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作:笔力
《论语·八佾》中,孔子曾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这句话原本是在讲射箭,但道理却与书法中的笔力相通。射箭不在于能否射穿皮革,而在于是否能射中靶心,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小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书法中的笔力也是如此,它不在于你使出了多大的力气,而在于你是否能巧妙地运用这股力量,使你的笔触准确而有力。
历史上,许多书法大家都对笔力有着独到的见解。比如王僧虔在《答竟陵王书》中提到的张芝、韦诞、钟会、索靖等人,他们的书法之所以得名前代,正是因为他们的笔力惊绝。而卫铄在《笔阵图》中更是明确指出:“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这里的笔力,又被称为骨力或筋、骨,是书法作品生命力的体现。
孙过庭在《书谱》中也曾谈到笔力的重要性:“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沼飘萍,徒青翠而奚托。”他认为,如果书法作品只追求华丽而缺乏骨气,那么就像芳林中的落蕊和兰沼中的飘萍一样,虽然美丽却缺乏依托。因此,笔力就成为衡量书法优劣的重要标准。
那么,这种惊绝的笔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古今贤者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论述。沈尹默先生在《书法论》中提到:“笔力是从哪里来的?只要看看卫夫人所说‘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就可以理解。”他认为纸上的笔力是来自作者身上真实的力。然而,这种力并不是简单的肌肉力量,而是需要经过训练的神经系统指挥下的协调一致的运笔之力。
其实,早在秦代毛笔基本定型的时候,李斯和蒙恬就已经认识到了笔法的重要性。李斯用短锋扁笔书写“小篆”,立后学之宗祖;而蒙恬则改良了毛笔并撰写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论述毛笔的著作《笔经》。他们开始研究用笔方法——笔法,并创造了一种“比喻法”来类比如何用笔。
李斯不仅是小篆的“鼻祖”,也是用“比喻”阐述笔法的第一人。他提出的“鹰望鹏逝”法,就是作书用笔要像苍鹰、鹏鸟捕食那样,先在空中飞翔、回旋、观望,看到“目标”之后疾速下飞贴近捕捉。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在笔头着纸之前要先做好“精神准备”,看准笔性、纸性、墨性、字体、字意,考虑好布局、风格之后再迅速下笔。这种用笔方法强调自然舒畅,不要做作。
而汉代丞相萧何则是把书法的笔势、笔法比作登阵作战。他认为登阵要随机应变,用笔要善于变通;登阵要调兵遣将,用笔要安排好点画;作战贵在神出鬼没,用笔要有起有伏。这种比喻法使得笔法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到了唐代,书法家们对笔力的理解更加深入。张旭在谈到用笔时说:“孤篷自振,惊沙坐飞,余思而为书,而得奇怪。”他看到了孤篷自振和惊沙坐飞这两种自然现象后领悟到了书法(草书)的用笔方法,使自己的笔势有了新奇的变化。而颜真卿则提出了“屋漏痕”的比喻来形容中锋用笔的效果。他认为雨水渗入壁间留下的痕迹自然、有涩势、有质感,若用笔蘸墨书写能达到这个效果就进入到了笔法的最高境界。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则从船工荡桨的动作中领悟到了笔法。他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节奏地前俯后仰把船桨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协调自然的动作后悟到了用笔如何自然“到位”。从此他的用笔开始如船工般悠然“荡漾”一扫“痴钝”的笔意。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也谈到了笔力的问题。他认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他强调用笔的千古不易性认为笔法是书法艺术的核心所在。
清代书法家朱和羹则说:“能如秋鹰搏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他进一步阐释了李斯的“鹰望鹏逝”法认为用笔要像秋鹰搏兔一样目光四射、准确有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各位书法大家对笔力的见解是丰富而深刻的。他们通过不同的比喻和描述来阐述自己对笔力的理解和感悟。这些见解和感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书法的方法和途径,也为我们欣赏和理解书法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上来,笔力并不是简单的肌肉力量而是需要经过训练的神经系统指挥下的协调一致的运笔之力。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掌握和运用自如。因此,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笔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共有 0 条评论