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体验

      在应对地震时,日本的关键词是“忍耐忍受”,而中国是“战胜”。这两个词,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民族精神的联想之门。中国人,向来以勤劳善良质朴著称,每逢艰难险阻,总是一马当先,就像建国初期那些无畏的解放军战士,心中燃烧着坚定的信念——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由此,我联想到人们对待抱怨的方式,不同个性的人选择的词汇大相径庭。于我而言,先生对待我的抱怨时,总是默默忍耐、承受。每当我抱怨过后,他依然面带微笑,那些抱怨的话语就像从未出现过一般,他不会再提起。而当我学会战胜内心的抱怨时,我惊喜地发现我们之间的关系愈发融洽,不过偶尔还是会蹦出类似“你总是……你又……”这样的习惯性话语,这种表达方式往往会让对方感觉受到指责。

      倘若我们能敏锐地觉察到这些问题,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比如运用描述性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情绪,亦或是采用类似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己的需求,提出请求却不苛求对方一定要满足,如此一来,人际关系便能得到改善。在班级里,当孩子犯错时,我会问他们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做,如果他们不明白,我还会进一步引导。值得欣慰的是,我的两个伙伴也在努力学习这种沟通方式。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怀揣着觉察和意识,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抱怨问题便能迎刃而解。然而,这个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是接纳自己或者他人的抱怨。当情绪涌上心头,大脑被情绪占据时,我们很难做出调整,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暂停一下,让情绪的风暴过去,如此,事情往往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我们要学会从自己和他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要知道,每个人说话做事都有其缘由,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方向。读书分享会这样的场合,就是我们不断反思、纠正自己的宝贵过程。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679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