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一章:人要懂得放空自己,保持虚空的状态,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一、原文概览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前面三句话,老子分别举了三个例子。第一句老子以车轮为例,说三十根辐条插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图片
如上示意图,因为毂外维有孔,圆心中空,所以才能放入插入辐条和车轴,为车移动所用。
紧接着,老子继续,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这三个例子都是在说明一个朴实又深刻的道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很好读,内容不深奥,案例很形象,但又最容易被片面理解。要全面理解第十一章的奥妙,我们得从结论出发,再回归到案例中去抽丝剥茧地品读。
二、无中生有的智慧
这一章的核心观点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你看,虽然老子前面一直在强调“当其无,有……之用”,重点突出了无的价值和妙用,但提出核心观点的时候,老子没有一边倒地强调“无”的作用,而是辩证统一地阐述了“有”和“无”价值。
“有”和“无”之间的关系和价值是什么呢?
在车轮的案例中,“有”是辐条,是轴;“无”是插辐条的孔,是放轴的圆心。
在陶器的案例中,“有”是装在器皿中的东西;“无”是器皿中的空间。
在房屋的案例中,“有”是房间里的家居,摆饰等;“无”房屋内部的空间和门窗上挖出来的孔。
所以“有”和“无”之间的第一层关系是无中生有,“无”为“有”创造空间和可能,“有”依托“无”才能生出妙用。
《道德经》中的“无”不是指什么都没有,而是指虚空。老子是想提醒世人要懂得放空自己,保持虚空的状态,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曾国藩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这句话精准地表达了放空自己、保持虚空的状态。
因为你的内心保持虚空宁静,没有执念和偏见,所以不会去期待没有发生的事情,不会用的分别心去评价放下、对抗现实,也不会去怀念和纠缠过去。
也正因为你的内心保持虚空宁静,所以你能专注于当下,有足够的内存来处理当下的问题,感受当下的生活,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智慧。
王阳明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即一个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定力,不受外界干扰,但在行动时要灵活应对,顺应形势变化。
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就是“无”的状态,“随机而动”就是“有”的妙用。
三、变化万千之妙用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虚空,所以道生一是无中生有的本源状态,一生二阴阳相和的辩证关系,二生三万物初始的状态,即万物诞生之初的内在运行规律和边界,三生万物是我们容身其中的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是“有”的外在表象。
回到这一章中的案例中,中空的容器是无,有了“无”这个容器,你可以用它在装水,也可以用来装糖,还可以用它来插花……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可能,于是就产生了变化无穷的妙用。
所以,“无”的关键在于空,“有”的关键在于动。就像《道德经》第五章所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就像一个大风箱,内在空虚但无穷无尽,越鼓动它,产生的能量就越多。
这两段的本质意义是一样的,中国有句古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人挪动就是接纳变化的,在变化中鼓动生命能量的意思。
前面详解中我分享过范蠡的故事,范蠡可以算是历史上的“证道”第一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和证实道的智慧。
范蠡25岁离开家乡楚国,接受文种的邀请为越国效力。此后的人生中,他做过越国的高官,随越王勾践去过吴国为奴,在光复越国的过程中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功臣,又在人生的高光时刻激流勇退,隐姓埋名做一个商人……
作为一个正道者,范蠡做到了真正的游戏人生。他保持空虚宁静的状态,接纳人生中的各种变化,并从容应对,且每一个角色都活得很精彩,很成功。这不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吗?
这不就是老子倡导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吗?
(本章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