推理和共情能力。
人类按照“完人”的道德标准来设计克拉拉这样的机器人,让她宽容无私、无怨无悔、自我牺牲。
她曾有机会扮演甚至成为一个人类,但她始终无法从情感上成为一个人类,因为她没有自私这种下沉的力量,所以直到她在废弃垃圾场等待被处理,她依然是纯粹为人类着想的机器人,坦然而平静。
我震撼于书中这样一个观点“自私是人类沉重的负担,但也许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也会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重要的锚点吧。”
四、《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是李娟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其中我特别喜欢的《十个碎片》、《晚餐》和《报应》,很有些小说的感觉。
尤其是《报应》这一篇,我久久沉浸在那种被泪水绑架的情绪里,像老外婆一样,像多年后的李娟一样。
瘫痪后无法自理的老外婆,快要100岁,总是无缘无故地哭泣,无法控制自己。
为了不让她哭泣,养女和曾外孙女开始不与她互动,进而无视她,直到她死亡。
老外婆被埋葬多年后,长大的李娟也开始无缘无故哭泣,泪水汹涌,一筹莫展。
这本书中,李娟用更多的文字向内剖析了自己,关于从小离开妈妈的孤独,关于跟着捡垃圾的外婆生活的窘迫,关于对老外婆的残忍,关于更多不能言说的过往。
她用语言展示了“时间是最合适的容器,收容我们全部的庞大往事,向深渊坠落。”
她的文字依然优美灵动,“每一句话都长满了叶子,开满了花朵。”
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关于童年、成长、改变、悲伤和遗恨的部分,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所以李娟才会在序言中说,“这些文字不会只是我一人的需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